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热血军旗》创作访谈(六):特定环境特定拍法

2022-11-14 16:06 来源:南方网

  编者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热血军旗》10月5日将在广东卫视和湖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自2017年6月25日起,张多福(导演)和陈学军(项目统筹、编剧)及后期团队在北京大兴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机房里,开始了电视剧《建军大业》的修改。在五十多天的修改中,电视剧改名为《热血军旗》并在中央电台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本文根据的陈学军和张多福的访谈整理,是首次发表。

  陈学军:刚才讲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里开会的内容不能动。但开会的拍法上您还是花了心思,军事内容是形式感,开会内容也是。

  张多福:比如我党开会的戏,开场的时代背景是国共合作,气氛还相对宽松,所以广东区委还有上海党中央都桌椅齐全,排列有序。后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搞清党,局势变化气氛紧张。我们党开会在形式感上也越来越收,你看“八七会义”,还有上海临时政治局会议都是大家围成一堆坐在一起,还专门俯拍全景,吊灯上包上一层报纸。

  陈学军:其实我党创建初期条件比较艰苦,可能办公场地和每个成员的服装也没这么通透光鲜。

  张多福:这就是戏的要求和生活不一样,有个正面人物的形象问题。

  陈学军:理解。比如红军长征条件那么艰苦,到陕北的时候很多人是衣冠不整甚至打土豪分了地主小老婆的花衣服也穿在身上,不然过雪山草地就得冻死。可是拍戏这么拍就看出不好来了。

  张多福:红军长征时候没有那么整体的军服。

  陈学军:选题材和写剧本,都有一个特定故事只能发生在特点环境下的问题,您说的战斗戏和环境结合,也是这个问题。

  张多福:拍戏是我喜欢的职业,这个职业有点像小孩过家家。当你反复去重复自己,就没意思了。如果老窝在一个地方拍,一部两部还行,到第三部就没什么新鲜感。拍行活儿拍了一部两部就会使你掉下去。我在横店拍了几部戏之后,就很少进横店,都在外面。都在横店拍戏,一百戏都一个样,没啥大区别。一旦走出去,像《我叫王土地》到了内蒙古,风吹的嘴里都有沙,有一种豪放。我就想怎么让这戏和别的不一样,能够体现出这种独特的环境。很多内蒙古人说,他们在内蒙古拍戏都没有像我们一样捕捉到当地的特点。

图片

图片

前排左一吴阳(摄影指导),前排左二张多福(导演)在江西外景地

  我看过一个剧,导演也是到了东北拍,但除了外景有点雪,内景和横店是一样的,一点东北味都看不出来。我拍过两部东北农村片,掌握了东北农村的特点,比如玉米、辣椒这些东西的使用。像我们拍东北戏,要拍灶台,要热蒸气,要拍出东北的味道。《绝地枪王》面对着黄河、沙漠、森林,在陌生的环境会带来暂新的灵感。像《便衣支队》又是广州炎热的夏天,环境和气氛又不一样。所以这两个绝对不会靠到一块去。

  陈学军:咱们《热血军旗》的有一千三百个场景,火车、渡轮、军舰,野外行军,室内开会,山上水里,视觉创作的空间很大,

  张多福:对,我们也拍得比较丰富,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比如行军的戏大部分是在江西拍的,为了带上南方特点我们专门买了一些芭蕉树安排在画面里。

图片

  陈学军:咱们这个剧本是线索多,角色多,场景多,但是98天拍出完52集,制片和美术部门都很给力,最重要的还是您的拍法高效。

  张多福:哎呀,最终观众看到了画面是第三批美术团队做的。前面有两个美术,一看这么多场景这么大的量,都撤了。

  陈学军:就说我们在佛山那场吧,同一个场景一晚上重新布置两次,先拍周恩来邓疑超结婚,再改李之龙潘荟芸新房,我们去抓李之龙的戏。这都不算置景了。这个过程中我印象深的还是您按场景和机位套拍。

  张多福:个人不一样,我经常同一个场景十场戏一起拍,然后再换机位。光不需要动,来回搬光可麻烦了。有时候一下二十多场戏,搬桌子搬椅子换机位占的是拍摄时间。所以要利用这个光位,所有同光位的东西同时拍出来。让别人来做可能做不了,因为脑子里乱了,很容易丢镜头。这种东西是我多年经验。因为要拍的镜头多,角度变化多,景别也比较多。为了节省时间,多调度,那就采用这种方式拍摄。

  其实最早拍电影都是顺光位走,这是最基础的。现在韩国人拍戏,台湾人拍戏都顺着戏走。我们不是这样。我要提前把所有的机位定好。几个机位,一个机位就很多种方案,这就需要演员,摄影还有各部门配合,光位布置好以后,导演脑子要很清楚你的调度是什么。

图片

前排孙凯强(场记),后排齐乙(后排)在《热血军旗》后期机房

  这是电视剧缩短周期、加快拍摄速度最好的一个方法。但这对演员是个考验。因为演员必须准备好所有这个场景的词。可能有的演员会沾上一场戏,但这一场戏跟十场戏套在一起,拍完别的近景才能轮上你的近景,全景的时候你也跟着走全景。所以他就得去在现场待命。这样的话会加快我们拍摄速度,实际上演员也付出很多劳动。本来这场戏他拍完就走了,现在十场戏套在里面,没拍那个机位的近景你也走不了。

  作者简介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