•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解读百年老店陈李济长青密码

2014-03-11 16:39 来源:南方网

 

 

  时间:3日1日上午 地点:中山图书馆

  主题:《家风延续百年 基业长发其祥——解读百年老店陈李济长青密码》

  主讲嘉宾:广药集团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 叶琼莹

  内容提要: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到今天已414年,为什么它经历了几个世纪都仍然生生不息、基业长青?背后有什么秘诀?陈李济的常青离不开一个好的家风、家规,并且把这个家风、家规一直地传承下来。陈李济的家风:一是诚信立业;二是创新立业。三是责任守业。

  主持人致辞 >>>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致辞 >>>

  一、家风是什么?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是《家风延续百年,基业长发其祥》,那我们这个“基业长发其祥”是我们陈李济的两个老祖先立下的其中十六个字的四个字。因为最近社会上各种关于“家风”的话题开展了很广泛的讨论,我们大家在央视新闻采访的方式也让许多名人现身说法,那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家风是一句话,有的家风是一篇训诫,有的家风是祖辈身体力行的行为习惯。应该说这几天我也想我们家的家风,就是我的祖辈身体力行。因为我奶奶从小就教我:要人家善待你,你就必须善待人,人学会了宽容,你就长大了,然后笑着面对人生。但我想,这一些可能就是我们叶家的家风吧。老人家也好,我父辈也好,一直都是这么身体力行地影响我们。在此我想,有些不同的家风也决定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兴衰和社会的地位,一个好的家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弘扬,形成了一个家族具有的共同的品质和性格,也使这个家族兴旺发达,甚至更长。陈李济这一个家族我想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下面我想把陈李济的故事在这里跟我们各位市民朋友一起分享。

  陈李济是由创始人陈体全、李昇佐两公创建于1600年,到今天已经是414年。那么,我们陈李济是广药集团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也进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今天,我们陈体全公的后人陈永涓女士也到了现场。

  陈李济是从一个小药坊发展成为吉尼斯世界记录全球最长寿的药厂。这400多年的陈李济成就了南药的经典,也成就了陈、李两个家族的传奇。在现代的生命周期中,我们大家都知道,30多年的企业都说是很长的,50年的那就更长,100年的不多,像陈李济414年的就更少。为什么它经历了几个世纪都仍然生生不息、基业长青?背后有什么秘诀?也有很多媒体都在这里一起探讨、探索陈李济背后的秘诀。我想,应该是陈李济在这一块离不开一个好的家风、好的家规,并且把这个家风、家规一直地传承下来。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一起分享。我们先从一个家族管理如何影响现代企业管理的案例来说起。陈李济的家风也是这个秘诀:一是诚信立业;二是创新立业;三是责任守业。

  二、诚信立业

  陈李济的创业是由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而结缘创业创立的。相传是在1600年岁末,广东南海商人陈体全先生在外出收货银回来的时候,匆忙中把货款遗留在船上,被一个叫做李昇佐的同船旅客捡到了。但是这么巧,李昇佐也是南海人。李公不会见利忘义,整天站在码头,就想因为失主丢了钱,失主肯定是很急。所以他就站在码头等,从早上等到天黑。陈体全公返回到码头寻找的时候,李昇佐公就把银元还给他。陈公感到李公高义、品德高尚、诚实,所以他在这钱里面拿出一半,要谢谢李昇佐公,李昇佐公婉言谢绝。陈体全公在交谈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李公是南海人,还了解到李公精通医道,知道他在广州省城大南门牌坊(即今天的北京路)开设一间中草药店。所以他就诚恳地提出了,不如我把这一半钱投资到你的草药店里,李昇佐公看到推来推去陈体全公也坚持着,有点盛情难却,所以他就答应了。之后,两个人马上立下了合伙的文书。合伙文书曰:“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也就是这十六个字,到今天陈李济人也一直在坚守着。所以,这个是文书的合伙,叫什么名字好呢?两个人就想,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同心济世”,在各自的姓氏中,各取一字,所以“陈李济”就这么出来了。所以“陈李济”的厂名就是由陈、李两公的一个姓,加上各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愿,而形成了陈李济。从此,“陈李济”这个店号也在咱们广州城南双门(现北京路194号银座广场)创立起来。

