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你我都是故乡的陌生人

2015-12-25 09:26 来源:南方网 王奕

  《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 周华诚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11月 定价:39.00元

  一粒米是怎样长成的?真要细究起来,这个看似极普通的常识类问题恐怕会难住不少人,尤其是那些经年累月生活在快节奏城市中的人们。周华诚的新书《下田》,是写给城市人的稻米书,回答了这个“简单”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当然,作者写这本书更多的是蕴含了对故乡炽烈的爱以及对农村、对土地的深层关注。

  在这本书中,呈现了一片“父亲的水稻田”,这是作者2013年在众筹网上发起的项目,这是一个源于对故乡的爱,一个对农耕文明和自然的传承有所敬畏的项目。在书中,周华诚写道:父亲上初中时,爷爷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但老人家仍然坚持在田地一边看儿子干农活,一边指点,因为,在爷爷看来,这是传授给儿子谋生的技能,他将来就要靠干庄稼活养家糊口。想来他的父辈、祖辈乃至更早的先人们都是这样传承生活的精髓,正是凭着这样质朴的经验,人们得以在大地上繁衍生息,生命在时间之河里迁延流转。曾经有过跳出农门想法的父亲最终还是留在家乡,但是,他对“我”的农事技术要求不再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因为种田太苦了!“我”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告别了家乡,成了一个城市人,但是乡愁难泯。曾几何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如同本书的作者——返乡坐在父亲摩托车后座上的周华诚。

  《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书名是直白的,但又莫名地震撼着人心。关于稻米,关于人和土地,关于由来已久却即将逝去的农耕文明以及朴实的民风,这是一条丝丝蔓蔓缠绕着我们每个现代人脆弱神经的生命和情感之线。如今,这条线已经虬结将断,想来没有几个人能够系统地描述关于水稻或者其他我们人类赖以为生的粮食作物的耕作程序。翻开唯美的书页,读者很快便能了解到,耕—耙—耖(chao)是水田耕作的工序。现在的城市人不要说了解这些自有其规矩与章法的古老的自唐宋便形成的农耕程序,便是那后一个字怕都识不得了。而在犁田中,人和牛的完美配合更别具一番田园风情了,耕田佬自己在耕作过程中寻思出来的牛口令是相当管用的,因为有了这极简的“崭、辟、挽”,这些勤劳的牲畜就能够配合主人犁地耕田,现在随着农民的逐渐消失,田地的废弃,它们已经很难逃脱被卖掉宰杀的命运,这其实不单单是牛的运命,也是中国农村共同的不可扭转的命运。

  在这本不厚的书中,周华诚曾经数次写道:“他头戴斗笠,身着蓑衣,肩负犁铧,与大牛小牛一起,行走在烟雨朦胧的田间小道上。这是我记忆中,最唐诗的意境。”的确,这是古中国最寻常也最唯美的画面,淳朴的农人,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田地,一片田园牧歌情趣。在这清新的表象下,耕田人辛苦又赚不到钱的生存困境让至今坚守在农村、守着地、靠天吃饭的人们无可奈何。作者身为农民的儿子,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农人的辛酸,也因此,他想要通过“父亲的水稻田”这个项目、《下田》这本小书,唤起更多的人对于农民和农村现状的关注。“我想让父辈的汗水洒得更有价值,也想让农民这个身份更有尊严。我不愿意让我们的田园从此荒芜,就算不可避免如此,我也想希望能让它晚一天荒芜。”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