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宗圣贤德泽后世 忠恕家风育英才

2015-12-09 09:19 来源:南方网 杨 逸 马吉池

曾龙岃村里的“元省楼”,是一座极具客家风情的民居。

位于曾龙岃村内的曾子像。

位于深圳坪山大万村的“大万世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氏宗祠多以“三省堂”或“忠恕堂”为名。

“元省楼”内的“寸耘”石碑。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杨 逸 马吉池 通讯员 曾研会 实习生 梁艺凡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刘力勤 实习生 欧瑶瑶

  核心提示

  曾姓源远流长,是载于我国史籍的古老姓氏之一。在曾氏族人中,流传着“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曾氏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五世孙少康封次子曲烈立鄫国。春秋时期,鄫国被莒国所灭,太子巫在叔孙豹的帮助下逃奔到鲁国,定居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内)。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族人便将鄫国的“鄫”改写成“曾”,并以此为姓。南武城为曾氏的第一发祥地。

  定居鲁国后,曾参无疑是曾氏族人最耀眼的明星。曾参,世称曾子,被儒家奉为“宗圣”。“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儒家“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观,“孝为本、诚为上”的道德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均与曾参紧密相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更为曾姓族人留下了忠恕慎独、齐家尽孝、讲信修睦的家风。在曾氏家风的培养下,产生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曾公亮、文学家曾巩,近代政治家曾国藩等名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曾氏后裔已达800多万人。广东是曾姓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族人入粤历史已有数百年。岭南曾氏后人传承宗圣家风,遵守格言祖训,良贤英才辈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著名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著名医学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曾宪梓,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曾荫权等。本期《百姓寻根》通过走访岭南曾氏后人,解读“宗圣家风”背后的文化基因。

  祖训流芳

  重教兴望族勿忘“寸耘”心

  位于梅州梅江区城北镇的曾龙岃村,是一条有450年历史的曾氏单姓村。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前行,一座“宗圣曾子”的石雕像分外引人注目,雕像前方有一方大池塘。清风徐来,碧波荡漾,静谧的环境与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村民向记者介绍,“曾龙岃”原名“龙奚”。据村史记载,早在明代,曾子的后人曾荣来此开基。他带领子孙遵祖训、行仁礼,因地制宜平整土地,修筑鱼塘,将龙奚改造为安居乐业之地。因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赢得乡邻的赞誉,他们纷纷将龙奚改称为“曾荣岃”。曾氏裔孙为避祖讳,最终将此地定名为“曾龙岃”。

  古村里有一座极具客家风情的民居“元省楼”,是为纪念清代第十三世祖曾元省而建。楼内四周挂满了一幅幅曾子语录。一块写着“寸耘”二字的石碑矗立其中。“‘寸耘’是元省公的别号,他告诫我们:做事就像种田一样,每寸土地都要细心耕耘,禾苗才能茁壮成长。”梅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曾宪政说。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育人才亦同此理。曾氏族人素有兴学重教之风。自开基以来,当地培养出清朝进士曾凤翔。而曾元省本人虽未中科举,却毕生以塾师为业。他在村里兴办“寸耘家塾”,招收四邻各姓子弟读书。到了民国初年,随着新学兴起,曾龙岃村的私塾纷纷转型,联合成立“魁一学校”。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举直就是从“魁一学校”里走出的杰出人物。上世纪30年代,在担任独一师参谋长期间,曾举直利用军工民力,开发交通,振兴实业,包括整修蕉武公路、修建梅县体育场、整葺古塘坪机场等,使梅县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东南重镇,为抗战时期南北物流发挥重要作用。他还与乡贤共同创建“会文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大批技术性人才。

  “曾氏族人把读书看作一日三餐那么重要。”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顾问、梅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曾百友介绍,曾子著名的“吾日三省吾身”之一就是“传不习乎”,要求反省自己有否复习、思考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曾国藩也将“读书”视为家风“八本”之首。如今,曾龙岃村的拱辰祖祠还挂着这样一副对联:“积德何啻百年惟愿年年积德,读书不负三代还需代代读书。”提醒曾龙岃族人勿忘祖训,重教兴族。

  为传续读书知礼的“宗圣家风”,以盛大集团董事长曾宪方为会长的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将扶贫助学视为重要工作,从今年开始,研究会将搭建助学平台,发动曾氏宗亲企业家捐资扶持贫困学生上大学,曾龙岃村也将设立“曾氏教育基金”奖学助学。