  由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诚信结缘的创业故事,也奠定了陈李济的长寿基因,也让陈、李两个家族走到了一起,因为原来都是不相识、不认识的,现在他们由于这么一个故事让这两个家族的人认识了。两个家族的家风都在这一个“济”字上找到了一个共鸣。当年的一个“济”经过不断地传承、发展,也成为我们今天陈李济的企业文化的体系。我们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传承的手册,我们给它起名为《济之道》,这《济之道》就概括了我们陈李济整个成长的过程,“济世”的家风也成了我们广药集团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我们广药集团的企业精神是:合作济世,诚信奉献,勤奋创新。这是我们用一个“济”字形成的一个企业文化的理念。同时,陈李济以“弘扬国粹,同心济世”为使命;企业的愿景是:传承中华医药经典,打造健康养生专家企业;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笃行,拓新致远。我们的古训是400多年前一直传承下来的: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

  三、创新立业

  (一)创新管理

  在中药坊多如牛毛的明万历间,光讲诚信是没办法立足于世,也没办法实现济世的愿望,因为自己没有这个本钱,拿什么去济世。为了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我们陈李济人实现了祖先立下的“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这个目标。这十六个字它有什么先进性?我们带着所有的这些疑问,我想都是在家规上可以找到答案,就是“创新立业”。

  为什么说陈李济是创新立业?因为它的管理模式奠定了股份制合作的雏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陈李济是陈、李两家合作,同时他的本钱陈先生拿出一半的酬金作为投资的资本,陈先生是以他的医术,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资本和技术的合作。同时,为什么它会长青400多年呢?就是他没有忘记他的社会责任。所以,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先生到陈李济博物馆参观以后,他感触很深地说了一句话,他说:陈李济不仅是一个资本与技术合作的企业,更是一个资本、技术和道德相结合的一个结合体,所以它才会基业长青。同时创新还体现在他的工艺上,创新也体现在他的经营上,创新体现在他的产品上。 

  陈李济立下的文书,大家可从这十六个字看到。规定了陈李济两族采取的是资本合作,按股来分利的模式。在明朝封建社会的体制下,陈李济的家规俨然是现代企业股份制管理的一个雏形。同时,为了实践管理创新的理念,陈、李两公他们还规定了两族合股经营,陈、李两族的子女不得通婚,两族轮流选任司理(现在厂长、总经理),且所选之人必须是家族中道德品德最好的,才华文化是最高的,否则另外一个姓的人可以推翻他。也可以说这个家规奠定陈李济可以长青,因为两个家族的族长在无意中形成了这个家规,类似咱们今天的董事会。形成了一个董事会的决策、监督,司理就来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落实董事会决策的措施。所以,这个就是他当年管理的创新点。然后,也规定了执行两姓制定的司理,执行两姓制定的目标,就像我们今天的职业经理人,无能者就下,并且规定了三年换届一次,从而来化解家族式的企业管理中,管理单一的经营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陈李济在创业之初,它创新的管理就开创了现代管理这一个模式。

  (二)创新工艺 

  同时,陈李济在如今创新工艺这一块,它成了广药的代名词。因为在今天我们科技很昌明,药品也很多,包装整天更新换代。我们很多市民都说,今天换这个包装,明天换那个包装,一换包装,价格也调了。在当年的包装很土的,药丸的包装很多都是当年因为从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药丸的包装就是一个药丸用纸一卷一包一摞,就是一个药丸。好像我们小时候吃糖果的那些糖用手拧的那些一样。在那个时候,陈李济就创立了腊壳药丸包装,并且腊壳药丸包装到今天为止还继续在使用。为什么说这种包装敢肯定是陈李济创建的呢?因为在中国药材公司经过考证,写着这么一句话:这一种包装是源于清朝初年创号为陈李济老号。

  腊壳包装为什么能够长久不衰?就是由于当年我们陈李济人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创立这个包装的:因为陈李济是在咱们广东,广东岭南地区的自然气候很潮湿,传统的中成药易发霉变质,另外一些香料性的中药在这个时候包装不密,很容易挥发,包括挥发油、香料、沉香等等,整体会影响药的药效,也无法满足那些需要出远门的人。当时陈李济的管理层技术人员就发动陈李济的员工一起对这个包装进行改革,经过陈李济人的实践,在清朝初年的时候总结出来,用煮蜡、串圆子、蘸蜡、鎅壳、入丸、封口、剪蒂、盖印等8道手工工序来做成蜡壳包装。这种腊壳包装就是用蜂蜡与木蜡混合浇铸而成的,在这一块具体怎么做,大家看看这个图片就看到,是经过这8道工序而成的。如果我们的市民朋友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我们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去看看,就能够更具体、更详细地了解到。

