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亣磨咖啡:转角咖啡屋与共生阅读社区建设的探索

2024-08-16 22:26 来源:南方网

  阅读,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灵魂的旅行。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发展出了新鲜丰富的样态:各种特色书店、咖啡馆也为人们提供了徜徉书海之所,成为与现实相连却又超越现实的飞地。诗人博尔赫斯要是能活到今天,对于“天堂”的想象也许要发生改变。

  在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到来之际,我们走访了广州城中的一个微型共享阅读空间,与读者、经营者探讨共生阅读社区建设的一些想法。

  不只有咖啡,更有触手可及的书籍

  “亣磨咖啡”,不仅仅是一家咖啡馆,更是一个让人静心阅读的秘境。咖啡馆地处文艺气息浓厚的华侨新村社区中,是一栋建自上世纪50年代的独立别墅,三面临街的位置昭示着它曾经不凡的身份。“亣磨咖啡”的经营者去年把它租下来后又斥巨资对它进行重新设计和装修。幽静的环境让它成为附近居民消遣的好去处。

  踏入门槛,一股淡雅的咖啡香与书香交织,随处可见的书籍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瞬间将人从外界的纷扰中抽离,身心俱安。“这里真的是一个休闲读书的好地方,有时候也会在这边找到好朋友,”住在附近的陈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说,“平时会约朋友来这边读读书,聊聊天,这已经成为我们附近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除了附近的居民,不少谈生意、见朋友的人也会约在这里。咖啡馆的二楼有用餐的区域,同样摆放着书架和书籍。“在等朋友和等餐的间隙,不少顾客也会选择随手拿起一本书来阅读。”咖啡馆的店员介绍说,“这里也有儿童书籍,很多时候是一家人出来游玩,顺便在这里用餐。吃完饭之后也会一起到楼下的咖啡馆坐坐,一起看看书,也拉近了家人之间的距离。”

  “这里藏书蛮多的,我喜欢的书这里都有,医学的书也有。”陈女士赞叹道。和图书馆、书店整整齐齐码放,一副“庄严肃穆”的面孔相比,咖啡馆里的书让人感觉更“可亲”,随处安放,触手可及。“有时候,只是单纯地想来这里看书,店员也绝不来打扰。”这里既有严肃的历史、哲学类图书,又有实用的建筑、生活、健康科普类图书,甚至还有《游戏简史》这类小众图书。

  “实际上,这些书都来自于我们附近的街坊朋友。”店长介绍道,“有的人家里会藏很多书嘛,他们有一些书会分享到这里来,让大家去阅读。其他街坊读了之后,也会带来自己的书。所以慢慢地,这里的书就越来越多了。”

  面对顾客带来的各类书籍,店长和咖啡馆设计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它们。设计师认为,不会有人面面俱到地了解所有的知识,“比如艺术类的书籍,如果不是专业的,一般人就不会专门去了解。但是在咖啡馆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读,就能看到平时不会注意到的,特别的东西。”

  “把书放在随处可见的地方,降低了人们拿起书的成本,这也是它与书店的不同之处。”设计师解释道,“我们想打造一个比较松弛的环境,大家在不经意间偶遇了一本喜欢的书,可能就会有种惊喜感。这和刻意去找一本书不一样,会更惬意一点。”

  如何将阅读这一选项与咖啡馆更好地融合,也是店长和设计师着力思考的问题。咖啡馆毕竟主营咖啡,自然无法按照书店式的空间来设计。所以咖啡馆在设计时选择另辟蹊径,比如将桌面设计得大一些,以摆放更多的书籍;在灯光上将自然光、平光、暖光结合;选用木制的凳子,营造柔和的氛围。店员表示,希望咖啡馆能带给顾客“家”的感觉,“这样顾客也能让自己放下心来,静下心去看书、喝咖啡。”

  不只是咖啡馆,更是自己认可的商业模式

  老板彪叔的理念很纯粹,就是希望在闹市的中心打造一个“能让人安安静静地待着发呆,能安住在当下”的地方。为了让顾客“待得住”,除了考虑座椅和灯光的舒适度以外,彪叔还想到了阅读。“假如他(顾客)能很方便地摸到书,他只要翻几页,给书吸引住了,就能静静地阅读下去,那他就能待下来了。”彪叔说,“现在刷视频速度太快了,视频是一秒钟24张图片,是让人‘动’的;但看一页书要多少时间?我们看一页书,有时候加上发呆,可能要十几分钟,这样子时间就慢下来了。所以说,阅读是让人‘静’的。静下来阅读,也是养心的一个好方法。”

