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在中国戏剧最高奖上怒刷存在感:主演编剧二合一夺梅,她至今是唯一人

2018-09-21 20:24 来源:南方网
.

 

  “南粤戏曲人”编者按:

  由广东省艺研究所、广东粤剧院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合办的“2018粤戏越精彩”正在进行中。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四届的“粤戏粤精彩”首次为广东省独有的三个地方戏曲剧种优秀代表性人物举行专场演出和学术研讨会,在省内剧种大汇演的基础上聚焦省内戏剧领域中重要的、优秀的艺术家,及时对他们在传承、弘扬各自剧种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以及艺术创造上的成就进行学术总结,探讨他们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并向社会作适当的推广、宣传。

  从今日起,南方日报将推出“南粤戏曲人”栏目,分别对湛江雷剧表演艺术家林奋、梅州山歌剧剧作家林文祥和汕尾西秦戏表演艺术家吕维平进行专访,敬请关注。

  “红土名伶”林奋

  雷剧是广东四大剧种之一,源于雷州歌,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雷剧是广东省雷州半岛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更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食粮。作为雷剧的代表性人物,演员林奋不仅以形神兼备、声情并茂的艺术魅力征服了雷州半岛的观众,成为家喻户晓的雷剧明星,更凭借雷剧摘得了中国戏剧的最高奖项——梅花奖。

  今年正值林奋从艺45周年,9月19日晚,“粤戏越精彩——雷剧剧种艺术暨林奋(师徒)表演专场演出”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专场根据雷剧发展阶段和林奋的成长历程,分为上卷“求索·进取”和下卷“坚守·传承”,整台演出不仅能看到林奋当年夺梅的剧目《贵妃醉酒》《失子惊疯》和《梁红玉挂帅》选段,还能看到她培养的雷剧新秀表演的《梨花情》《闯寺·拷蛤》《山乡风云》《下金山》《窦娥冤》《岭南圣母》选段,显示出当下雷剧蓬勃发展的风貌。

  见到林奋时,她衣着朴素、不施脂粉。林奋今年已经63岁了,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一大早的彩排,身为雷州市雷剧艺术团团长的她必须连夜“盯”着团里的道具车卸货、装台,弄到后半夜自然是免不了了。

  多年以来,林奋始终坚持送戏下乡,在乡间露天舞台上练就一身真功夫的她,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即便早在2001年就摘到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奖最高奖“梅花奖”,是业内响当当的“红土名伶”。

  革新唱腔,开创旦角真假嗓演唱先河

  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都是不平坦的,林奋的艺术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从演“样板戏”转到演古装戏,她一样“很纠结、很挣扎、很痛苦”,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她找到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改革唱腔,坚持用女高音演唱。

  早在读初二时,林奋就被挑选到县里文艺宣传队唱样板戏了,但到1979年样板戏不演了,开始转演雷剧传统戏,她那尖锐嘹亮的女高音在不分男女都唱平喉的传统戏中顿时没了用武之地,在有些传统的观众眼里那简直有点“大逆不道”,甚至对她恶语相向。

  无法适应的林奋情绪一度低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再唱下去。当时,烦恼的不只林奋一个,很多人因不适应都选择了离开剧团,但林奋却不服气:“我不能这么灰溜溜地滚下台去,就算是要滚蛋,我也要把一件事情干好再走。”

  在舞台的实践中,林奋也深深体会到女角用平喉演唱对角色塑造带来了很大局限,不改“老传统”,就无法摆脱落后的一面。当有一天,林奋终于从资料里发现,原来全国有300多个地方剧种都是男女分声时,她兴奋得不得了,开始为雷剧寻求改革发展的方向。

  “雷剧历经300多年,唱腔沿袭传统一成不变,太过单调,这恐怕与唱法上男女声不分、没有变化有关,为何雷剧不能男女分声?”经长期的摸索,林奋最终开创了雷剧女演员用真假嗓演唱的先河,改变了雷剧女演员一直用真嗓演唱的局限。

  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唱法,表演开始渐入佳景。她天天对着墙壁练咬字吐音、练发音技巧,“雷剧女声腔既要做到音色甜美圆润明亮,又要做到运腔婉转优美、声情并茂,咬字更要吐音清楚,这样才能既保留原有的传统韵味,又能吸收优美的音乐旋律,丰富其表现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奋在唱腔上改革实践的角色“宁馨儿”——《打金枝》中的升平公主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扬。当年,很多人还拿录音机到舞台上录她的唱腔拿回家欣赏、甚至复制她的唱腔录音带公开出售。

  如今,一谈到林奋,很多戏迷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她那独具穿透力及感染力的声腔,林奋也由此把雷剧的演唱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能演能编,曾让雷剧首次走出国门

  林奋能成为雷剧界当之无愧的“大姐大”,除了她表演艺术上的造诣,还归结于她的文化修养。

  林奋是雷剧界第一个戏曲专业大学生。1990年,中国戏曲学院到广东招编导班,林奋得知后,什么都没带就只身一人连夜坐车到广州考试,“到了考场,人家问我是否带来介绍信、户口簿、身份证这些材料,我才急了,当时身上只有一盒录有伴奏的录音带。”

  但最终,聪明的林奋还是凭借一段自编自演的小品《橘子》考上了编导班,“当时抽签,考官让我即兴表演小品,只有五分钟准备时间。”小品很短,且没有任何道具,林奋表演得却极具戏剧张力,一举过关。“这可能和我小时候喜欢看小说有关系,喜欢编故事,写作功底也比较好。”