  这几个包装有什么好处?因为它可以避免由于我们中药含有糖、淀粉、挥发油,容易发挥,同时又容易吸潮,又容易霉变、生虫。所以它在腊壳包装封在里面密封的一个环境下,这个药就可以保存长时间,然后又不会变质,同时也方便携带。

  为什么说它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在这里就相传有这么一件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广州沦陷,陈李济人不想制好的药丸落在日本人手中。当时我们的工人们在逃难的时候,把这个药丸扔在水井里。等抗战胜利后,工人们从井里把药丸捞起来,打开一看,意外地发现我们的药丸是完好无损的。所以,相传当时京城考试、考科举的时候,考科举的人就会带着一些药丸去上京考试,以便需要的时候可用。当时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在云南等地可换售一个银元。当年也有一个说法“洛阳纸贵,滇南丸”,因为洛阳的纸,大家都知道是很好的,在南方陈李济的药丸是最好的。这一变革成功以后,在我们的制药中心城市,像北京、杭州的制药企业都引起了一场中药的包装革命,他们纷纷向陈李济取经。这个是工艺创新的独特之处。

  同时,这个工艺也给联合国世界科教文组织委托中医药学院和北京科教制片厂,一起把陈李济蜡壳丸生产工艺拍成纪录片,向世界传播。这块独特的历史个性,也奠定了陈李济在我们国家制药上史上的历史地位。陈李济的药丸也一度成为“广药”的代名词,一说到广药,大家了解到的是陈李济的药品。从这个复杂的工艺也看到,刚开始是用于贵重药品,后来自动化生产线以后,这套包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在“壮腰健肾丸”都已经使用起来。

  (三)创新经营

  为什么说陈李济在经营模式的创新在于经营这一方面?因为,从它开创外向型经营的可以看到。因为在今天连锁经营,大家也不觉得陌生。但是,在我们国内也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但是,陈李济早在19世纪的时候就开始外向型的发展实践,那时候当时我们国家很穷,有很多华人出外谋生。由于陈李济产品质量好、价格也便宜、疗效好,同时也方便带。所以,很多出国谋生的国人都会带着一点陈李济的药品,以防不备之需。所以,他们带着这个药出去,也把这个药引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为什么说它是外向型的经济组织呢?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陈李济为了能够满足把药品推出国,同时引入外国的优质原料,所以在清代的时候,在十三行地区也建了一个贸易商行。这个贸易商行主要是作为进出口的输出输入的口岸。1900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老铺毁于炮火,这个时候陈李济人就把这个店迁到佛山,也就是佛山今天的升平路,战火平息以后又搬回了广州。所以,有一些老百姓说:“创业到底是在广州还是在佛山?有些人说是在佛山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当年由于英法联军进入广州,陈李济老铺被烧毁了以后就搬到了佛山,然后再搬回广州,所以,就有这么一个传说。同时,陈李济的经营,我们也可以从这个仿单上可以看到,因为这个仿单是民国三十五年的仿单。从这个仿单看到,陈李济所有的产品就能够维系着我们一个人的一辈子的产品,所以,它能够长寿。除了一个诚信之外,还有他们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的改造、经营方式的创新。

  1922年陈李济在香港皇后大道中206号开设香港支店,1935年也在上海开设分店,后因抗战的原因爆发,不便经营,所以把上海的职员派往新加坡,这些都是陈李济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个在1948年台湾开设支店,就是现在的博爱路,当时推出了几十个产品共有五、六万盒,后因伪币贬值,无法维持下去。

  同时,为什么说陈李济的经营模式当年要立足于创新?不是说在广州就在广州卖。在1935年以前,每年都是在年关,就是在春节前的时候,陈李济会派人到潮州、潮安设临时的销售点,就方便各地区的人买药,形成了一个跨省、跨国的经济网。所以,在民国初年陈李济是进入了产销的“黄金时期”。

