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勤学苦读文教鼎盛 四海开拓回报桑梓

2015-12-24 09:38 来源:南方网 黄学佳 许端阳

  郑氏宗祠。摄影 许端阳

泰国郑王墓。 陈志伟 摄

双峰书院遗址。摄影 许端阳

潮阳金浦四道堂。摄影 许端阳

  核心提示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郑桓公,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从历史上看,广东郑氏大多从宋代开始由福建莆田迁入,属于“南湖三先生”郑露、郑淑、郑庄或“夹漈先生”郑樵弟、郑栖之后,以及由福建上杭迁入的宋太师郑清芝的后代。郑氏最早聚居在广东省的东部及东北部,后不断向西迁徙,目前遍布省内各地。

  郑氏是潮汕地区大姓之一,入潮时间集中在宋初、宋末和元代,最早入潮已有1000多年历史。如今,在潮汕地区有超过40万的郑姓人口。据一份2009年的资料显示,汕头潮阳区和潮南区郑氏人口加起来便超过32万,占两区总人口11.8%,是当地第二大姓。在当地,郑氏展现出勤学苦读的传统,可以说开一派学风;而在海外,不少郑氏宗亲与侨领在海外开拓并创造出自己的事业。

  先辈遗踪

  勤学苦读深山建书院

  说起潮汕郑氏勤学苦读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宋代理学家朱熹弟子郑南升。

  相传,郑南升为汉代经学家郑玄之后。宋绍兴26年(1156年)7月,朱熹曾到潮州。得知朱熹来潮的消息,郑南升与揭阳郭叔云相携前往拜朱熹为师。在此期间,郑南升潜心研读格致合一要旨,得其精髓,受到朱熹的称赞。郑南升有疑问请教朱熹时,都会得到朱熹的详细讲解。

  为大力倡导、传播朱子理学宗旨,郑南升学成后便回到潮阳故里。同乡人侍讲郑开先特地为郑南升建了一座名为“孔安堂”的馆舍作为其授徒讲学之用。郑南升之学强调躬身实践,也推重礼教。

  郑南升为一郡儒宗,对潮州文化影响深远。郑南升开创了潮州学人重礼教、重实践的学风传统,对于潮州社会宗法制度庶民化建设,厥功至伟。潮州后世学者也多受郑南升之学的影响,多是身体力行、实践礼法的儒者。郑南升著有《晦庵语录》一书行世。

  潮汕的郑姓,尤以潮阳金浦郑氏为望族。金浦郑氏以郑昇为开基祖,郑昇是郑露的直系子孙,祖居潮阳区金浦、梅花两乡,其后裔已散布全省多个市县乃至海外。在汕头市潮阳区金浦乡,有一座郑氏宗祠,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四道堂”,这座落成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郑氏宗祠四年前刚刚修葺完毕,雕梁画柱、气派不凡。与其他祠堂不同的是,“四道堂”屋脊上有6个短嘴龙头,道出了其不同寻常的历史。屋脊上的龙头得到了清代朝廷的特许,祠中还供奉有一道敕封郑之侨父母的圣旨——这一切都是为纪念清乾隆年间湖广安襄郧兵备道、金浦郑氏十九世郑之侨而修建的。

  郑之侨为道台,为什么称之为“四道”呢?据当地人介绍,此“道”非彼“道”。四道堂的“四道”指郑子产、郑玄、二程、朱熹等名贤。其中,郑子产即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郑侨,郑玄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二程、朱熹则是宋代的理学大家。为什么他们会与这座纪念郑之侨的祠堂有关呢?据介绍,堂名是郑之侨的学生、清户部山西司郞中、原惠潮嘉兵备道刘世宁题写。刘世宁认为,郑之侨一生钦佩春秋时的子产,继承东汉郑玄学说,精通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的精髓,集四者于一身,故堂名为“四道堂”。门内牌匾“学绍康成”也有这个意思,因为“康成”便是郑玄的表字。

  学生之言虽有恭维,但是郑之侨深山读书却留有踪迹。在金浦乡旁的双髻山上至今留有一处双峰书院遗址,那便是郑之侨深山苦读的所在。

  南方日报记者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近日驱车来到了曾山古寺,据寺记记载,这座建于北宋的古寺名字是郑之侨改名并题写牌匾的。寺后东北面的一个小山洞,便是郑之侨读书的双峰书院。洞中只有一处石室,里面只有一张石床。现在,在门口一石上,有着模糊可辨的“嘉庆丁丑年(1831年),郑元祖派孙修立”字样,为后来重修。

  据四道堂壁上郑之侨生平记载,郑之侨记忆力超群,又孔武有力,家里原是以务农贩盐为生。郑之侨8岁时因为在私塾门口旁听,能复述塾师所讲内容,塾师诧异并收为弟子,不仅免去学费,还提供食宿,后来更将女儿许配给他。

