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网红”看非遗:要让非遗成“网红”

2017-09-26 16:24 来源:金羊网 林润栋

叹一口早茶,吃一块水菱角

非遗原来就在身边

上午8:30,“非遗小哥”——荔湾区非遗保护中心的主任谢德明早早就在广州知名的酒家迎接四位文化网红的到来,一入座,“一盅两件”就端了上来。许多广州街坊都有喝早茶的习惯,但是鲜有老广们知道,原来“喝早茶”早在2015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府饮茶习俗,是指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州地区,并辐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海外广府文化区域的一系列、以饮早茶为核心的生活习俗。早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广府饮茶习俗渐成风气。人们上茶楼饮茶,配以点心,简则“一盅两件”。“一盅”通常是指喝茶用的“盖碗”,“两件”,最初是指两件点心,如传统松糕、萝卜糕等。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两件”的品类也逐渐丰富起来,广式茶点十分精美,品种达上千种。此外,还形成了问位点茶、斟茶礼节、行“叩茶礼”、揭盖续水、点心单盖印等茶礼及习俗。

作为民俗与美食专家的劳毅波对广州本土饮食文化非常有研究,他认为,将广府饮茶文化纳入非遗,对传播广州饮食文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广州喝早茶,不仅仅只是吃早餐,更是在品手艺,品文化。

在广州说到吃,自然少不了地道的西关小吃。文化网红们还来到中山六路,品尝市级非遗名录的西关小吃——水菱角。这道曾经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小吃,如今却非常接地气成为社会大众身边的美食。

据“非遗小哥”谢德明介绍,水菱角看似“菱角”,但其实材料与“菱角”无关,而是用尖米粉做原材料,配以虾米、瑶柱、腩肉、腊味、花生为原材料的汤底制作而成。水菱角的做法有一个典故:从前西关人在中秋前后必到泮塘吃菱角,但是因为美味的菱角不是常年生长,为了打破季节的限制,居住在西关带河路的王婆婆就试着用大米磨成粉,用筷子愣是“漱”成一个个逼真的“菱角”,拌上炒香的姜丝、大头冲菜和肉丝,于是有了水菱角这道小吃。

十三行博物馆进馆第一件藏品广彩瓷

在广州游非遗,除有得吃,还有得看。网红们相继来到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与广彩大师翟惠玲的工作室。据介绍,广州十三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一个贸易中心,今天非遗名录上的很多工艺品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而广彩便是十三行时期非常重要的外贸商品,可以说是当时最“洋气”,最时尚的产品之一,见证了广州工艺品的辉煌。

广彩,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而成的特色传统工艺品。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莫澳欣在为广彩描线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技艺传承人,翟惠玲将自己珍藏的精品向大家进行了展示。在大学期间学习广彩专业的主持人莫澳欣,则现场拿起笔描起边来,不仅人美,手也巧!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一大叠“稚嫩”的碟子。原来,翟惠玲在广州的一些学校开设广彩体验课,使广彩走进校园,让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广彩,热爱广彩,而那些碟子就是学生们的作品。

文化网红们与广彩大师翟惠玲拍照留念

作为“名嘴”马志海认为,包括广彩在内的许多非遗项目,都是当时最时尚的东西,而今时代变迁,要让非遗得到传承,就必须用当今时尚的方式去包装非遗,宣传非遗,让非遗变得有趣,变得时尚,才能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对此,身为音乐人的李建考也认为,如今的年轻人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我们的传统文化、非遗项目如果能用年轻人接受的方式,比如将传统的粤曲结合说唱重新编曲,可能更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让非遗“红”起来,才能引导他们去了解非遗,热爱非遗。

编辑:旭生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