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哥》根据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郭建南事迹改编。编导以男主角为中心,设置了环形人物关系,通过说服养蚝专业户带动全村共同致富、帮助五保护“哑姑”养鹅卖鹅,创办留守儿童助学金等事迹,把一位值得尊敬的“扶贫使者”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因为生活原型有据可查,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在创作上会受到更多限制。如果主人公是英雄模范,则各方面要求更高。能写他的缺点吗?冲突的对手能虚构吗?人物的信念可以游移吗?《南哥》的创作者没有用“剧情”“冲突”“强烈”来限定本片的艺术风格,把焦点放到郭建南和他帮扶的几位代表性人物身上。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及荔潭村面貌及村民生活的改变,歌颂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以及和谐发展、互助友爱的时代旋律。
郭建南只是广重集团的质检主管,和几百里外的村民原本没有任何关系,影片真实再现他由现代化大都市到贫困乡村后,以自己的真诚热忱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的过程。他多次登门拜访养蚝专业户,为其解开与村长的心结;他让哑姑监督垃圾清倒,为“残疾人”树立被社会需要的信心;在人际关系上,他成功跨越城乡距离,沟通了干部群众。在现实生活,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和郭建南一样,离开了亲人和温暖的家庭,放弃了城市优越的条件,把生活和工作的重心投入到完全陌生经济落后的乡村,成了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一员,成为干部群众心中的“南哥”。郭建南与村民的鱼水关系,正是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和扶贫业绩取得的动因。本片在郭建南生前扶贫地点拍摄为送别“南哥”一场戏时,剧组要求一百位群众演员,得知消息的村民们自发到来,三百人站满了拍摄现场。他们怀念郭建南,他们把感谢投射到影片中。《南哥》是为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际关系唱出一曲深情赞歌。
郭建南并非完人,在照顾妻子和女儿升学问题上他也因未尽全力心存愧疚。因为外语不过关,他一直没拿到职称。帮助荔潭村脱贫,为群众做好事和解决个人问题,不论在郭建南眼里还是在观众眼里,都十分清楚地分别标识着公众利益或个人利益。当二者不能兼顾时,郭建南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影片因此完成了对郭建南大公无私、先人后己行为与品德的赞美和歌颂。这种取舍,简单明晰。影片结尾,郭建南溘然长逝,留下了他一直为之忙碌却再也无法亲手写完的脱贫方案。观众在意外之余,也由衷遗憾天不假年,感慨他牢记使命一心为民的情怀。支撑影片叙事的道德伦理标准由此与观众产生了震荡和深深共鸣。
把配角人物设为车轮,以主人公为车轴,让时间运转故事是“好人好事”题材的传统手法。与《今天我休息》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上海,和《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改革开放后的东北相区隔,《南哥》在视听风格上拍出了不同的韵调。一方面是岭南的青山绿水,田园人家,一面是繁华都市,现代生活;饱满淡雅的色彩,通透清新的照明,轻灵明快的剪辑,与真实自然的人物和流畅跃动的情节相得益彰,实现了与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同步。《南哥》选题处理和艺术风格,正如南国美食的清蒸手法。因为原料鲜活生动,不必浓油赤酱,自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味。
特别值得肯定的,《南哥》的幕后是一群广东电影人组成的实力团队。他们带着南国生活的长年积淀,怀着创作热情和对主旋律作品的独特理解,为《南哥》注入了这种似无还有,连绵不断,深远悠长的气质,让《南哥》成为一曲赞美之歌。
2017年10月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理事。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