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彭美英:以书传薪,续写八百载正字戏魂

2017-03-20 10:11 来源:南方日报 杨逸

彭美英传授传统技艺。

  在地处粤东的汕尾陆丰,流传着一种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它的唱腔古朴苍劲,一字一句,有着数说不尽的风华往事。它就是“正字戏”,一个古老的多声腔稀有剧种,素有“南戏遗响”“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美誉,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经,随着时光流转,正字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一度濒危。但可喜的是,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地方党政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各界努力,正字戏无论在精品创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也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家正字戏专业表演团体。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幕后功臣”——国家级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彭美英。

  近年来,年逾七旬的彭美英,为正字戏培养接班人之余,寻访名伶宗师,搜罗馆藏史料,撰写出国内第一部系统、完整地记述正字戏的论著——《正字戏》,为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的研究、推广,打开了一扇窗口。不久前,该书新版《南戏遗响——“正字戏”》正式面世。作为戏曲艺人,彭美英的学术研究有何独到之见?两度出书的背后,饱含着她怎样的夙愿?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彭美英。


  1

  为“南戏”声腔传统再添佐证

  正字戏,又称正音戏,以中州音韵官话(正音)唱念而得名,明初传入海陆丰地区。正字戏在剧本、声腔、伴乐、表演上,都保留了南戏丰富精美的艺术遗产。粤东不少地方剧种的剧本、表演、音乐唱腔,都是从正字戏吸收、转化而来。“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谚语,一直在行内流传。

  正字戏流传的历史虽长,但大部分内容仅靠口耳相传,文字记载甚少。为弥补这一缺陷,2008年,彭美英应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之约,动笔撰写《正字戏》一书。该书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正字戏的历史源流、声腔伴乐、传统剧目考略、表演特色,堪称一部正字戏的教科书、工具书。

  《正字戏》出版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获得戏曲研究学者的高度评价,并在2013年荣获“第九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但彭美英却仍感到意犹未尽。她继续深入挖掘这座戏曲宝库,广泛地搜集、研读、考证文献,将正字戏的魅力更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版《南戏遗响——“正字戏”》已于2015年年底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正字戏渊源、正字戏传统剧目、正字戏声腔与伴乐、正字戏表演特色、正字戏著名演员、正字戏继承与发展等六个章节。彭美英从原始社会的歌舞、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宴乐出发,为读者勾勒正字戏的前世今生。


  声腔是一个剧种的灵魂。“正字戏既然是‘南戏遗响’,就必须具备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等‘南戏四大声腔’。”彭美英在新书中特别增加了大量曲谱,以生动说明各种声腔的不同特点:“每种腔调都有各自的韵味,我的声腔都是老艺人教的,懂得怎样将它们分辨出来。”

  国内目前拥有系统、完整的学术论著的地方戏曲并不多见,亲身著书立说的戏曲艺人更是凤毛麟角。彭美英在古稀之年“转战”学术,其难度自不待言。“等到你要写书才来收集资料,肯定是来不及的,任何工作都需要日积月累。”她说。

  短短十年间写成两套专著,归功于彭美英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习惯。无论遇到剧本、图片、刊物,只要是跟正字戏有关的资料,她都会随手记录或保存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的家里已成了一座正字戏的小型“博物馆”。彭美英笑言,如果她将每出戏的笔记都整理出来,“还可以再写十本书”。

  由于不会使用电脑,彭美英全靠手写。第一版《正字戏》手稿就装满了一箱子,足足27万余字。为了挤出时间写作,彭美英每天总是夜以继日,挑灯奋战到次日凌晨5点。有时来了灵感,她甚至顾不得手中还没洗完的衣服,赶回案头将想法记录下来。

  为了完成这部著作,彭美英多次上京,拜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中国著名戏曲评论家郭汉城,寻求专业的学术支持。工作之余,彭美英还不辞劳苦下乡搜集素材。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正字戏找到更多散落民间的沧海遗珠。


  2

  成功“复活”失传过半世纪名剧

  如果说《正字戏》是这个古老剧种的一本“工具书”的话,那么彭美英本人就是一部正字戏的“活字典”。多年来,她练就了一套过目不忘的本领:除了完成自己的戏份外,她有空就去看老艺人演戏“偷师”。他们的表情、神态、步伐、手势,早已鲜活地印在彭美英的脑海里:“看老艺人演戏,其实也是自己学本领的过程。”

  陆丰正字戏的研究是国际汉学研究的焦点。“元杂剧的戏文、唱词,没想到还能完整地活生生地演出着。这样的戏剧活化石,不仅在中国,就连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面对珍贵的戏曲遗产,日本著名汉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田仲一成曾有如此感叹。

  日本专家的感言也深深启发了彭美英。十年前,正字戏晋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后,她一直将整理濒危、失传的剧目,视为正字戏传承工作的重点之一。她将一批经典作品录成视频:“这样以后即使没有人教,看录像也能大概知道怎么演了。”

  去年,彭美英就成功“复活”了失传多年的《五台山会兄》。该剧出自元杂剧《昊天塔》,讲述杨六郎在五台山与哥哥杨五郎相认的故事。“正字戏的剧目大多来自宋元南戏,这部戏却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北杂剧的特色,还留有许多古昆的唱腔。”她介绍道。


  自1963年起,《五台山会兄》阔别舞台长达半个多世纪,就连剧本也不知影踪。所幸的是,经过一轮翻箱倒柜,彭美英找到了当年老艺人传下来的手稿。她如获至宝,凭着记忆对手稿进行校对和改编。“我们白天排戏,晚上改剧本。”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排练,这部失而复得的经典剧目,在去年终于重返舞台。

  “这部戏的难度很大,对功架与唱腔的要求都非常高:既要唱‘男高音’、又要摆造型,提到这部戏谁都害怕。”彭美英却大胆起用青年演员。其中,担纲杨五郎的“乌面”才只有22岁。

  “坦白地说,演员还不是处于最佳状态,但毕竟新人出来了,正字戏的传承就有希望了。”彭美英欣慰而自豪地说。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剧团已渐渐摆脱后继乏人的窘况。目前,整个剧团的平均年龄不过20多岁左右。年轻化、“高颜值”的剧团,也为正字戏“圈”来不少年轻的“粉丝”。彭美英还大刀阔斧地压缩了传统剧目的时长,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使剧情变得更紧凑和精彩。

  谈到未来的计划,彭美英向记者透露,她年内将会把自己学到的整套水袖功,毫无保留地传给徒弟,并拍成视频存档,让正字戏的功法程式能够永远保存、传承下去。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