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规律有章可循,市场规律法无定法。《潜伏》推出后,所有超出预期的情况都来自市场。
“潜艇”们对《潜伏》的读解、对历史的考据令人眼界大开。没想到的是《潜伏》在网络国产电视剧排名第一的位置长驻四个多月;确信剧本对角色的人性化处理会获得观众认同。没想到这部剧在台湾会产生那么大的反响,《中国时报》资深记者主动写了续集;原计划《潜伏》在各“地面台”播出后首轮二轮上星已经功德圆满,没想到央视又提出购买播映权;也没想到本书能这么快就修订再版。以往很多影视公司请客吃饭、洗脚唱歌一掷千金,一本用得上的业务书却“不知道上哪儿去买”……
《潜伏》对业界是个值得研究的案例。参与《潜伏》的运作,对我们也是学习的过程。
(左起)《潜伏创事纪》作者华明和姜伟。
2009年6月9日,上海电视节开幕的当天凌晨,两位运作电视剧多年的朋友还在我房间里聊天。吴说,看了你这本书,我们又找来龙一的小说对照着看。我们也在反省:如果最初《潜伏》小说拿到我们手里,我们会不会买下来改成电视剧?
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一是小说中有哪些东西为提供了改编基础,甚至相比同型的电视剧是有创新的?二是如何把改编的目标落实为可供操作的剧本?
不是所有的影视公司策划人、决策者都能发现第一点;也不是所有的发现者都能把第二点实施到位。
华胄正在为南方台创作新剧本。他说,业界都说缺好剧本,这不是编剧的问题。多数问题出在投资方身上。首先你想要什么东西,你想明白了没有?其实你找对编剧没有,有没有把你想要的是什么准确地告诉他?
我们也为台里买过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拍摄权,也在干“剧本制片人”的工作,所以非常理解影视公司的困惑。在说服自己,又顶住了业内好友的劝阻和老板的质疑之后,在编剧满意的高价位签了创作合约,只为求得一个好剧本。半年过去了,九个月过去了,大纲写出来了,改过几次了,改来改去有些硬伤就是改不过来。再往下编剧还不想改了,因为别的活儿在等着。
我只听到两位编剧公开说过:如果投资方对剧本不满意,我分文不取。前者的号称快手,报价每集两万,后者则功成名就,稿酬早就过了十万。据说前者为影视公司改过后者的本子。
姜伟和东阳青雨的合作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创作和合作这两个问题,《潜伏》才从小说变成了剧本。《<潜伏>创事纪》就是南方电视台与东阳青雨公司的“潜伏历程记录”。
《潜伏》最大的成功,在于剧本。剧本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我们为电视台工作,比影视公司有更多机会看到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剧本。我们一直在发现和学习好剧本。在看了七个“谍战剧”之后我们选择了《潜伏》;也基于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去年11月底《潜伏》刚刚推出,我们就以“谍战剧里程碑作品”为题出版了《潜伏》的南方电视台纪念版。事实证明,作为里程碑,《潜伏》当之无愧。
回答“今年你看到了什么好本子?”到目前为止我的答案只有一个“王海羚为张国立公司写的《我是一个兵》”。
其它剧本并不是不好,但在我看来,就是有这样或那样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有必要作到尽善尽美吗?
有一位编剧年纪轻轻已著作等身,剧本出来一部公司抢走一部,女明星们趋之若鹜。收视率教育我们:观众对剧本中的硬伤根本不在乎。
我们台频道的同事看过《我是一个兵》,一点也不怀疑这是个好剧本,但对拍完之后在广东能不能播好完全没把握,水土问题。他们不能决定买还是不买。
和《潜伏》同一批但是没有被我们“看中”的剧本,后来也有公司投资拍摄。我的意见,只代表我自己。
但我不赞成后来者与《潜伏》比较,就象当初我们不会用《潜伏》来比《暗算》一样。事实上,所有号称超越《亮剑》的,最好成绩也无非是“亮剑第二”。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是在说笑话。
所以,我们也不会拍摄《潜伏》的续集,因为体现《潜伏》创意的人物关系、情节架构在《潜伏》中已经物尽其用了。
台湾同胞要拍,是怀着某个心愿。没有新创意新故事,我们何必狗尾续貂。
从《还珠格格》《激情燃烧的岁月》到《暗算》,市场上总是创新者开路跟风者挣钱。《潜伏》在创新的同时也挣到了钱。
本书记录的是《潜伏》如何按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一步一步从小说变为电视剧的过程。这次修订再版,新增了《编导访谈——风格是一种方法》的第十部分《意犹未尽》,并收录了《导演阐述》。
编导创作有追求、双方合作有机缘,这些属于“个性”也许难以复制。如果《潜伏》个案中体现出的共性能在某一方面对后来的电视剧的创作有所帮助,本书也实现了它的价值,我们也会心生欢喜。
感谢姜伟老师再次接受采访,态度认真言之有物,感谢各界关爱和支持《潜伏》和本书的人们。
总结是为了提高,仍然期待着读者的指正。
2009年6月15日
作者简介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