  郑之侨学有所成后便来到双峰书院自习,为了磨练意志、锻炼体魄,他每次上下山都挑两块近百斤重的大石头,练就文武兼备的本领。在这样的努力下,他18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31岁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后历任知县、知府、道台等,颇有官声。他的著作《六经图》《四礼翼》《农桑易知录》等被收入《四库全书》。

  郑之侨在任上还重视治学,曾在江西铅山县设立鹅湖书院,在湖南宝庆府设立濂溪书院,并允许出身“贼民”的学生参试,这位学生便是题写“四道堂”的刘世宁。双峰书院多出名人,广西武缘县令郑嘉惠、国子监丞郑安道、吉林方正县县令郑浩等均先后在此闭关苦读。除了双峰书院之外,在双髻山上还有一座西山书院的遗址,也是当地郑氏读书的去处。

  翻开郑氏族谱看到,在近代有很多郑氏后辈以读书著称的例子,光是在清朝,郑氏一族便出了15位举人,文教鼎盛可见一斑。

  南亚传奇

  跃马扬鞭海外立功德

  纵观海外郑姓,最为显赫的还是要数祖籍汕头澄海的泰国吞武里大帝郑信(1734—1782年)。郑信又名郑昭(昭是暹罗语,意思是王),他在泰国的名字叫达信,他被誉为“泰国最伟大的五位大帝之首”。

  在澄海上华镇华富村的韩江边上,有一座气势恢宏的郑王墓,虽然只是郑信的衣冠冢,却寄托着家乡人民对他的敬重。泰国公主诗琳通还曾经到这里拜谒并赠送一顶绢致皇冠,前来参观的华侨也为数不少。

  在当地,很多人都能跟你讲上一堆有关郑信的故事。郑信的父亲郑达在清雍正年间前往暹罗(泰国旧称)谋生,他从底层开始奋斗,后被赐予“坤达”爵位,并娶了一位暹罗姑娘,生下郑信。郑信年幼丧父,被财政大臣昭披耶却克里收为养子,这也使得郑信能够接受较好的贵族式教育。相传,郑信能够自己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精通律志和兵法,骑术高明,能操多种武器,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13岁时,郑信便入职宫廷侍卫,后来因其能力出众且办事廉正,赢得泰皇赞赏,封爵“批耶”并被任命为达城的长官,所以泰国人称“披耶达信”。在他的管理下,当地政通人和、兵强马壮。

  历史上,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泰国与邻国之间爆发了争斗。1765年,邻国对暹罗发动全面进攻,次年4月,暹罗都城阿瑜陀耶城便被攻陷。郑信在城陷前侥幸突围,并组织沿途民众,同时收容残部,形成1万多人的队伍,联合各地方势力进行抗击,收复了6个月前被攻陷的首都。因为泰皇已死,所以郑信便被拥立为王,并迁都吞武里城。1770年,郑信统一暹罗,后郑信还极力扩大暹罗的版图,使吞武里王朝成为泰国历史上幅员最大的王朝,并与当时的清朝建立友好关系,还出现了大批中国东南海沿岸人民移居暹罗的浪潮。后来,郑信在一次出征中遭遇部下叛变,被杖击而死,时年48岁。

  至今,在潮汕流传着一个与郑信有关的故事。相传郑信建国称王的时候,家乡专门派人前往泰国相贺。乡人临走时,郑信赠送了18缸礼物,叮嘱乡人好生保管,回去后分赠父老乡亲。众人回到船上,急欲知道郑王所赠的是何物,便打开缸子,只见缸中装的是咸菜,一连打开17缸,缸缸如此。众人一气之下把这些陶缸扔到了海里,只带回一缸。回到家乡,大家都来看郑王的礼物,把缸中之物倒出,只见上面是一层咸菜,下面全是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原来郑信怕乡人路上遇到海盗,便在缸口盖上咸菜以掩人耳目。乡人见状,懊悔不迭。

  现在,泰国的吞武里广场上还有一尊郑信跃马扬鞭的铜像,正是这种跃马扬鞭的精神,鼓励着更多在外的华侨积极开拓进取,成就一番事业。

  近代英才

  结缘艺术成电影宗师

  潮汕郑氏素有崇文之风,近代也涌现出不少有突出贡献的文艺人才,尤以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的郑正秋为首。20世纪初,他尝试通过电影这种新艺术对社会进行教育。

  郑正秋生于1889年,是潮南区成田镇上盐汀村人,也属于金浦郑氏的一支。他出生于上海,在7岁的时候回老家生活两年多,接受了私塾启蒙教育。潮汕的戏曲、田园风光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后来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郑正秋14岁时,因为带头“闹学潮”反对老师体罚学生而被迫肄业,经历了经商、为官后,他毅然选择走上戏剧之路,决心“以戏剧教育民众,改革社会”。他在早期发表的文字《丽丽所戏言》中,便指出“戏剧能移人性情,有裨风化”的教化作用。

