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是余华小说《活着》的主人公。12年前,根据《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嘎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扮演福贵的葛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此后,《活着》就是名导演、大明星改编的名著。盖棺定论,珠玉在前,没有点绝活,不能轻易出手再改再拍。
三年前,电视剧《活着》的大纲出来了。卖点的除了片名,还有导演:杨亚洲,领衔主演:王志文、陶红的阵容。看完大纲,认为最大的卖点还是剧本,编剧谢丽虹身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部主任,果然有两把刷子(即系:有料到)。
满怀期待。《活着》却就此断了音讯。
两年后终于看到了样片,片名已经改成了《福贵》。除了扮演福贵爹的李丁还算脸熟,名导、明星一个也没有。制作水平也很容易让人想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视剧,特别是室内夜景和片尾曲。
但不容否认,《福贵》是一部改编成功的好戏。
《福贵》的故事从国民党溃败前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初,剧本字数是余华原小说的五倍。全剧最吸引人的是福贵一家的命运。电视剧前半部福贵迎娶家珍、赌博败家还只是人物性格画出的情节轨迹,而面对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合作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及改革开放,福贵一家则与千万个普通中国家庭一样,主动投入或身不由已。经历了喜悦磨难,体验了悲欢浮沉,表现出了善良和隐忍。
没有大明星的《福贵》就是中国的《阿甘正传》。与阿甘不同的是,在每个注定会被载入历史的时刻,阿甘是风云人物,并会因此收获财富;而福贵始终是小人物,即使剧终在凤阳小岗村承包土地的生死状上签名画押,仍然是一位不为人知的农民。只是越活越明白。《福贵》真切地表示出小人物的处境、无奈、抗争与智慧,让有过同样经历的观众产生共鸣,让看别人故事的观众感同身受。
去年年底,《福贵》分别以11.6和9.9,坐上西安和南京当季收视率头把交椅,来到广东也受到追捧,不无道理。
2006年6月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理事。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