  作为一个商人,在构想这一咖啡馆时,彪叔并未将目光完全限定于盈利,而选择设置一个公益性质的阅读空间。“其实做这种事情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你放一本书在这里,就没办法翻台了。”彪叔无奈地说。

  不过,彪叔仍有自己的坚持,他认为这是一种更可取的商业模式:“赚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第二种呢,是你能够把客人引进来、留得住、再回来,这是细水长流的。今天你挣不到的钱,有可能明天就挣到了,所以啊,其实它背后还是商业,它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商业。可能今天没有翻台,但是他(顾客)在这待着,待得住。现在商业内卷很严重,你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如果都是一模一样的咖啡厅,一模一样的空间,那人家为什么要来你这里?”

  朋友对他的这一“商业模式”充满担忧:如果他认为的会挣钱的那一天还没来得及到来,咖啡馆就已经撑不下去了,他是否会觉得后悔?这时,他总是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态度回应友人:“你讲的是万一啊,但是万一还没来。”他和朋友说:“不要老是去想万一,‘万一’之外还有9999种机会。”

  彪叔自有一套很酷的做事逻辑,他并不去考虑万一,他考虑的仅仅是自己“能不能做下去”,以及“做这件事是不是有意思、有意义、自己是不是开心”。而打造这样一个近于阅读空间的咖啡馆正是他所认为的“有意义的事”,他乐在其中。“至于挣钱,我觉得只是时间问题,就算最后真的不挣钱,其实我也开心了,我觉得这也够了。”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期待结果,你自己做了就好了。我把书摆在这里,已经把我要做的事情都做了。至于结果是什么,我不在乎这个。”彪叔认为,就算顾客没有翻开书,只是看个封面,“这也就够了”。这并不是自欺欺人,实际上,一本书的标题和封面就已经包含着书中思想的精华。即使没有被翻阅,书的存在本身便足以给人带来无形的熏陶。他一再说,“你想要做的事情,你不要去期待结果,你要是去期待结果,就会很累,你不要期待”。

  阿德勒曾提出“课题分离”的理论,它指的是,要分清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分清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课题不要被别人干涉,而自己也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一个有着五十几年生活阅历的东方男人靠自身的经历和思考,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了与西方心理学中“课题分离”理论十分相近的理念,给人们焦虑的内心注了一剂温和的良方。

  不只是咖啡馆,更是社区共生阅读建设的新动力

  “亣磨咖啡”所在的华乐街华侨新村社区曾经住着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大文豪秦牧、建筑学家莫伯治等一众文化名人,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社区一直着力打造共生阅读的氛围。居委会主任罗永丽说, 早在居委会正式提出打造共生阅读的理念之前,社区内的华侨外国语学校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实践,学校多次举办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共读活动。华乐街街道党工委在此基础上,将“打造一个书香家庭”逐步扩展到整个社区。而亣磨咖啡馆的加入,无疑为“共生阅读”增添了新的动力。

  “说实在的,我们居委会还是比不上企业的专业性,比如说活动策划、设计这些,”罗永丽主任笑着承认,“需要利用企业的优势,让他们来指导我们,一起共建阅读社区。”

  社区内不乏像彪叔这样的餐饮企业,罗永丽计划与他们商量,鼓励他们在店铺中留出一些空间作为读书角。共生阅读氛围的营造,“如果只依赖居委会去推动,其实是不够的,还要企业的老板有这个理念。”她又一次称赞起彪叔:“一开始他(彪叔)来找我,跟我说他要把咖啡馆打造成一个共享的阅读空间,我只是将信将疑,甚至觉得他在忽悠。但没想到后面竟然真的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不错。”

  如今的“亣磨咖啡”,已经不只是一个咖啡馆,还成为一个社区交流的平台。这里汇聚了众多资源,更有正能量的链接和共享。彪叔就曾兴奋地表示自己通过开咖啡馆,认识了其他的“理想主义者”,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社区带来好的改变。“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一些理念传递给大家,也许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罗永丽说道。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小庚

  实习编辑 陈坤玥 林昭辰

  拍摄 实习编辑 陈坤玥 林昭辰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