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岭南风尚梁氏地 崇文重教英才乡

2015-07-29 08:38 来源:南方网 记者 陈龙 林盛 通讯员 林德贤 摄影:刘力勤 实习生 欧瑶瑶 

古兆奴老伯在镇南楼前演示了一套“咏春拳”,虎虎生风。

梁启超纪念馆,可遥望凤山和凌云塔。

梁雪尧(与梁启超同辈的族人)参观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故居私塾学堂内景。

  【核心提示】

  梁姓在全国姓氏排名中占据第20位,在全国的1100万梁姓人中,广东就占了35%,是梁姓人口最多的省份。在两广地区,梁姓主要集中在粤语区内,其中又以西江流域最密集,包括清代广州府属的南海、顺德、番禺、香山、新会以及肇庆府属的高要、新兴、开平、恩平、四会等地,平均密度达18%以上,是西江流域第一大姓,也是粤语区最具代表性的姓氏之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梁姓人物中,多数出自广东。

  根据史志和各地梁氏族谱记载,中华梁氏发源于夏阳,成长于西北,壮大于华南。最早入粤的始祖至今近千年,最晚入粤的始祖开基至今也有近700年。广东的梁氏族人主要从福建、江西、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移居而来,移居时间主要是在宋元、明清之际。其中,宋高宗时期永保公南迁古冈州(广东五邑:新会、开平、恩平、台山、鹤山。为宋代所设),南宋末年梁弘益、梁淳化、梁淮等从珠玑巷随罗贵迁居珠江三角洲,是梁氏进入广东开枝散叶的两次重要迁徙。

  近千年以来,梁氏族人历经数朝,繁衍二三十代,播迁到全省3000多个村落,其中五邑地区就居住着数十万梁氏族人。梁氏族人传承了“爱国爱乡、尚勤行俭、崇文乐善、谦和朴实、仁孝兼容、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祖德,为南粤大地的文明开拓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代以来,广东梁姓人氏名贤辈出,既有维新变法领袖、开一代风气的学人梁启超,有广东十三行富商天宝行梁经国家族,又有清末开宗立派的咏春拳祖师梁赞,更有产生过280多名举人的梁氏歇马“举人村”,梁氏成为人文鼎盛的岭南大姓。

  【耕读传家】

  涵养品德,爱国爱乡

  从新会县城到茶坑村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无甚新奇景色。但只要进入了茶坑村的高大牌坊,就是另一番人文境地。穿过几条巷子,我们来到了梁启超故居。奎楼,又称文昌阁,即后来“宏文社学”所在地,门口对联书曰:党庠塾序式于古,智水仁山在此堂。据说这是1884年年仅11岁的梁启超亲手写的对联。

  这座168平方米的青砖灰瓦建筑是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所建。梁启超和几个兄弟姊妹在这里出生、长大,又在父亲开设的私塾“怡堂书室”中读书成才。站在室外的故居纪念馆广场仰望高2.38米的梁启超铜像,可以遥望远处葱郁的凤山,屹立山上的凌云塔如一支倒插的大笔,这座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的古塔让茶坑村成为“风景独秀、人文日盛”之地,在明清两代,茶坑村出了不少举人和进士。

  梁启超的家族世代耕田,在清末时成为当地“耕读传家”的小康人家。他的祖父梁维清是秀才出身,曾做过一县的教谕,后辞职回乡,购田十余亩,成为一位“半农半儒”的乡绅;父亲梁宝瑛多次科场失意,30岁后在乡里教书。梁启超的母亲赵氏出生书香门第,知书达礼,梁启超两三岁时,母亲就教他认字。

  虽然出身并不富贵,但梁启超却自小便文才出众。相传他四五岁就在祖父的指点下读《四书》,六岁起在父亲开办的私塾读《中国略史》《五经》,八九岁写得一手好文章,吟诗作对,应答如流。1884年,11岁的梁启超再次去广州应试,考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员,成就了他祖父和父亲所追求的功名。他的才华得到广东学政叶大焯的称赞,梁启超还请求叶大焯为祖父做了一篇寿文。1889年,梁启超在广州乡试中名列第八,成为一名16岁的举人。主考官李端棻赏识他的才学和人品,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他。

  茶坑村的梁氏大祖祠“衷翼梁公祠”今天已经失去了原貌。现年82岁的梁雪尧是梁家的另一支族亲,在梁氏族谱上我们看到,梁族子弟按辈分都被赋予一个族中大名,梁启超族名梁宏猷,梁雪尧族名梁唐猷。虽然和梁启超是同一辈人,但梁雪尧比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还小9岁。梁思礼近年回乡时,还专程看望了梁雪尧。

