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国书香节现场,宁不远接受专访,谈原生家庭、创作与跨界人生。
原生家庭都不完美
南方网:虽然这本书叫《写父亲》,但你并不只写了与父亲相关的内容,你还写了母亲、祖母、弟弟妹妹,几乎把家庭成员都有写进去,其实是你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深的了解和剖析。你如何看待父母那一代人“沉默如山”的爱与局限?你觉得现代年轻人应该怎样处理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
宁不远: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憾,没有哪个人会对自己的出生环境、父母,感到绝对的满意,不管他是出生在比较苦寒的地方,这种贫困带来一些条件的缺乏;还是说他看起来有很好的条件,但也许在感情上会有匮乏;又或者感情上没有匮乏,但父母陪伴他的时间有匮乏。所以我觉得你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个人,说我出生在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
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问题,或者说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如果你老是纠结这些问题,认为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都是因为原生家庭,它哪里有缺憾,哪里不好,我觉得这肯定是不对的。
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讲,这种缺憾有时候会成为你的特点,我会用第三只眼来观察这种缺憾。反过来,我会珍惜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因为这种不完美,带来我的个性,有一些人生经历。
在我的小说里面,我写到了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总是喜欢用冲突来解决问题,甚至他们在表达爱的时候,用的都是非常粗俗的方式,比如他们会骂脏话,用强烈、愤怒的情绪表达感情。
南方网:骂你“死孩子”是吧?
宁不远:对,比如我妈。她骂我爸爸“你这个老不死的”,她骂我是短命的,但可能她心里面是带着爱意的。我觉得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完整,但是所有的伤痛也好,坎坷也好,其实都附赠了礼物。这个礼物你看怎么转换,如果你可以去怀着一种智慧的眼光去看的话,其实不好的东西也会转换成有价值的东西。
南方网:我觉得这种冲突可能是上一代的特点吧?他们就是那样表达的。
宁不远:我觉得粗俗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礼貌、周到、得体其实略等于冷漠、隔阂、距离,所以有时候会怀念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人与人之间赤诚相见,用非常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南方网:你小时候生活在村里吗?
宁不远:对,就是一个村庄里面,也没有受过太多教育,是很有人情味的熟人社会。小时候没有电子产品,偶尔看看电视,完全是一种放养的状态,就在山里面跑,小朋友之间玩,大人没有时间管,遇到冲突了自己解决。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需要听话的,谁是要领导大家的,慢慢形成自己的相处方式。
《写父亲》是共通的情感
南方网:聊一下你的新书,主要的点是什么?
宁不远:有朋友读了书之后,是这么评价的:这是一部怀念父亲的书,也是一部自我成长的书,同时也是探讨如何活着的书。写作契机是我父亲在三年前意外突发疾病,三天后离开人世。这本书叫《写父亲》,我通过写父亲,也在写自己,回溯自己的童年。写父亲的一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打开自己的记忆,梳理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对自己产生很多影响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我觉得它算是一部亲情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
南方网:不是热门题材,能在这么短时间卖这么多册,背后有什么原因?
宁不远:我觉得作家写东西,如果冲着好卖去写,可能也不好卖,你永远不知道读者他要什么。我只能说我要写是因为我自己想写,我有这个冲动。我不觉得我有多么特别,对于亲情的一些感受,可能很多人也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我希望把这种感受能够传达出来,与读者产生共鸣。这本书上架一个月不到就加印了,又看到这么多人来南国书香节,我还是挺惊讶的。
南方网:《收获》有位编辑说你“是自己的人类学家”,怎么理解?
宁不远:可能是说,我把自己作为田野调查的一个项目、对象,一般写作很多人都会写他者,但是我写的时候,有点像说我拿了一个手术刀对准自己解剖,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南方网: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压根没去过农村,而这本书的叙事比较乡土,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吗?
宁不远:如果他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可能这本小说给他带来的是新鲜感,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但我不觉得我是写给小孩看的,我想我应该是写给和我一样的人看的,他们可能也有乡村生活的经历,或者对乡村有一些体验。
从做主持到做衣服
南方网:你小时候做过些棉花或者布艺之类的工作吗?
宁不远:织过毛衣。后来学了很长时间的画画,画油画,所以就有一些造型能力,把做东西当成一个爱好,慢慢就一直在做。
南方网:所以你人生的轨迹还是从初心开始?你回到最擅长做的事情,回到最感兴趣的开始。会不会觉得现在的位置有点落差?
宁不远:这是别人的误解,主持人每个月拿的工资也不会太多。作为主持想赚钱除非我去走穴,接很多商业活动,去做商业演出,主持商业活动,但是我不太想做这些。每个月工资并不高,我做服装的时候没有立即辞职,做了一两年我才辞职,当时做了个比较,一看做服装赚的钱比做主持人多,真的何必还要耗在那,就花更多的精力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南方网:我觉得你擅长的事可能是你造型方面不错,同时又能用文字来描述产品的质感,把中国传统的理念埋藏进去,挺有意思,挺自然。
宁不远:有这种可能,所以写作还是帮了我很大的忙。有的人会说,你的品牌不是做衣服做出来的,是写出来的。衣服背后还有一套精神架构,一套价值观。所以如果能够把你想要坚持的价值观,用文字的方式,或者用衣服的方式传递出去,让别人不仅仅是买具体的衣服,也买你背后这套倡导的体系——比如说你要用天然面料,你为什么要用天然面料?你要做宽松的衣服,而不是紧身的,为什么?当消费者理解了这一切,他来买你这件衣服的时候,他买的就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衣服,而是一种背后的价值观。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任田
海报 林若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