  (四)产品创新

  刚才从他的仿单看到,我们陈李济的产品是维系着一个人一辈子的健康保养的产品。同时,陈李济还有一个产品的传说,就是“一两陈皮一两黄金”的传说。为什么会说陈李济的陈皮是“一两陈皮一两黄金”?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因为“陈皮、老姜、禾杆草”,作为广东人都知道,这是我们岭南的三件宝,陈皮居首。陈李济的“镇厂之宝”——百年典藏陈皮是最为珍贵的,其原料的来源是来自新会的柑皮,经过陈李济独特的炮制工艺,使这个陈皮无论是在化痰方面,还是在理气方面都有它独特的功效。从史料上记载,陈李济人每年在年末,就是10、11月份这个期间,会派人到新会采集柑皮,并且由专人去整理、炮制。由于炮制以后成为陈李济的陈皮,它是久煮不烂的,同时它的功效特别好。在清代时期,就列为广东每年进奉慈禧太后的贡品,当时的达官贵人以拥有陈李济陈皮为荣耀。在民国乙卯年的时候,广州发大水,陈李济把藏在家里的百年陈皮拿出来卖,然后把所得售款全部作为赈灾之用,当时就有“一两陈皮一两黄金”之说,就是要买一两陈皮要拿一两黄金来换,当时有很多人都是争着去买,此举当时传为佳话。

  陈皮为什么会这么好?当年我们陈李济煮蜜糖的时候,陈皮就放在阁楼上,蜜糖的烟熏焚造成了陈李济的陈皮,这个熏焚过程中成就了一个独特的陈皮的效果。当年,曾经任孙中山先生的卫士、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的副市长、陈李济创始人之一李昇佐公的曾孙李朗如先生,他就用这个陈皮来送给我们的国母宋庆龄以及爱国名人何香凝这两位女性。这两位杰出的女性,她们称赞陈李济的陈皮是陈皮之宝。

  1985年,陈李济举行了385周年庆典的时候,我们社会名流霍英东老先生、黎雄才老先生来参加我们的庆典。陈李济人为了感谢霍老先生以及黎老先生对陈李济的厚爱,因为当时霍老先生,我们在搞385周年的时候,他把陈李济所有的员工请到白天鹅去。在198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刚改革开放,那时候到白天鹅大家都觉得很珍贵,也是很新奇的。在这个时候,霍老先生把陈李济员工视为贵宾。同时,黎雄才老先生也给陈李济人留下了很多墨宝。这个时候,陈李济拿出“镇厂之宝”的百年经典陈皮送给这两位老先生。霍老先生拿到陈皮,给他两片陈皮的时候,当时霍老先生拿到陈皮的时候,很激动地说:“比黄金更珍贵”。那么,陈皮的制作工艺到今天,由于实行GMP管理,制作过程中进行了改造,现在只是留在博物馆一个场景。大家有兴趣的到我们博物馆了解更详细的。

  在2011年,中国首届陈皮文化节在新会举行,陈李济人为了感谢新会人民对陈李济人一直的关怀,我们拿着百年的“镇厂之宝”带回去参加新会陈皮文化节。所以,当时“百年陈皮回娘家”成为了新闻的热点,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专题的采访。在这个时候,陈李济人也跟新会人民一起结盟构成了陈皮养生文化的共同体。同时,陈李济跟新会区、跟中山大学药学院共同研究、探索新会柑的规范种植,以及新会陈皮的制作方式如何会质量更优、效果更好?这一块现在也纳入陈李济一个新的项目。现在要看百年陈皮在哪里有呢?陈李济的博物馆有,陈李济在北京路的老铺,就是现在的银座广场四楼,陈李济的中医药体验馆中医门诊部,也有一点展示出来让我们市民了解、参观,看看这个百年陈皮到底是什么样,也欢迎我们的市民朋友前往看看。

  说到陈皮,给大家一个小处方。现在空气比较差、灰霾也比较多,在这里给大家提个建议,如何把我们的肺洗得更干净,把吸进来灰霾清除出去。我们可以用三分之一的陈皮加一个雪梨熬水,再放一点小冰糖,不单只可以去掉灰霾,也是护理喉咙、肺部的保健方。特别是现在春天,人比较郁闷的时候,这个汤也可以解除一些忧郁、忧闷,这个是很方便的。一人一杯,三个人喝,你想多喝多两杯,可以把陈皮放为三分之二,再放一个雪梨。

  四、责任守业

  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里面,有一副木质楹联,保存至今已经百年有多,被广州市评为二级文物。上面写的是“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这是我们陈李济的“家规”,也是一代代陈李济人必须恪守的企业古训。因为上联写着宰相调度文武百官比作阴阳之火熬制药。下联紧接上联,因为在这一块陈李济人就是“药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良医既如良相,药亦有辨君臣,君臣同心,济世兴国。这副以“良医既如良相,药亦有辨君臣”的道理规定了陈李济人要做药先要做好人,做药和做人的一个准则也是一个原则。明确了陈李济一个制药企业和制药人应该坚守的责任和社会道德。