  忠恕传家

  “三省”立贤德 修身传廉名

  十六字的《曾氏宗圣祖训》,一直在曾氏族人中口耳相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吾身,道传一贯。”“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在《论语》中的名言,现在已成为曾氏家风的重要内容。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岭南各地曾氏家族多以“忠恕”为堂号。

  梅州五华县洛阳围的曾氏祠堂里,就保留着一座“忠恕堂”。木质牌楼上刻有“忠恕家风”四个金色大字。祠堂内悬挂着一块“榜眼及第”的牌匾,祠堂外伫立的两根三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楣杆,见证着一代“武榜眼”曾琼琲的传奇。

  乾隆年间(1758年),曾琼琲生于当地一户普通农家。其父“敦诗书,尚弓马,落落以科名为念”,处处关怀后代成长。在祖辈的支持下,曾琼琲从小养成了读书练武的习惯。如今,在其故居“长兴楼”内,还保留着他习武用的三块习武石,最重的一块竟达300斤,据说只有曾琼琲可以提起它们。

  凭借一身过人的武艺,曾琼琲被乾隆皇帝所赏识。而他为官后两袖清风、廉明生威的故事,在粤东地区脍炙人口。有一次,曾琼琲任选拔武生的考官。开考前夕,开封府巨贾派人到其住所送钱说情,曾琼琲当场怒斥对方,称考官之责必须量才选拔,随即退回贿银,由此显示出他秉公选拔、为国选才的决心。

  曾琼琲为官40年,清正廉明,待人诚恳。他在71岁告老还乡之际,除了随身日常应用之物外,还有多年来省吃俭用积蓄起来的一些银两,他将随身银两全部用于购置学田,专为村民办学。此后,洛阳围求学子弟大增,学风大振。直到清末,该村共出过4名举人和18名秀才。

  返乡后,曾琼琲一家以加工经营黄烟烟丝为生,讲求信义,只求薄利。身为“榜眼爷”的他从来不摆架子。曾琼琲平日勤俭节约,布衣蔬食。为了表明自己安贫乐道的心志,他还在店面两侧写了一副对联:“不近山林不近市,半为生意半为情”。

  “耕为本,读为先,和族党,敬师贤。”曾琼琲的遗训,至今仍为洛阳围村民所传颂。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曾琼琲最后的归宿之地——一座没有墓碑的灰沙墓。原来,由于当时修墓占地需征重税,曾琼琲为官清廉,去世后家无余财,家人只好为其修了一座无碑墓。尽管墓上无名无姓,但曾琼琲的廉名已深深铭刻在家族后人心中。

  热血报国

  一门满忠烈 合时写新篇

  岭南曾氏族人一直都有从戎报国的传统。位于深圳坪山的石灰陂村,是曾氏的单姓村。村里矗立着一座简朴的客家围屋风格祠堂,名为“三兴堂”,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大学家风,孝友流芳”,刻于门廊顶上的八个大字,反映着曾氏家族的精神传承。这里是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少将的祖屋,也是东江纵队萌芽的地方。

  “曾生对这座祠堂的感情很深,这里是他开展革命事业的基地。”曾生的族侄、年过八旬的曾马权说。曾生早年随父到澳大利亚求学,后成为中山大学文学院的学生。1938年广州沦陷后,曾生受命回到家乡,建立第一支敌后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前身“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当时,游击队没有武器,土枪、土炮都是由三兴堂提供。”曾马权介绍,为解决游击队缺粮问题,曾生半夜偷偷回家,把自家储存的稻谷磨好,连夜带回部队。曾生的母亲也深明大义,将自己赖以为生的几亩良田悉数卖出,用以给养部队,被传为佳话。“村民们为游击队送情报、缝制军服、救治伤员。香港沦陷后,他们还配合东江纵队护送文化名人脱离险境。”曾马权补充道,著名报人邹韬奋留下“保卫祖国,为民先锋”的手迹,见证着这段光荣的历史。

  “当年,石灰陂村全村只有104人,其中有22名曾氏宗亲投身革命。”曾马权说,在曾生影响下,曾伟、曾送、曾观和、曾谭恩等亲属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不少人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距离石灰陂村不远的另一条曾氏单姓村——大万村里,同样有许多曾氏族人投身革命事业。当地族人世代居住的客家围龙屋“大万世居”,当年常常用作革命部队物资、武器的隐蔽地和转运站。一次,驻扎周边的日军在大万村抓走了十几名壮汉,可无论敌人如何严刑逼供,没有一人供出游击队的情况,保持了宁死不屈的忠贞气节。1950年,大万村被县政府授予“模范村”的光荣称号。