  岭南梁氏后人继承了“爱国爱乡、尚勤行俭、崇文乐善、谦和朴实、仁孝兼容、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祖德和家风,其中“爱国”是核心价值观念。梁启超的祖父和父亲终身严守儒家道德规范,并给了梁启超良好的传统教育。距茶坑村不远的崖门炮台是南宋末年崖门海战的遗址,当年宋军在海上兵败,大臣陆秀夫负幼主赵昺投海殉国的故事,以及岳飞、文天祥的故事,被祖父和父亲多次讲起,梁启超的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民族意识,逐渐树立起以天下苍生和国家命运为己任的抱负。

  在近代历史名人中,梁启超也许不是第一等的政治家,所做的事业也屡遭失败,但他却是对革新民族文化风气贡献最大的人之一。他一生的学识和思想是“善变”的一生,也是儒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一生,他以救国、新民、著书为事业,穿梭于维新派、保皇党、革命派之间,不断超越自我,政治倾向也一变再变,与时俱进。“以今日之我宣判昨日之我”。正所谓“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

  广东新会梁启超研究会副会长林德贤认为,“梁启超一生在政治、新闻、学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甚至不断否定自己先前的思想,吸纳社会潮流发展的新观念,但其核心却是一种爱国思想。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改造国家、救国图强、启发民智来展开的。”

  【家风传承】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俊彦

  在梁启超少年时代读书的“怡堂书室”正堂,“先师孔子行教像”两侧,悬挂着一副木刻对联:“读圣贤书,立修齐志”。这是梁启超一生为国奔走之外修身、齐家的功夫涵养之源。

  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有7个曾到国外求学或工作,后来全部回到祖国,成为著名专家和学者,包括诗词研究家梁思顺、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爱国军人梁思忠和梁思宁、图书馆专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社会活动家梁思懿、航天专家梁思礼等,其中梁思成、梁思永于194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幼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在30多年间给子女写了近400封信,共计36万字,从求学、勇气、坚持、处世、责任、情感、健康、心态、理财、政事等多个角度关怀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信中处处洋溢着浓烈的骨肉之情。他自陈“你们须知道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教育子女如此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梁启超人格伟岸、以身作则。他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兄弟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另外,就是他始终坚持趣味教育,不仅鼓励孩子发展各种兴趣,而且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尊重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必要的时候给予开明的指导,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学识和情感的眼界得到培养。

  梁启超虽声名显赫,但他却时常鼓励孩子勤劳俭朴,保持“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的寒士之风。更重要的是,他首先要求子女确立为国家和社会学习的思想,“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因此,9个子女中有7个曾出国留学,但无一例外地回到祖国,并奉献终身。

  “一门三院士”的现象不仅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而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经典范本,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英才辈出】

  习武报国,崇尚文教

  岭南梁氏在近代史中文武皆有英才,且均是爱国仁人志士。江门鹤山市古劳镇古劳村地处宽阔的西江之畔,沿江边公路直行几公里,一座飞檐门楼“镇南楼”将我们带入了咏春武术之乡梁赞故里。

  梁赞出生于1825年,他自幼随父亲在佛山筷子街经营中医和跌打医馆“荣生堂”,后来跟随红船子弟黄华宝、梁二娣学习咏春拳中的南少林拳术和六点半棍法。光绪年间学成之后,为促进反清复明事业,梁赞在佛山开馆授徒。梁赞为人豪爽正直,扶贫济弱,常有路见不平行侠仗义的壮举,并与前来比武的各路豪杰结成兄弟,“佛山赞先生”威名远播。

  梁赞出身儒医,他将儒家文士的温柔敦厚化在武术技法之中,使得咏春拳刚柔并济,威力巨大。在佛山期间,梁赞培养出梁璧、陈华顺、陈桂、梁奇、雷如济等一批弟子。晚年的梁赞在故乡古劳继续授徒,于1894年去世。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崇武之风因此大盛。梁赞对咏春拳的发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体质和自信,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体魄强健、身手矫捷的爱国志士。

  上世纪50年代,陈华顺弟子叶问在香港传播咏春拳,培养出了李小龙、梁挺等享誉世界的武术家。李小龙的屏幕形象和梁挺创立的“梁挺咏春拳系”让咏春拳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为中国武术赢得了巨大荣誉。在源流变迁上,咏春拳界流传着“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的说法,梁赞被咏春门人推崇为一代祖师。

  在古劳村的一家民居中,记者见到梁赞的第四代弟子古兆奴,彼时叶问的弟子温兆波先生恰好从美国费城回乡,来找老友叙旧,从他们身上依稀可见梁赞咏春拳的风骨神韵。在离开古劳村之前,骨骼硬朗的古兆奴老伯在“镇南楼”前为我们演示了一套咏春拳术,虎虎生风,云涛汹涌。