  那么陈李济的责任守业体现在什么?体现在古方正药、选料地道;救济扶危、同心济世;红色血脉、道德垂范。

  (一)古方正药

  因为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好的产品,作为陈李济实现诚信经营。诚信体现在什么?陈李济人认为诚信应该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所以在这一块,陈李济生产良药治病是救人的,是一个制药企业的责任,也是陈李济人饯行的同心济世最基本的要求。在古时,陈李济曾明文规定,“本药行创设三百余年,所制各项丸药,悉遵古法及家传良方,采药必选地道,配制务依法规,是以按方服用,无不有效……”,又写了一句“陈李济杏和堂拣选上料精制各项丸药,出门不换,非敢不便于人,实恐顶替误世耳,请君谅之。”从这些“家规”,大家可以看出陈李济投料之严谨,药材之地道。直到今天,陈李济药材选购仍然坚持地道产地,平日上有一些备料不足,就宁可停产。

  大家可能说,你为什么不说是一等、上等药材,而是说地道?在这里,我们中药材不是一级药材就是最好的,地道药材才是最好的。譬如现在很多市民很喜欢吃淮山,河南的铁棍淮山才有药效,其他的淮山只是粗粮,是不同的,所以这个是地道跟非地道的差别。有些民众买石斛,有些这么大粒是多少千块钱一斤,有些是几百块钱,有的老百姓问:差别在那里?我们的中医老专家是这样回答市民的:“你要是自己用的,你就看看它产地哪里,只要它原产地是地道的,你买几百块跟买七千块钱一斤,只是外观上的差别。但不是地道的,你买七千块钱一斤,不如买地道的三百块钱一斤,也就是说地道药材跟非地道药材的差别了。”中药就是这样,奥秘也在这。

  陈李济到今天,选的药材不是一级二级,但是都是地道产地的,所以为了确保它的药品质量。陈李济在这一块除了古方和配方必须严谨、选料必须地道、制作必须务求精工的传统工艺。我们在选用药材的时候,有一些药材是用阴枝,有些用阳枝的,阴枝也就是用根,阳枝就有地上那部分。只要是用根部的我们就不用上面那部分,用“肉”的就不用核。这种制作的精工也是遵循古训炮制的体现。

  同时,陈李济制药准则中祖先给我们规定了什么呢?“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刚才,我所说的,要用皮的就把它剥离,要肉的不要核的也要把肉剥出来,就要皮肉分离。这个工艺很繁琐,不是说用红枣,我们就一大堆倒进去,这个的工艺很简单。但是,红枣是写枣肉的就不会用枣核。他的工艺在这个方面一直坚守,“严格按处方投料、严格按工艺操作”这一些就是今天我们陈李济人进入了我们进入SOP的规程。

  (二)救急扶危

  在严格制药管理之外,陈李济定下来了一个规矩:救急扶危,同心济世。在这一块,陈李济最早的体现在什么?因为陈李济的店面就设在北京路,是闹市区,门前经过的客人一天就成千上万,在当时居民、难民也比较多。经常有人晕倒,但只要陈李济的员工见到有人昏倒,他就会施救、给他药吃,或者有一些是饿昏的,就给他饭吃。因为当时广州街头有很多挑担的、拉车的苦力的劳动大众,他们经过陈李济,也会在陈李济茶缸喝一杯免费的凉茶,这也是在济世这个方面力所能及的,企业能做到。

  还有一个体现在什么地方?当年广州市的横街窄巷,很多老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经常会发生火灾。当时政府官员的消防设施也不像今天这么方便,很多火灾也是各家自理的。为了方便大家救火,陈李济的司理和股东就研究,就成立了一个陈李济的义务消防队,购买了消防车、配备了消防所需要的东西,还配备了一个药箱。如果哪里有火灾了,他们就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出去救火。当时,在我们市民中也成了一个佳话。然后,救完火以后,很多市民为了感谢陈李济人给他救火、减少他家里的灾难,他们会用烧的乳猪,敲锣打鼓地送到陈李济药店,去感谢那些救火的陈李济人。

  (三)红色血脉

  好的家风,红色血脉道德垂范。为什么这么说?下面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我们陈李济两位英雄人物。

