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落实创建为民惠民 不忘初心再攀城市文明新高度 惠州:高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2017-07-23 08:13 来源:南方日报

    丈夫患癌去世,欠下50多人共20多万元的债务。11年来,曾彩香不仅支撑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还依靠种田和打散工将欠款一笔一笔归还。日前,省文明委发布《关于表彰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的决定》,10人获评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来自惠州的农村妇女曾彩香光荣上榜。此外,坚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公益的惠州市马路天使志愿服务促进会会长马相华获提名奖,再为这座文明城市添上生动一笔。

    好人频出的惠州正在书写城市文明新高度。

    近年来,惠州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内外兼修,通过文明创建,持续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最近的一次公众调查显示,惠州市民对文明创建的支持率高达90%多。

    数据的背后,正是市民对共享文明创建成果的广泛认同。如今,在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惠州又该如何避免“躺在功劳簿上”的惰性思维?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提出,要不忘初心,切实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要求落到实处,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同时推动博罗、龙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和惠东县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走在惠州的大街小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一股浓郁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每天傍晚,在惠州务工多年的王师傅总会牵着孙女,在金山湖公园休闲散步。走到宣传栏,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参与核心价值观网络有奖问答活动。他感叹:“环境美了,氛围浓了,风气正了,人的精气神也跟着上来了!”

    在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主村道两旁,长长的墙画蜿蜒浮现于道路两旁房屋墙壁上。苏武牧羊、岳母刺字、赵云救孤、千里走单骑等历史典故跃然墙上,令人过目难忘;在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主干道的墙壁上,100多幅传承优秀传统美德的壁画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美化了心灵,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活课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指针。近年来,惠州把多载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将各类公益广告、文明提示广泛“移植”到城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房一景中,让“景”与“魂”有机统一,同时利用道德讲堂、媒体网络等进行持续宣讲、刊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随耳可听、随触可感。

    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惠州采取“价值观+X”模式,分别在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农村等行业和基层单位深入开展一系列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推出了近百个各级各类的核心价值观示范点,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市民公约、学生守则、爱国主义教育和文体活动之中,融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之中,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市民。

    惠州市文明城市工作局负责人介绍,惠州通过“五管齐下”,即抓协调、抓联动、抓重点、抓创新、抓机制,最终实现了“五个提升”,即数量由少到多提升、内容由硬到软提升、形式从单一向多元提升、刊播由分散向整体提升、工作由动态向常态提升。

    管理提升▶▷

    一针一线“绣”出城市管理新水平

    文明始于足下。日前,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式启动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并开展现场执法直播活动。在惠州,今后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将受到扣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在博罗,不少市民近段时间都收到了政府部门印发的《致交通参与者的一封信》,倡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笔者近日走访市区和博罗县城看到,主要街道两边的车辆停放有序,车辆、行人自觉按照交通指示灯指引出行,每个主要路口都有交警和志愿者在维护交通秩序,此前一些商家利用水泥墩、“雪糕筒”等物品私自占有公共停车位的现象也已有明显改观。

    文明既要倡导,也要严管。惠州通过软硬兼施,长期困扰城市管理者的“城市病”迎刃而解。为达到文明创建的常态化、长效性,今年以来,惠州深入实施文明素养、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文明村居、文化内涵、体制机制、宣传氛围等“七大提升工程”,尤其在城市管理方面,启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矛盾、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社区管理等“七个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城市管理如绣花,而这一针一线就在每个市民手中。”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博罗县委书记江菊莲介绍,文明创建不仅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更需要制度化保障。惠州通过建立“和美网格”、“门前三包”等制度,城市管理不断走向精细化。

    例如,惠州建立“和美网格”,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同时联合起城管局、园林局、环卫局等十余个部门,建立起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以前一个井盖丢了要花一天才能搞清责任单位,现在通过微信群、数字城管系统便能迅速解决。”

    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这样的理念正融入城市机理。惠州狠抓常态治理,编牢制度网络,把城市管理责任精细到户、到人,“一针一线”绣出了城市新面貌、文明新高度。

    文明养成▶▷

    好人现象由“盆景”变“风景”

    一座文明城市既要“秀外”也要“慧中”。这些年,惠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内外兼修,坚持“每天都是创建日、人人都是创建者”,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文明创建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民惠民,衡量指标归根到底也在民。公交车上,一位姑娘吐了,怕其他乘客不小心踩到脏物,坐在后排的大姐迅速起身将车厢清理干净;互联网上,救助信息被疯狂转发,正能量在网络上延伸;一辆大货车燃起熊熊大火,路过的公交车司机紧急下车,呼吁路人冒险施救……

    如今的惠州,这样的好人事迹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好人之城”。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前些年,类似的话题一度引发社会热议。随着文明创建得到广泛认同,崇尚好人、学做好人、争当好人已成为一种风尚,涌现出惠州版“女蜘蛛侠”“托举哥”“撑伞妹”等一大批好人典型。

    截至目前,惠州已有60多人获得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好人”称号,20多人被评为“中国好人”, 20人被评为“广东好人”,400多人被评为“惠州好人”,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48万人。

    惠州市文明城市工作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惠州把擦亮“好人之城”品牌作为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重心下移、广评深学,建立了一套涵盖选树“好人”、学做“好人”、关爱“好人”的长效机制,让“好人”可见可亲、可信可学,使先进典型由“盆景”成为“风景”,使“好人现象”变为“好人效应”,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撰文:徐乐乐 廖钰娴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