  明清两代,广东文教已然达到历代顶峰,考取功名的人数不断增加。江门市恩平县的歇马村,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村”,明、清两个朝代,有670多人考取功名或担任官职,因此一直被人们称为“举人村”。

  元代至正年间,歇马村梁姓始祖梁江因避战乱,从粤北南雄的珠玑巷南迁,在恩平落籍定居。数百年以来,歇马村人创立“学谷制”,秉承“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的祖训和“兴文重教”的传统,激励一代代学子奋发向上,使得歇马村的文教之风长盛不衰。

  歇马村为梁姓祖居,现存7座建于明清时期的祠堂,以“四水归堂”的格局为主。此外,歇马村还保留了励志园、教子台、功名碑林、书院等公共建筑。其中100余块雕凿于明清时期的“功名碑”十分壮观。石碑分别记录历代取得功名学子的时间和官职,以光宗耀祖,昭示后人。“读书重教,知礼做人”成为歇马村几百年的传统。

  梁氏名人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1924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1937年后与妻子林徽因踏遍15省200多个县,采用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测绘和拍摄2000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著书5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共150万字。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北京都市规划委员会和城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等职,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等作品的设计,是我国现代建筑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出生于广西百色。先后在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留学,精通多国语言,尤其对法国文学有深入研究。翻译过莎士比亚、瓦莱里等欧洲诗人作品,架起了中欧文学的桥梁。晚年致力于《浮士德》的翻译。

  【梁方仲】(1908-1970)广东番禺县(今广州市)人,为广东十三行天宝行富商梁经国的五世孙,梁广照的第三子,曾赴日、美、英等国考察经济。1947年回国,在中央研究院工作,兼任中央大学教授,后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代理所长。1949年担任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被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是著名的中国经济史学家、明清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奠基者之一。

  【梁嘉彬】(1910-1995),梁广照第四子,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1934年赴日本留学,“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与梁方仲一起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台湾从事史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先后任东海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梁嘉彬终生从事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是研究清朝广东十三行和中外关系史的著名专家,著有《广东十三行考》等。

  【梁思礼】:(1924至今)生于北京,籍贯广东新会,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1年赴美留学,1949年回国,历任国务院国防科工委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七级部一院十二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等。上世纪60年代担任我国首个自行研制的中近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和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并参与我国核导弹试验、“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设计、远程火箭飞行试验等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也是当代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带头人。

  【专家访谈】

  “使他日中国握世界学问之牛耳为世界文明之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谢放谈梁启超

  南方日报:梁启超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有哪些历史成就和可贵精神?

  谢放: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而其最大的贡献在于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文化巨人,为中华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正如他在《自励》一诗所表示:“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他一生的学术研究,大多是首先开辟新的领域或前人很少注意的课题,几乎涵盖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各个领域,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民族学、宗教学、新闻学、图书文献学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论著,晚年尤致力于史学研究,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史学理论方法、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宗教史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成果,堪称中国现代学术的开路先驱,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化巨人。

  南方日报:作为近代著名人物,梁启超的思想和人格对广东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谢放:梁启超的思想和人格对广东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于广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学术界多有研究,无论是强调其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冒险性和创新性,还是归纳其商业文化的重商性、实用性和兼容性,当然都持之以故,言之成理。不过,我个人认为,陈序经1939年在《东方杂志》第36卷第2号上发表的《广东与中国》一文所说的一段话最为深刻:“广东是旧文化的保存所,又是新文化的策源地,因而粤人既是旧文化的守护者,又是新文化的先锋队。”可以概括为“新旧并立”或“变守相成”。梁启超正是“既是旧文化的守护者,又是新文化的先锋队”的典型代表。这看似对立的两个方面,恰恰是广东文化能够千姿百态、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南方日报:梁氏家族的杰出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遗产?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继承梁启超的哪些精神?

  谢放:梁启超一生最可贵的精神是与时俱进,时人称之为“多变”,这种“多变”既反映了探索中的徘徊与困惑,更表现了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而他一生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真理与民主,为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奋斗精神却始终不变。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说:“文化之所以进展,恒由后人承袭前人知识之遗产,继长增高。凡袭有遗产之国民,必先将其遗产整理一番,再图向上,此乃一定步骤。欧洲文艺复兴之价值,即在此。”梁启超作为中国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学术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作为后来者,如何继承、整理和研究梁启超留下的文化遗产,继长增高,再图向上,在新的时代复兴中华文化,最终实现梁启超生前所殷殷期望的目标——“以发挥我中国之文明,使他日中国握世界学问之牛耳,为世界文明之导师”,依然任重道远。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