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名家访谈丨马伯庸:好奇心让写作厚积薄发

2024-08-18 21:41 来源:南方网 任田

  编者按:

  岁月悠悠,书香绵长,转眼间,南国书香节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卅一春秋。每年的八月,当荷花与菊花竞相绽放,金桂的芬芳弥漫四野,爱书之人便如约而至,共赴这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宴。与书香为伍,与智慧并肩,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升之旅,更是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倡导并践行的文化风尚。

  为进一步弘扬书籍文化的力量,深化书香社会的建设,南方网特别策划“名家访谈”栏目,邀请蒋述卓、林岗、陈定方、麦家等一众广东文坛知名学者与作家,与广大网友分享读书心得与感悟,探讨书籍如何成为心灵的灯塔,揭秘那些影响深远、启迪智慧的经典之作,分享自己独到的读书方法与技巧,解答“读什么书?”与“怎样读书?”的永恒话题。

  采访题记:马伯庸很自律,靠写字成功的人都逃不过勤奋,他在安排好旅游、美食、博物馆、写作之外,还自述会见缝插针看大量枯燥的史书,会在高铁上搜寻有趣的地名,探寻背后的故事,会向当地的朋友请教作物具体的种植方法(如《长安的荔枝》),以丰富他的素材,需知素材转换为有画面感的文章是需要大量细节支撑,而他的细节感便从积累而来。正如他在《长安的荔枝》里所说“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他是真的喜欢写作而非仅靠写作谋生,他说他有好奇心,但写字总是痛苦的工作,能靠一点好奇心走过长年漫长伏案工作的人,他一定也是深知这个工种带来的财富与喜悦的。

——任田

  8月18日,著名作家马伯庸带着新书《食南之徒》来到南国书香节。接受采访时,他保持着一贯的幽默诙谐,让现场迅速进入轻松的“马伯庸时间”。

  “对创作选题我会花时间去做调研,思考比较完整,再动笔去写。”他认为好奇心正是让写作得以厚积薄发的关键。带着对持续走红的“马伯庸风格”如何形成、有何内核、向何处去等问题,南方网记者与马伯庸进行了畅聊。

  写《长安的荔枝》进入“心流”

  南方网:《长安的荔枝》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它和你的其他作品主题不太一样。它代表了你写作的成熟吗?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是比较特别的一本书。因为它整个写下来有7万字,我只花了11天时间,可以说是进入到一种难得的“心流”状态,整个人浑然忘我,然后废寝忘食,一口气就在电脑上写,脑子里“喷”出来的比手还要快,这在我的创作生涯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经历)。

  但是往大了说,说是11天,实际上更像是花11年写的文章。在这之前的11年里,我会时刻地去关注唐代的一些风土人情,去关注五岭地区的一些人文地貌,包括每次来广东吃荔枝的时候,我都会请教果农关于荔枝的种植方式。那么(像这样)十几年日积月累下来,可能没有目的性,只是单纯的好奇,但是这些东西慢慢积攒之后,它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迸发开来,最后会变成《长安的荔枝》这样的一部作品。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我的成熟之作,更应该说是厚积薄发之作,(这样说)会更合适。

  写作冲动跟好奇心有关

  南方网:你说会去采风、找素材、参观、品尝美食然后写作。这其间你是如何平衡的?什么情况下你觉得“准备得可以了”呢?

  马伯庸: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节点,有时候我会先写一个开头放在这,大概放个两三年,忽然有灵感然后就写。因为灵感这个东西,咱们用一个俗话来说,用美食来比喻的话,是“为了这碟醋才包的饺子”。往往就是一句话、一个场景或者一个角色、一闪而过的动作,会让我忽然兴奋,觉得可以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后面再慢慢地把它拓展成一个情节、一个故事,然后再反复地修改,把它打磨成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写作它是没有办法规划、没有办法像生产线一样严丝合缝地“啪嗒”把一切东西都按部就班地生产出来。它是一种冲动。

  南方网:有人认为你的写作很有规划性。这跟你的职场经历有关吗?

  马伯庸:跟职场没关系,可能跟我的好奇心有关系。因为我一直以来还是保持一种,对不懂的东西愿意去探索的好奇心。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我会在高铁或者汽车上打开手机,用电子地图看周围的地名,(于是)会发现有一些很特别的地名,这些地名背后往往都有故事。

  如果你愿意去深入挖掘、去搜索的话,你会发现:第一,你不会无聊,你会觉得整个旅途都很有趣;第二,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很好的素材。因为我比较好奇,每次出去都会找到一些好素材,那么我的手里就不缺灵感,也不缺题目,写好一本书之后,下一本书随时可以开始。

  中式美学是中国人的哲学

  南方网:你的书是很好看的,大家能从中感觉到美学,这种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世界性”的,而是一种中国人的审美方向。您能解释一下吗?

  马伯庸:中式美学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哲学,就是在一个世界观下,我们该做哪样的选择,我们该怎样坚守自己的内心,我们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这些事情想通了,才能够再往上扩展,去拓展到自己的美学,人生哲学。

  中式美学我觉得最核心的地方,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的存在,所以你会看到金庸先生写的很多部作品里,不管是袁崇焕还是杨过和张无忌,除了郭靖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最后牺牲在襄阳之外,其他人包括韦小宝,无一例外都是远遁江湖、隐居而归,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式体系。这种美学并不是视觉上的,而是一种哲学上的(概念)。

  读书有目的,少年需引导

  马伯庸爱读书,十分推崇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关于这个话题,他说:对于“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说得非常清楚。他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就是说知识和书本就像是海里的宝藏一样,什么都有,太多了。人的有限精力不可能把无限的书都读完,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但得其所欲求者”。我们要想好,在书里要得到什么。看书之前给自己设定好,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要获得哪些知识。当我们再次翻开书本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可以迅速地找到关键的地方,然后把它吸收过来。

  所以这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读书方法,我觉得对于学习来说,(这种)读书方法非常有效。我其实就是这样。我经常会读一些晦涩的、枯燥的史料,很多人问我“你怎么能读得下去?”我平时也读不下去,但是因为我写小说,目的性就非常明确。我带着“写一个故事”的目的去看这些史料,我们看到很多无聊的数据里面都会藏着大量有趣的东西。

  我在写《食南之徒》的时候,看到关于先秦时代食物的研究。在那些墓葬中的食物(文物)里,南方地区竟然会出现蛇的骨头,但在北方就完全没有。这说明南方人当时吃蛇,北方人不吃。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化验报告,但是我看到之后就立刻可以脑补出来——我们完全可以写一个北方人跑到南方来,忽然发现他们竟然吃蛇,被吓得够呛,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认可了(这种)食物的故事,这就是“八面受敌读书法”的精髓。

  最后问到给予青少年的读书建议,马伯庸说,现在书买起来很方便,还有电子书、视频、各种各样的知识平台。最关键的是孩子愿不愿意去看,这需要父母花时间去引导他们。最简单的一点,父母自己要看书,在家里拿着手机玩游戏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孩子一定是有样学样的。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任田

  实习记者 李加彬 向俊昊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