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躲进小楼成一统

2024-04-12 09:37 来源:南方网 华明

  《梧桐雨》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出“三十年代的上海”。深宅大院里集合了独自掌立门户的沈母;身残志坚,倍受爱情折磨的少爷;不得已嫁入豪门的少奶奶;一心与出身抗争的丫鬟;还有少奶奶的前男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重演这那些不幸的家族的相同的故事。

电视剧《梧桐雨》海报

电视剧《梧桐雨》海报

  这些家族是有规矩的,这些规矩在世代因袭中已经从一种情趣一种禁忌演化成了仪式。在《雷雨》中是不能开启的窗户,是必须喝下的苦药;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是捶脚,点灯;在《梧桐雨》中是俊兰面对的火盆。这些仪式无疑是极具演示性和观赏性的,这是编导给观众开出的无法拒绝的条件,你就看吧。

  这些家族是有秘密的,这些秘密满足了怀着隔岸观火(只要烧不到自家)心理的观众的好奇心。《梧桐雨》中谢家树的真实身份和《雷雨》中的复杂关系,《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三太太红杏出墙一样,提供着价值和道德判断的素材,还有在别人的故事流点自己的眼泪的理由。

  这些家族是封闭的。因为家大业大,后辈们自不必像日剧韩剧的某些主人公一样,为生存为事业奋斗,外出打拼;因为祖上有德家长能干,可以把什么罢工学潮之类的风吹草动挡在墙外;因为鬼子还没有来,老的少的也好可以专心致志地展开人民内部矛盾,为爱生为情死;因为生活在三十年代,西洋的物质已不那么受排斥,传统的礼教也不那么受追捧,大可以吃着桂花糕谈着新思想,或者一边听着京戏,一边试穿法兰绒新装。梧桐更兼细雨,没有一滴是为别人洒的。等到家仇转为国恨,故事也就顺势收场了。

  倒退三十年,无法想象张爱玲和梁实秋也有今天。物质条件的改变为某种情调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大师作品中对人性的体察及批判也有了另外一种读解。何况我们不是大师,在观众的购买力和利害相关的市场份额面前,也犯不着来什么文章千古事,舒服舒服得了。前人的雕栏玉砌好好保存下去,只要把朱颜一改,又可以借尸还魂了。

  人们说卫国战争为苏联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宅院也日益成为饱暖后的部分国人日益流连的场景(一家影视公司斥资千万买下了《家》《春》《秋》和《啼笑因缘》等名著的改编权)。据说《大宅门》是始作俑者,我不大赞同。因为景琦也好,九红也好,时时走出门外,面对“忠”“孝”那样的有血性明大义。而《梧桐雨》不过是一个男人(后来又加进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纠缠在庭院之内,爱也好很也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作者简介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