  一个好的家风,兴旺的企业也培育出了优秀的后人。杨殷烈士,大家都知道,他是我们祖国的“双百人物”。双百人物就是解放战争胜利前评选100个人物,解放战争胜利后评选100个人物,对我们国家作出贡献的。在这里,杨殷烈士就是属于解放前的100个人物之一。这两位是陈李济的红色血脉,因为杨殷烈士是陈李济女婿,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是我们工人运动的先驱、原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长,在1929年8月30日杨殷烈士被秘密杀害于上海。在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感动中国百名人物之一。

  杨殷烈士在大革命的时候,在广东铁路开展工运,到广州陈李济药厂发动工人、组织工会,为工人改善待遇,他在陈李济建立了一个情报站,并且筹备广州起义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五·四运动后,广州出现了60多个劳资混合、行业性质的工会。陈李济药厂也组织了工会,虽然大权掌握在资本家手里,但是我们陈李济的工人利益在工会这里得到了维护,由于后来在1924年陈廉伯组织的商团叛乱的时候,陈李济的少东李朗如就不愿意参参加这个叛乱,就辞去了广州市公安局局长职务去了香港。李朗如先生又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卫长,他在去香港之前,他也劝他的兄弟李锡如不要跟孙中山先生政府作对。由于家族和各方面的原因,杨殷烈士就在这里带领工人家属,跟陈李济两个老板交涉。最后,该补的生活费都得到补偿,杨殷烈士在这个时候也跟陈李济的陈姓的小姐结为夫妻。

  在这个过程中,杨殷当时到陈李济车间,经常跟工人一起参加劳动。所以,陈李济当年的老工人见到了杨殷的时候,他们都叫他“大哥”或者“黑炭头”。据说,杨殷烈士的肤色很黑。这个时候,陈李济工人在杨殷的领导底下创立了一个红色工会,会址就是在现在的长寿东路一带,并秘密吸收了李伯、冯应林、谭灿新等加入了共产党,陈李济也成了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活动地点。

  李朗如先生是广东南海人,参加同盟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党代表;曾任孙中山广东都督府副官长、总统府参军兼卫士队队长、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前面说到,由于叛乱等原因,所以他辞去公安局局长到香港去。后来我们解放战争建国以后,他又从香港回来,回来后担任我们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同时也是副市长,也是全国工商联合会委员,广东工商联副主任,广东省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

  从当时李朗如先生1963年6月份去世的时候,在公祭的挽联中,大家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民族的贡献。大家可以看到,“愤清庭黑暗,恨蒋朝腐朽,紧随先行争民主;爱社会主义,跟共产党走,保持晚节喜功全”。这就是当年给李朗如先生的评价。那么,李朗如他是陈李济人,他也曾经做过陈、李两姓轮流做庄的“掌门人”。他为民族的解放、为国家的复兴,倾尽了他的一生。所以,这个是陈李济的血脉。

  李朗如先生为什么会弃商从戎?我们从李朗如外孙何代宁介绍,他外公18岁就在日本就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从此出钱出力,紧随孙中山先生近二十年,直到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因肝癌去世,孙中山当年亲笔跟他写了两个大字“博爱”,这两个字现在是存在李朗如先生的一个兄弟的家里,现在保存在加拿大。

  史书记载,他跟黄兴都举行过我们广东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整个战争过程中,李朗如先生都是以民族的利益为重、民族复兴为最大的事。在解放后,进行公私合营时代,李朗如先生也做了很多的贡献,在这里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到?当时解放后对民族资本是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当然李朗如先生在广州商界是一个领头人,威望很高。但是,他利用他自己的影响,为我们党巩固政权做的贡献很大,他把他苦心经营的陈李济药厂带头参加公私合营,并把他个人持有的股份捐给国家,当时在华南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立下了大功。

  解放初期,他进入了政坛,在陈李济总厂的管理核心也移了一部分到香港。1954年,全国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资本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所以,陈李济是当时广州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动参加公私合营,这一块跟李朗如先生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从陈李济的家规就是民族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是大于任何利益,国家的利益大于任何利益,历史的辉煌终归属于过去。

  五、好的家规熏陶出好的企业

  如今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现在社会上的地沟油、毒奶粉、毒蔬菜,还有一些伪劣的产品、乱加的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底线。我们作为老百姓的,经常说:“现在都不知道吃什么安全、也不知道用哪些药材好?”对于这些,我们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地希望我们这些传统的老企业,如何能够把刚才我所说的:陈李济一直坚守的社会责任坚守下去,到今天的陈李济是怎么做的?我们在这一块,我们是以产品质量来显现我们诚信经营的宗旨,因为这个是承载了几代陈李济人的成长的记忆。

