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立视角与双向审视——感受德国电影的艺术特色

德国影展研讨会发言

2022-12-19 11:51 来源:南方网

  感谢广东省文联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感谢广东省影协,能参加这次国际优秀影片展映交流研讨,我感到很荣幸。我发言的题目:

中立视角与双向审视——感受德国电影的艺术特色

  传统的叙事分析认为,电影叙事不是中立的,它潜藏着叙事者的倾向性。在电影本文的呈现上,通过事件发展的顺序和脉络,确定意义产生和发展的逻辑,力图让观众对经过严密叙事产生的结果深信不疑。

  从中国电影票房的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观众越来越接受这样的模式:以主人公的动机获得观众对人物的认同,以人物的行动线构成电影的情节主线,行动的结果代表影片的主题。

  比如说《战狼2》,主人公冒着死生一线的风险去营救海外华侨,情节主线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闯关打怪,最终在中国海军的炮火支持下扭转了战局,把华侨送中国军舰上,主人公与雇佣军头子的个人恩怨也解决。

  比如说《人生大事》男主角莫三妹收养无家可归的女孩子,这个“救猫咪”的行为获得了观众对人物的认同,而女孩子在也帮助莫三妹完成了个人成长,他个人成长的行动线就是继承“上天堂”白事店。

  无论是好莱坞模式的类型影片,还是国内业界认为值得学习的韩国电影、印度电影,这种叙事模式比比皆是。

  把电影叙事归结为主人公闯关打怪的情节剧,虽简单粗暴,但仍有普遍和现实的意义。由于技术进步,现在拍电影的门槛比第五代第六代时,低了,低得太多。以我为广东省电影局审查剧本和完成片的经验来说,为什么观众对这种经典叙事接受度最大?怎么才能实现人物、主线、结构、主题的平衡还没有成为一种共识,更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能力。再进一步举例,如何做到结构完整?在送审的剧本和样片中,总是一定比例是完不成的。

《汉娜.阿伦特》海报

  这次参加展映的德国影片,也不乏上述模式的电影,比如《沉重的决定》,情节主线就是男孩塞巴斯蒂安给自己找后妈;比如《汉娜.阿伦特》女主角发现艾希曼身上“平庸之恶”带有普遍性,发现不难。编导告诉我们,维护这个发现而并获得普遍的认同,才是主人公和观众想像不到的考验。

  展映中还有一些影片,我认为可能更值得业界关注和研究。这些影片的编导作为叙事者,他们的立场更为中立客观。这种中立客观表现为:

《不死鸟》海报

  1.他们的电影在开场所谓“建置”部分并不着力于让人物获得观众的认同。比如《不死鸟》,如果只看开头十分钟,可能很难分辩送人去整容的莱娜是女主角,还是整容的奈莉是女主角。

  比如《咫尺天涯》开场,我们随着非常有想像力的镜头和天使卡西奥一起上天下地,我们通过旁白和天使一起听到各色人等的心声,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天使来人间要干什么。这部长146分钟的电影直到第46分钟,卡西奥无意中救了从楼下坠下的女孩,失去超能力变成了凡人,我们才知道好莱坞“出水之鱼”的叙事对文德斯也起作用,从46分钟开台男主角这条鱼就跃出水面了。

《咫尺天涯》剧照

  编导似乎也不着急通过人物的行动获得观众的认同。比如《粉兔子》《何处是我家》主人公一家的流亡仅仅因为他们的犹太人身份,但这只是动机。人物的目标,无论是寻找一片“奶与蜜之地”,还是为此主人公自己要经历什么改变,观众都不清楚。

  2.这种中立还表现为没有在人物行动也就是情节主线转折的节点上放大人物选择艰难,来诉诸于观众情感共鸣。比如《不死鸟》中莱娜一直计划着去以色列,但突然自杀。这里需要观众自己在大脑里想起她讲过的台词“我们犹太人被德军奴役灌毒气,现在毒气还没有停止我们人就要宽恕”,才以理解她内心的绝望。

