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建军大业》开机快一个月了。小编去探班这几天,常州无锡两处景地都在下雨。点点滴滴,淅淅沥沥。水浒城,农家小院里正在拍湖南农运青年遭夜袭的戏。听到枪响,小伙子起身冲出门外。地面像融化的冰淇淋。回房再拍,有人马上给他擦干脚上的泥水,避免穿帮。摄影机轨道也挂上不少泥点子。中午就地吃饭,稍不小心,雨水就滴到饭盒里。
剪辑室的屏幕上,则是另一番景象。江边临风并林,陈独秀与毛泽东热情论辩;大厅三军整肃,蒋介石表彰北伐先锋。徐向前受众女兵欢迎,严肃活泼;林彪逼退张发奎,剑拔弩张……串剪的拍摄素材距离完成片还有十几道工序,但画面通透,造型讲究,大璞未完,玉质已明晰可见。
让小编印象深刻的一是鲜肉霸屏。剧中周恩来、叶挺还不到三十岁,陈庚、蒋先云、王尔琢等一大批投身革命的黄埔学员当年都在二十上下。为了突出军人的英武之气,增加作品卖点,导演组又把选角标准定到了一米七五,除了胡宗南、林彪选角身高不违背人物原型,剧中腿长颜正的新生代演员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
二是青年雄姿英发,老将气韵沉雄。中戏毕业的曹磊本来是叶挺的候选人,直到开机前一天投资方和剧组才最终确定他演蒋介石。临危受命,他迅速消化有关蒋介石剧本和资料,还经常与导演研究角色。虽然拍摄不足一月,但从样片来看,带有鲜明《建军大业》个性的蒋介石形象已具特立独行呼之欲出之势。
从艺三十年的毕彦君扮演陈独秀,台词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他对眼神、表情和形体的处理看似信手挥来实则匠心独具。他的表演为整场戏增加了韵味。
导演拍戏拍得细,是小编的第三个印象。这天下午是德国医院内景,拍怀孕的邓颖超被推进手术室。本来是过场戏,张多福导演换了至少五个机位。小编躲在监视器后,看着斯坦迪康和病床跑了一遍又一遍,中景跟,反打,俯拍车上的邓颖超,仰拍推车的陈铁军、邓妈和外籍医护人员,最后又来一遍车轮由远而近的低机位镜头内调度。因为地板沾了点鞋印,导演就要求擦亮地面,再来一次。
多镜切换动作连贯是武戏的拍法。还记得《新龙门客栈》张曼玉那一个转身用了多少镜头吗?16个!多角度多同景别的剪辑提高了观众的注意力,带来欣赏快感。也成倍提高了拍摄工作量。
探班过程中导演和制片的一致反应是,这个戏景太散人太多了。这是《建军大业》的第四个特点。全剧有一千个场景,而一般电视剧场景数量也就三、四百。剧本从黄埔军校招生,到古田会议结束,除了建军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标志性场景不可或缺,中间有数不清的办公室、民居、学校、战场、加上船只、火车。四百个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角色更是一个不能错一个不能少。
拍摄中常常出现美术部门连续昼夜赶工交付拍摄的景,一天就拍完不再使用。然后同一地点改为其它场景,再拍。导演要求有台词的都必须是专业演员。大批戏份十几场几十场的角色如何集中拍摄,又能完美配合不断变化的场景?做到景也对、戏也全,就成了演员统筹部门最大的工作量。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时间紧、任务重,一个过场戏导演还这么花功夫,不会耽误进度吗?
容小编先发感慨:运营这个项目,剧组以建军90周年播出为目标,图占天时;西太湖影视基地新张,几乎所有场景都为剧组所用,不必陷入其它影视城的抢景大战,可谓地利;“如果去横店,提前一个月排队终于给到我们组了,我们连改景的时间都不够。”最重要的,还是人和。首先是制片团队和创作团队通力配合,其次是导演艺高人胆大。
这次探班,小编亲眼目睹了张多福导演的跳拍法。拍完甲景转到乙景,搬机器、铺轨道、布灯光等等是必走程序,如果乙景在二楼以上,还要在楼外先搭高台才能从二楼窗外打灯,转景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实际上,在同一个场景,摄影每换一次机位程序也差不多。凭着多年经验,张导在实际拍摄中把同一场景,同一机位的戏连续拍下来,换机位后再相应内容再拍一次。
用这种拍法,聂荣臻在同一个地点刚刚和王尔琢重逢,停机后马上要换上衣服拍摄另一场和朱德交待任务。这种拍法能够节约时间用于拍摄,风险在于如果导演调度失误,极容易在剪辑时出现镜头不匹配造成画面视觉系统混乱。
“有时候,我带的A组一天就能拍7.2页纸,将近半集的量。”张导抽了一口烟,表情好像渔夫盯着水面。“现在拍的是文戏,又是室内。下月转场到江西每天路上就得花一个小时,又是外景又是打仗,还要下水。现在不往前赶,就怕后面不出活儿啊。”
从剪辑部门的反馈看,张导的跳拍法早已得心应手。AB两组早出晚归的成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拍完了剧本三成的工作量。
探班三日,获益良多。返程路上,小编遥祝剧组拍摄顺利,再传佳音。
撰稿 工作照摄影 陈学军
剧照由《建军大业》剧组提供
作者简介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