  1998年厂房搬迁的时候陈李济搬到广州大道南路,一方面是配合市政府的改造,因为北京路作为步行街;另一个就是现代制药企业的要求,还有一个安全防火的要求。北京路的老铺就无法再继续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所以,在1998年就搬到广州大道南1688号。北京路的店面就作为一个物业出租,也就是说在北京路那里基本上没有留什么门店。一些老街坊说:“到底陈李济到哪里去”?在2010年,我们决定在北京路还是要留一块陈李济的地方。我们2011年过来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93岁,拄着拐杖都要过来看一看陈李济。我当时在心里感动、感激,还有感悟——一个好的企业在百姓心目中就有地位。她就说:“我们是闻着陈李济的药味长大的,我是吃着陈李济的药品到今天的。”也就是说她93岁还能坐公交车自己过来,就是靠陈李济的产品。他们都说了,当年药厂一做什么,那个药味我们的百姓都能猜出今天做“乌鸡白凤丸” ,今天做“壮腰健肾丸”,今天做什么他们都随口能说出来。所以这也是陈李济人在坚守,面对社会伪劣产品、 假冒产品众多的时候,他们一直苦苦地守着制药的宗旨,我想这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不能愧对陈李济有这么多感情的百姓。

  陈李济的老工人,我们也说是我们“蒸、炒、炙、煅”是陈李济手工生产的四道工序,哪一道都不能减。陈李济的药也可以从这一块看到,陈李济制药的成本之高。因为每一道工序都要保证。同时我们的炒炮姜,可能在座不是制药的所以不清楚,制药的人就很清楚。就是生姜拿来以后,要把它晒一晒,然后在炒的过程中,把它炒到外边看好象是一个炭一样,但里面是微黄的,然后再粉碎,磨成粉再入药。那一般来说是100斤最后炒成35斤左右。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可能也从这个工艺看到我们制药的成本。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现代化生产代替了这些传统的制药工艺。但是“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这一个制药的宗旨,陈李济人始终没有变。以产品质量展现诚信经营的宗旨,陈李济人也一直没有变,就以陈李济的“大活络丸”为例,一个祖方56味中药药材。但现在中药材原料成本上涨,同时药材采购越来越难,也有一些药材可以说是翻山越岭都难以寻找。劳动成本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大家都希望提高工资,那各种运营成本也不断上涨的条件下,我们整个制药的过程中,成本这么高,但是陈李济始终坚守下来,仍然坚持我们配方严谨,选料地道,制作精工。特别现在在药品招标、在药品终端市场限价也好,对我们这些苦苦守着企业宗旨底线的企业也没有任何优惠,所以陈李济的经营者压力比很多企业更重。但我们觉得值,因为有老百姓心中的这杆称,他们会知道陈李济这个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

  那在此我想还跟大家介绍一个药材,就是我们“壮腰健肾丸”,疏筋健腰丸里面有的一味药材叫黑老虎。在入药的时候,我们要那拿它的根部,但这个药材种植的时候需要5年以上才能用,收益很慢,很多农民都不愿意做,野生资源一年年少,所以黑老虎成了稀缺的资源,它的价格比原来增长3倍。但为了药品的疗效,陈李济在全国范围,包括东南亚、越南这些地方我们都去采,因为这药材是适应这些地带生长。但这主药材为了保证供应以及质量,我们现在在广西的龙胜种植,大家都清楚广西的龙胜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同时也没有工业的地方。再有一个,很多好的药材都出在广西,我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药材基地。广东的乳源也是一个山区,它的温差也比较大,也适合黑老虎生长,所以在那里也建立了基地。但基地的建立,无形之中成本又增加。但陈李济认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能说黑老虎没了,我们到时就用白老虎、黄老虎来替代,还是要保持用它的黑老虎。所以我们成本多高,难度多大都去做。

  由于标准高、成本高,终端又限价,那严重地制约了我们这一些传统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今市场大环境,山寨产品、假冒产品,再加上现在中药在检测过程中,因为有一些检测就说你地道和非地道。在我们用哪一些,在检测的含量也分得不是那么清的情况下,这些对于我们这些老品牌的产品,老字号的企业的信誉带来很大的伤害,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在座的各级领导、我们的市民朋友都能够多为我们老企业的发展多关心,多关注、多创造一些机会,让我们这样的老企业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能够更好的为百姓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我们百姓的健康能够保安康。无论怎么样,陈李济人守住质量这条警戒线,我们不会去突破。