  郑正秋在电影上的贡献可以用三个“第一”来概括:编导的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创办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摇篮;创作我国第一部艺术电影《孤儿救祖记》,广受全国欢迎。但郑正秋的贡献并不仅于此。他自编自导的《难夫难妻》以潮汕地区盛行的封建婚姻习俗为背景,叙述一对“门当户对”却素昧平生的男女,由父母包办婚姻,命运受人摆布的悲剧,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的婚姻制度。放映期间,观众“摩肩接踵,反应奇佳”,受到了批判封建思潮的洗礼。在歇影10年后,郑正秋又编导了《一个小工人》《二八佳人》等揭露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同样广受好评。此外,他还创作了《战地小同胞》《热血忠魂》等爱国电影,并悉心培养了蔡楚生、胡蝶等中国影坛早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为中国电影的早期繁荣作出了贡献。

  郑正秋还凭自己的创作,掀起中国话剧史上的“甲寅中兴”。1914年,社会大众对于话剧这种新剧的形式多持反对态度,郑正秋等人组建新民剧社,同时创作长篇家庭伦理剧《恶家庭》,扭转了社会风评,一系列新剧社如雨后春笋般组建起来,形成中国话剧史上“甲寅中兴”。

  专家访谈

  郑氏多名人代代勇开拓

  受访嘉宾:黄挺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教授))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潮汕的郑氏有着什么样的家风特点?

  黄挺:潮汕的郑氏多来自福建莆田南湖,在那里的郑姓也是一个大姓,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不过在饶平一带的郑氏,就多是郑虎臣(郑虎臣即郑清芝的侄子)之后。当年郑虎臣诛杀南宋奸臣贾似道后,子孙的一支来此避难。

  说起郑氏的姓氏文化,不得不提的便是他们的开拓精神。这一精神集中体现在清朝到民国时期,郑氏无论是在汕头的澄海或者潮阳,乃至整个潮汕都是有这种精神。他们从潮汕出发,从海上向外发展。他们的发展有两条线路,向北是前往上海、天津、营口等地,向南前往香港、安南(越南)、暹罗、马来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近现代,郑氏这一特点是特别突出的。他们不只是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可能同时有产业与生意在香港、上海、东南亚等四处开拓。从这一点上说,郑氏对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功不可没。

  早在清康熙年间,郑氏便有海贸巨商郑毓琮,他是买办出身,贩卖糖、面粉、土布等产品到北方各港口,后来成为康乾盛世的潮阳四大财主之一,并在潮阳沙陇建立东里寨。

  南方日报:郑氏这种开拓精神,对于潮汕历史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黄挺:这种开拓精神其实存在于潮汕各个姓氏之中,但是郑氏显得特别突出。说到对潮汕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在外发迹之后回报家乡,涌现出不少爱国爱乡的侨领,像香港中国银行行长、总经理郑铁如,便对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以及中国银行的建设有卓著贡献。此外还有与蚁光炎等爱国侨领发起组织成立“全国劝募公会暹罗分会”,并被推举为副会长的郑子彬,他为了支援祖国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侨领郑午楼作为郑子彬的儿子,除历任泰国银行公会主席、潮州会馆永远名誉会长外,还热心公益,曾任报德堂董事长半个多世纪。在日本投降后,中国南方数省受灾,郑午楼倡组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募集大米3万多吨,并亲自回国监赈。

  郑氏名人

  郑大进(1709年-1782年)

  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生于揭阳县梅岗都山尾村(今揭东县玉滘镇),少时有神童之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官至直隶总督。任政期间,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后加授太子少傅衔。雍正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时,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御制墓碑,赐祭赐葬,追谥勤恪。主要著作有《爱日堂诗文集》和《郑勤恪公奏议》。

  郑观应(1842年-1922年)

  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他是中国近代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中法战争时,曾往暹罗、西贡、新加坡等地调查,逐一绘图贴说。后隐居澳门近6年,撰成《盛世危言》一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郑观应辞去招商局会办一职。宣统元年(1909年),协助盛宣怀发起组织轮船招商局商办,遂第三次入轮船招商局任会办。民国十一年(1922年)5月病逝于上海招商公学宿舍。

  郑坤(1885年-1914年)

  广东梅县人,早年奔走于南洋各地,宣传革命,受到革命党人的好评。1910年10月,随黄兴等人回国,参加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担任“先锋”(即敢死队员),随队进攻督署,勇敢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同志救护脱险。后闻武昌起义胜利,南京光复,当即赶赴南京组织炸弹队,自任队长,准备北伐。不久,南北议和,他不愿参与政治,遂解甲归粤。1914年5月,被广东军阀龙洛光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杀害。

  郑守仪(1931年- )

  女研究员,祖籍广东中山,生于菲律宾。1954年毕业于菲律宾东方大学教育系。后入菲律宾大学研究院学习。1956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山东省侨联副主席,青岛市副市长,山东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第八、九届中央副主席。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长期从事中国各海域现代有孔虫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著有《西沙群岛的现代有孔虫》等。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