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3月25日,广东文学界的盛事——花城文学院在广州越秀公园的“陌上花开”文化空间成立!当晚,“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暨2023花城文学榜荣誉盛典”主题晚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作家孙甘露以小说《千里江山图》入选2023花城文学榜“十大文学好书”。
《千里江山图》是作家孙甘露的最新长篇小说。故事在动荡、残酷且充满斗争的昏暗背景下展开,作者用笔锋划出一道口子,让我们得以窥见随时代起伏的、平凡的人的光芒。在始终对写作进行新的探索的同时,孙甘露也未曾忽视对时代的关怀。
花城文学榜在给孙甘露的评价中写道:孙甘露的写作,筑叙事之迷宫,构母语之意韵,为当代汉语贡献别样的文学气质。《千里江山图》引先锋之笔韵,叙红色之江山。历史波谲云诡,人事神秘沉浮。孙甘露化身侦探,入历史之迷阵,立精神之旗帜,先锋文学与红色文学于此合流。
对于文学的理解如何,对于花城文学院又是如何看待?作家孙甘露回答了媒体相关采访问题。
记者:请用一句话来形容《千里江山图》。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一次秘密行动。今天的年轻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中国百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那个年代的市井生活,最重要的是看到充满理想的那一代人。
记者:有评论说你在这部作品里为历史与现实注入先锋的元素,先锋小说也由此发生蜕变。对此你怎么看?同时请谈谈这部作品在你创作史上的意义。
孙甘露:先锋文学浪潮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代作者也在逐渐老去。变化肯定会有,每个作者都试图在写作中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但本质的部分没有变化,它始终呼应这个时代。
《千里江山图》对我来说是一部特殊的作品。它让我换一个角度看待写作这件事:有一股热情和动力对小说写作做一些新的尝试,内心也是非常积极的状态。通常,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会变得老成持重,这在写作上也会影响你。
记者:从《访问梦境》《我是少年酒坛子》《信使之函》等中短篇系列,到《呼吸》,再到《千里江山图》,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有所转变?
孙甘露:基本的东西是不变的。虽然我也想变,但它内在于心灵最深处的部分,对文学的信念、理解和理想,这些基本的东西,很难改变。
当然,每部小说在呈现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因为题材、素材,或者你要传达的理念不一样。写作有时候可能是挺混沌的状态,也有非常清晰的部分,有些事情必须想清楚。要不断问自己写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怎样处理这个题材、这些素材和故事,怎样探索一个人内心行为的依据。
对当代生活以及历史事件隐秘的部分进行探索,这大概就是写作的内在动力。
记者:“有风自南”是我们这场文化盛宴的主题。如果用风来形容你的作品,你觉得会是什么风?
孙甘露:我想是海风,它从四面八方带来了关于这个世界的消息。
记者:花城文学院在整个文学生态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孙甘露:我注意到,《花城》这些年设了专栏,对年轻作家进行持续的推荐及研究,对新的写作力量、新的声音非常敏锐。
花城文学院给作家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深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对写作的推动、作家的成长都很有好处。从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可以看出它的风格、审美趣味,它会让整个中国文学版图更丰富。
记者:你对花城文学院的寄语。
孙甘露:祝愿花城文学院像南方温暖的气候一样,滋养更多作家。
文字:周存
设计:武君丽
采访来自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