  那这一块就说到了因为重回北京路。在北京路那边,我们一个是应老街坊的期盼。另外,当时我就考虑到我们创业在北京路,立业300多年在北京路,今天整个伪中医、伪中药到处都是,就说中医、中药养生。那中医、中药怎么样才科学养生,正确养生,在这一块也有一些乱传,也就是这么一个乱才出现了一天吃一斤的绿豆等等的一些伪中医也就出来。但陈李济仍觉得我们有400多年历史,在中医中药这一块我们祖先立下的宗旨,我们有责任引导我们市民如何科学养生?如何运用好中医、中药?所以在2011年我们重回北京路,在北京路这个黄金地带成立了一个有1200平方米的文化推广平台。在这里主要是向老百姓讲健康、养生的预防保健知识,还有哪些中药在什么情况下可用,什么体质不能用,都跟大家讲一下。同时也请了社会上的名老中医,在那里号脉,为百姓看病。

  当时中医药管理局的副局长李大宁到陈李济调研的时候,他就对这一种中医中药传播形式有过肯定,他是这么说:“中医、中药的传承,只有像陈李济这样的企业参与进来了,才能得到一个根本的传承”。这一句话给了陈李济一个很好的肯定,也给陈李济人苦苦坚守的一个信心。

  所以说一个好的家风能够决定一个家族的人的性格和品质。一个好的家风一定能够熏陶出一个好的企业,一个坚守产品质量的诚信企业,他不一定是最大的企业,也不一定是赚钱最多的企业,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但它必须是一个最长寿的企业,陈李济经历过4个多世纪的市场检验,陈李济的执着和追求也赢得我们社会跟百姓的肯定。刚才我说这位93岁的大娘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再有一个陈李济人的产品,为什么长盛不老,也是我们的百姓认同它。

  当然,陈李济在社会上也得到认同,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也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李济的商标也作为“中国驰名商标”,陈李济也成为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同时,陈李济这个药堂也进入我们中国邮政总公司发行的中国中医药堂的四枚邮票之一——同仁堂、胡庆余堂、雷允上,陈李济是作为南药的代表。这一些就是社会对这一个老企业的肯定。那在这个纷繁的荣誉是对历史文化的肯定,也是社会给一个讲诚信、讲质量、负责任的企业的肯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像陈李济这样守住质量底线的诚信企业,也真的很期盼更多的力量关注和支持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让给更多的老字号企业能够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诚信有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共赢,让更多的企业也在效仿中得到发展,也让传统的民族产业得到传承和弘扬。

  为什么我说这段话呢?因为大家知道现在这一种企业,我们这种讲诚信、讲质量的企业真的没有什么优势。因为我们同样要进入制药的招标,制药的招标是以价为先,不是以质为先。那这一个以价为先,我们进不了,很多医生说我们很想开陈李济的产品,但我们药房没有;很多市民说为什么你们陈李济的药那么好却进不了医院?所以在这一块,我们很想作为负责任的企业,社会应该给它一个应有的承认和政策的支持。

  所以,也请我们的各级政府给这些老企业,对社会负责、对百姓负责的企业有个生存发展的更好、更大的空间。因为不然这些企业真的很难坚守下去,因为我的员工同样也要生活,所以我的企业也同样面对社会各种各样的事情。那这种坚守最后,要是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就真的成了博物馆。但这个是我不愿意看到,我愿意看到我们社会都来关心,都来支持。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说:“穿衣不一定要穿品牌,吃药一定要吃品牌”。因为人得病也好,保健也好,有一个最佳的治疗时间,还有一个最佳保健时段。当你吃品牌的药品,它质量保证,在最佳时期得到治疗、得到调理,你就好过吃一些所谓便宜一点的,但它的疗效不是那么确切的。那你的最佳的治疗时间,最佳的调理时间失去了,可能花费用会更多、会更大。

  在这一次跟大家分享的背后,有一些是个人的总结,应该有些说错的不代表陈李济,仅代表个人,无论是诚信立业、创新立业、还是责任守业,陈李济的这些家规的背后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是一个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是一种不变的民族情怀,用两个字来说就是“感恩”。因为陈李济感恩社会,所以同心济世;因为感恩消费者,所以我们选料地道,质量至上;因为感恩先辈,所以一代代陈李济人恪守家规、诚信从业、热爱祖国、服务百姓。我们陈李济人通过感恩来实现我们企业的长寿。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南方网编辑:赵艳

 

编辑:赵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