  从“国戏”毕业后,她本可以在省城找到工作,却决定回到湛江实验雷剧团,把所学全部献给雷剧事业。原本和剧团领导商量好,既然学了编导就专职做导演。一回到团里,林奋就打算移植剧本、排新戏,哪知道团里花旦一病就是大半年,眼看着“春班”就要开演了,心急如焚的林奋最终只能顶上,导演、花旦一肩挑。

  没想到,这一顶,却顶出来一位梅花奖演员。

  2002年12月,林奋率队带着《梁红玉挂帅》进京参加梅花奖汇报演出,一举拿下了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而能参与编剧和主演获得戏剧梅花奖的,至今,林奋是唯一一个。

  这朵“梅花”摘得并不容易。《梁红玉挂帅》的编剧唐熙凤是个业余作者,当时省文化厅为了支持林奋申报梅花奖,特意派出省剧作家陈京松协助林奋改编剧本,并特邀上海昆剧院沈斌担任导演。前后历经9个多月时间,六易其稿,在原剧基础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林奋迎难而上,熟练灵活运用戏曲程式的表演语汇,加上她声情并茂的唱腔艺术,塑造了一个属于雷剧的“梁红玉”。

  尤其是“罪子”一场,她发现镇江失守时被金兵烧残的韩家军军旗,顿时情与法的碰撞陡然升起,巧妙地利用板式和唱法的变化,行腔高越、声声裂帛、响遏行云,把梁红玉大义凛然的激情推上了顶峰,连导演沈斌都说,“我导演过3个‘梁红玉’,而雷剧的‘梁红玉’是我最满意的一个。”

  在湛江市实验雷剧团,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林奋在繁重的演出之余,还要当导演、写剧本。在《梁红玉挂帅》后,林奋又参与了《貂蝉》《雨仔落泱泱》《双下山》等多部雷剧作品的编导、演出,创作、移植大戏、小戏50多部,多次获奖。2014年,她主演的《失子惊疯》还让雷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为戏执着,曾每周往返近千里“救”剧团

  如今的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已经五代同堂,老中青队伍齐整,年纪最小的只有10来岁,而在6年前,它一度濒临解散。“如果不是对雷剧怀有莫大的热爱,我估计在当时早就逃之夭夭。”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林奋依然记忆犹新。

  雷剧团生活艰苦,且常年在乡下演出,每年200、300场,几乎没有几天能歇,“有次大半年没回家,老家都快不认识了。”林奋说。在团里,她从来没有为私事请过假,个别演员生病,她都能随时顶上去,忙起来连家人、孩子都顾不上,剧团的邻居常常半夜还看见她的儿子在外面倚着宿舍的楼梯睡着了。

  2004年到2007年期间,林奋一连失去了父母、妹妹,全家就剩下了她和弟弟。考虑到林奋的弟弟当时在广州,2007年,领导决定将林奋调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影视戏剧系工作,以便照顾唯一的亲人。

  虽然离开了湛江,但林奋常常在周末回去为湛江市实验雷剧团甚至乡镇民间职业剧团排戏,“那时候,经常是坐下半夜车赶回广州上班,隔天又坐下半夜车赶回湛江排练,当时我都60岁了,500公里的路程,一个星期要跑两次……”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2年,当时已到退休年龄的林奋又被学院“返聘”,“当年,全国院团改制对湛江实验雷剧团造成了很大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文生、花旦走了,几个主力走了,原来60多人的团只剩下14个人,他们来广州找我,联名上书希望我能回去。”林奋痛在心里,下定决心把广州的工作辞了,再次回到湛江“挂帅”。

  “当时剧团已经一年半没进行演出了,连演戏用的马鞭都烂了。没有钱就没有演员、没有装备,如果在年底没排出新戏打开影响,第二年‘春班’就没有人来订戏。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又怎么下乡演出和那200多个民营剧团竞争?”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林奋没有坐等政府拨钱,而是狠下心自己先垫了15万元,招进14个新人开始排戏,“如果等钱拨来再排戏,恐怕又要坐等一年。”

  终于,转机出现了。2013年,湛江市文化宣传部门提出“精品工程”战略,并给予雷剧团100万元的配套资金。同年,以冼英平定琼雷、统领百越的故事改编的《岭南圣母》也获得了省委宣传部精品剧目项目100万的扶持资金。

  这一举措犹如强心剂,给了林奋巨大的鼓舞与信心。“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和全省都加大了对戏曲普及的扶持,戏曲院团也逐渐进入了良性运转。现在,我有一个方向特别明确——拿不出精品,就没有影响力,剧团就会一直穷下去,所以必须狠抓创作。”林奋说。

  从2012年到现在,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已有4个原创剧本,平均每两年出一部新戏,今年新排的《挖宝记》也在抓紧筹备中。在林奋看来,老一代人迟早要退下,年轻人一定要成长起来,现在团里的这帮孩子,她寄予厚望,“这是我2004年带着招生小组花一个多月时间,转遍了雷州半岛所有中学招的,现在一有机会我就送他们去进修,提升文化素质。”

  虽然雷剧已经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林奋依旧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如今,这些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已经可以逐步挑起大梁,林奋自己也收了6个徒弟,最小的只有16岁,最大的38岁,“如果未来雷剧出不来‘角儿’,雷剧就完了,所以必须逼着他们成长,我身上的担子很重。”

  【策划】李培 罗彦军

  【撰文】周豫 实习生 王馨莹

  【编导】丁晓然 唐嘉欣

  【摄影/摄像】姚志豪 郑一见 石磊

  【剪辑】姚志豪 郑一见

  【出品】广东省艺术研究所 南方+客户端

  (部分图片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提供)

  【作者】 周豫;姚志豪;丁晓然;郑一见;唐嘉欣;石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