  3.打破传统叙事讲述者与观众的“默契”,没有提供完美结局,没有随着时间空间安排让观众以为自然呈现的预设主题,为此可以不要首尾呼应,不要结构完整。

  比如《汉娜.阿伦特》女主角在电影中发现了真相,在电影的后半段说服大家接受这个真相,但在电影结尾并未获得传统叙事常见的思想统一、普遍认同,甚至她失去了选在以色列的库尔特和近在美国的汉斯这样多年的朋友;《沉重的决定》男主角的找后妈之旅,以爸爸和自己的女老师、一位有夫之妇开始恋情结束,然后呢?被绿了老公怎么办,这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想告诉观众啥?孩子还不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

  中立的叙事立场,在电影结束后留给观众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与人物情感、故事情线高潮的同步、释放、共鸣和满足。

  我这样理解编导在叙事上选取中立视角的原因:完成建置,展示了剧本的“世界观”后,影片的焦点是人物的处境和状态,其中精神状态包括了人物对身份认同的问题,还有因为选择、因为环境变化对社会和制度的重新审视。这种双向审视与中立视角,互为因果。

  以《咫尺天涯》为例,男主角卡西奥从天使变成人类后,不光面对永恒的“我是谁”的问题,还要在处处碰壁的人间,在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冲突中,感受人间的是如何运转,天堂对人间有什么意义的问题。

  我有一孔之间,如果这部影片由韩国、印度甚至中国进行翻拍,从一般的剧本套路来讲,后半部必然应该安排卡西奥向前半部自己的天使身份求助,哪怕只借助一次神力,也能达到前后呼应的作用,而且这种拍法,观众也会乐于接受。但是大家知道,文德斯没有。正如电影中说的“天使也不能改变时间”。

  电影《定制男友》展示的是女主角阿尔玛与机器男友的冒险之旅,在彼此适的新生活中,阿尔玛重新思考的工作意义,因为机器男友用极短的时间就发现阿尔玛花费三年的研究成果已有人抢先发表了,两人关系由此改变。阿尔玛也重新认识到,如果世界上处处是完美的机器伴侣,社会会不会变成一个处处是智能电脑瘾君子的社会。

  法斯宾德曾说,德国电影的特点之一就是对社会的批判。人物内审的“我是谁”和审视主人公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运作机制的双向审视,是这一批德国电影给我最强烈的印象。

《何处是我家》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例如,《何处是我家》,主人公一家因为犹太人的身份逃离了德国,刚刚适应肯尼亚这个事外桃源,又因为战争暴发被非洲的英军逮捕。主人公蕾吉娜因为年纪小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在德国的生活,但“为什么犹太人这么惹人讨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位小女孩。

  比如《不死鸟》,女主角奈莉一方面要在当下适应战后人际关系重建,这是感到困顿、不适,又不得不继续往前走的;奈莉对当下时空的期待是基于影片暗场表现的、奈莉与丈夫乔尼战争时期的过往,男弹琴女演唱琴瑟合谐的梦想,本来只是梦想,还是可以实现的愿望?什么是真相?影片有力传达出的是,主人公的状态永远回不去了,不是人物改变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人物。那么改变的动因是什么?为什么人物只能作为历史的承受者?这是留给观众进行思考的。

  “双向审视”的处理,也被编导用来塑造坚定、刚强的女主角。比如《汉娜 阿伦特》,女主角的报道在《纽约客》发表后,并没有对同胞或正义世界的不理解感到委屈、或顾影自怜,而是认真回复谩骂她的读者来信“因为我把他们的心伤透了,我必须认直对待”。有发现难,没想到让这个发现获得认同更难。这是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也是本片在题材选择和处理上的贡献。

  观赏学习之余,也让我们思考这些德国电影是如何做到“我是谁”的内向审视和对社会的审视批判对立统一的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来自德国人性格中,对本质永无止境的探研。来自二战经历、来自两德统一及新的时代给编导人生带来的动荡,让他们作为叙事者,一方面通过电影提供欣赏美感,更重要的是的通过电影深挖社会与人生的真相。

  谢谢大家。

  2022年12月17日

  作者简介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