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厚重中又有岭南的灵动”

2016-05-25 10:13 来源:南方网 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陈楚红

许钦松上海画展现场。 主办方供图

  5月21日,“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许钦松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这不仅是一次许钦松个人画展,也是岭南艺术家来到海派艺术的发祥地上海的一次交流之旅。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上海中华艺术宫等联合举办,是许钦松个展首次亮相上海,增加了许钦松4年来创作的20多件新作。展期将持续到6月12日。

  在5月22日上午举办的许钦松作品研讨会上,20多位来自美术学、文学、艺术史等多领域的专家,对许钦松的作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评论家认为,作为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许钦松的艺术体现了南北融合、中西交汇以及跨界等特点。

 

  新 展览

  促进岭南画派与海派交流

  本次展览共展出许钦松92幅山水画力作。展览现场以唐代诗僧寒山子的《寒山诗》为线索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道之境;第二部分,传统之桥;第三部分,重建新山水;第四部分,人与山水,另外还有许钦松创作的部分写生作品。通过四大专题进行展示,力求全方位多面性地展示许钦松在山水画上的创作与思考,同时展现其“大荒”山水当中的人文意境与思考,并渐次引导、带领现场观众进入许钦松山水的艺术世界。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表示:“他作为东方艺术家吸收了西方艺术一些有价值的地方,作为一个岭南艺术家又吸收了北方山水画的表现风貌,同时将版画艺术与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近百年来,海派艺术与岭南画派密切交流,许钦松也受益于此。许钦松回忆说,他儿时在潮汕美术启蒙老师的老师就毕业于上海美专,“岭东地区的美术得到了海派的滋养。上海是海派艺术的发祥地,近百年来,海派与岭南画派关系密切,海派艺术深深影响了岭南人。”

  同时,许钦松认为,上海是当代艺术的重镇。“作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前沿阵地,上海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做得很好,来上海办展览也希望能强化我创新艺术的形式。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进一步推动广东和上海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互相促进发展。”

  新 思考

  山水可敬仰不可惊扰

  对于中国的山水画家而言,传统与现代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许钦松的作品研讨会上,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丁亚雷认为,许钦松的山水画中有中国传统的因素,但与传统山水画“可居、可游”的审美情趣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营养,在操作层面,他面向现代人的审美,有现代的叙述方式”。

  上海大学美术馆馆长李晓峰说,看许钦松的山水画,强烈感受到大呼吸、大起伏的状态,作者是胸中有起伏,而且画面的光感很强大,“似乎作者的笔难以驾驭作者的墨,笔对画面的气象有某种局限。”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进行评论,他认为,传统山水画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要想画好并不容易,“许钦松的山水画有一种特别的想象,他画的并不是简单的日常的山水,他的画中有一种高远壮阔的气势,角度更多是俯瞰,不是人站在山下的仰视,也不是在飞机上从窗外看出的角度,是带有一种超越于人的视角的山水画,带有一种山水的本然和自在呈现,这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

  在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理论的拓展中,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中,许钦松提出了当代山水画的新思考,“人类对山水要有敬畏之心,山水只可敬仰,只可观望,不可惊扰。”许钦松有一次在尼泊尔乘飞机低空飞行,看着连绵的雪峰,他产生了超越传统山水图画的想法,“人超越了人类自身,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了”。

  在许钦松的山水画中,基本上都是大山大水,大气磅礴,云雾缭绕,画面中没有人物和建筑。“山水画中把人类退去,面对圣洁的山水,放飞想象,得到更加纯洁山水气息的滋养。这不是没有人文关怀,而是一种更高的人文关怀。”许钦松说。

  对话许钦松:我现在的创作爆发力很强

  南方日报:这次展览与4年前在北京、广州个展相比,有哪些突破?

  许钦松:这次来上海展出,延续了北京展览的主题,延伸了创新的路线,上海的展出增加了4年来的一些新作品。回顾这4年来的创作,我觉得在山水画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有了更深的思考。我自己总结为几点进步,一是艺术语言更纯粹;第二,水墨的流动性更强,变幻更为丰富,笔墨更为精熟;第三,意境更为奇崛神秘。我感到现在的创作爆发力很强,创作力和想像力已经处于一个巅峰的状态,作品质量也越来越接近自己理想中的面貌。

  南方日报:在你的山水画作品中,基本上都是大山大水,这与传统的山水画也不同,这样构思有何深意?

  许钦松:有人评价我的山水画是圣洁山水。我把自然山水推举到一个敬畏膜拜的高度,这是一种虚幻的更为神秘的世界,更接近远古时的混沌初开的气息。画面中没有人物不代表我的画没有人文关怀,我希望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对待自然,人类没有进去,说明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南方日报:对于山水画来说,离不开传统与创新。你对传统继承和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许钦松:首先是传统的笔墨关系,我用地道的笔墨方式去描绘、挥写,这一点没有变化。我改变的地方有几点,第一个是灰色地带的极限探究,传统山水画中对淡墨是没有单独列出来研究的,我在我的画作中比较深入地运用了淡墨,比如通过烟雾云的呈现,去造就一个灵动的世界,这是我在技法上最大的贡献;第二个是我们现在的山水格式就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

  南方日报:最近两年,你一直在讲中国山水画的新发展,为什么?

  许钦松:我的山水画创作是基于越来越强烈的当代艺术思考。宋代的郭熙提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是传统的山水画理论,经过历代发展这一思想已经很成熟了。过去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当下发生变化,传统的山水画理论已经不能承载当代人的哲学思考了。因此,山水画的思想变革势在必行。我山水画思想是,培育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之心,山水只可膜拜,不可惊扰,不可进入,已经和古代的山水画思想完全不同了。

  南方日报:这次在上海的画展研讨会上,研讨的主题是关于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价值建构问题,你认为建构的方向是什么?

  许钦松:建构的方向就是创作要跟当代精神相结合,要与当代的审美相结合。我的作品在厚重中又有岭南的灵动,在这个基础上探索自己大山水的风貌格局。

  我认为,当代人要有自己的山水观,我们的画作是给当代和后代人看的,艺术家要引导审美,不能落后于普通人,要更有创意性、引领性,这样才能让一代代人的审美逐渐提高。我要做的是培育出让古老艺术如何在当代呈现,并符合当代审美的表现方式,将其推进。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