  进入和平年代,曾氏家风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情系家乡,报效桑梓,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就是典型的一位。仅在家乡梅州梅县,曾宪梓就先后捐资1亿多元人民币,用于教育、医疗和修建道路、桥梁等各项公益事业,其中对宪梓中学的投入达1100多万元。

  “曾氏家风深刻地影响着广东人文社会的发展,对当代社会也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曾百友说。2013年,广东曾氏族人成立了“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以组织保护、发掘、整理和发展曾子儒家文化思想。今年11月下旬,“曾子思想研究暨曾氏家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将在穗举行,岭南曾氏后人对“宗圣家风”的创造性发展,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访谈

  爱国重气节的家风影响深远

  受访专家:詹天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南方日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曾参到曾国藩,曾氏族人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家风体系。您认为曾氏家风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詹天庠:曾子是先秦儒家中传播儒家文化、承上启下的伟大学者之一。他的思想微言大义,博大精深,体现了先秦儒家思想的精髓,也奠定了后世曾子家风的思想基础。我认为,曾氏家风值得弘扬光大的内容十分丰富,我强调四点:首先是“仁以为己任,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仁爱精神;其次是“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观;其三是《大学》“三德”,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德”体现出曾子对社会规范的理想主义追求,“亲民”体现民本主义思想;最后就是他的“忠恕”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它强调应始终持守为人处世的中正之心,同时对不同家族、不同的人群加以理解和包容,在当代为处理各种冲突提供了和平包容的原则。

  南方日报:曾氏族人迁居岭南后,对其家风又有哪些传承和发展?近代岭南曾氏族人许多走上了从戎报国的道路,这与曾氏家风有怎样的内在关联?

  詹天庠:在中原移民历次南迁中,曾氏家风在南方各地都得以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华夏大地的存续、传承、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曾子倡导的“慎终追远”的传统尤为突出,不但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繁衍,也为南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民族的自立自强产生了积极影响。曾子和先秦儒家崇尚气节。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曾子十五世孙曾据遵循宗圣中正不阿、驱邪匡正之训,不仕新莽,于公元10年引家挈族2000余人,从山东武城毅然悉数南下。南宋末年,文天祥以其母亲曾氏为号召,召集曾氏族人组成抗元义军。到了明末,江西曾亨应一门父子兄弟追随史可法,投身抗清事业,最终满门殉国。曾氏家族爱祖国、重气节的民族情结,在近代以来更逐渐变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家族,扶老携幼、前赴后继参与抗日救国战争,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表现。

  南方日报:您如何理解“家风”的当代意义?应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对曾氏家风进行创新性继承?

  詹天庠: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大家族、联合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导致家庭小型化,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也正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所取代。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风则是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无论家庭的形式怎样改变,国家和民族都离不开优良家风的支撑。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先秦儒家,特别是曾子思想的本来意义,取其精华,重振那些优秀家风文化。

  曾氏名人

  曾琼琲(1758-1845年)

  字荣锦,号宝圈,广东五华人。他幼读诗文,长习武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年仅19岁的曾琼琲考取邑庠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他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上京会试,中武进士第六名,殿试钦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后升授九江府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他一生屡立战功,为官清正,品格高尚。

  曾生(1910-1995年)

  广东惠阳(今深圳坪山)人。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对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抗战时期,曾生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曾组织护送香港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撤离至后方安全地区,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卓著贡献。解放后,曾生先后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广东省副省长,交通部部长等职。

  曾宪梓(1934年-)

  广东梅县人,196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现任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从1991年起,曾宪梓任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起,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除了在香港与内地多个商会中分别担任主席及社会公职外,曾担任香港中华总商会第39、40、43届会长,现为该会永远荣誉会长。曾宪梓数十年如一日,自奉甚俭,无私奉献,回报祖国,历年来捐赠的金额逾11亿元。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曾宪梓在祖国事业以及香港事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给予了肯定和表彰,他于2005年获中国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2007年获广东省民政厅授予的“南粤慈善家”荣衔;2008年再次荣膺中国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国际编号3388号小行星呈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核准,命名为“曾宪梓星”。同年,获中山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1997年,曾宪梓获颁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勋衔制度中最高的荣誉——大紫荆勋章。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