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如何教育孩子?《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新书在南国书香节发布

2025-08-18 20:21 来源:南方网 周存

  8月17日,由花城出版社主办、广州大剧院协办的“阅动舞台”——《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新书发布暨艺术分享会在南国书香节主会场12.2号馆举行。活动通过新书发布仪式、艺术展演与名家围谈三大板块,立体呈现艺术教育的多元价值,吸引众多家长、教育工作者及艺术爱好者参与。

  《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凝聚作者梁丽珍、王洋深耕艺术教育一线宝贵经验,立足于破解家长教育困惑,重塑艺术教育认知。

  作为国内首部系统地探讨家庭艺术教育的专著,书中通过大量实证分析,直击艺术教育本质;精准聚焦家长在艺术启蒙过程中的常见痛点与难点,提供专业解答,提炼出极具实操性的核心观点与方法论。本书鼓励家长通过艺术教育点亮孩子们心中对生命的热爱之火,以艺术为翼,开启更丰盈、更具创造力的生命旅程。

  启动新书发布

  活动伊始,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得主王虹深情朗诵图书段落,阐释了“艺术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们过上有意义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教他们经受住命运的无常,让他们接得住时代的变幻。

  在启动仪式上,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作者梁丽珍,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一级演员赵于涛,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得主王虹,香港芭蕾舞团行政总监李易璇,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声乐硕士生导师穆红,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一级演员、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东文及作者兼主持人王洋等八位嘉宾共同见证新书发布。

  教育痛点:凝练10大核心命题

  《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由东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哲思开篇,在艺术教育领域深耕15年的梁丽珍以艺术教育者、艺术家庭女儿与艺术学生母亲的三重身份,观察超过2万名青少年及其家庭的艺术成长轨迹,开创性地聚焦家庭教育场景,并结合自身经历总结成文,直击家长关切核心。

  作为国内首部系统探讨家庭艺术教育的专著,该书既是对国家家庭教育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当下艺术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我曾在剧场见证艺术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蜕变,也经常与家长们深入交流,深刻体会到家庭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艺术教育对培养孩子核心能力的重要价值。”梁丽珍说。

  书中各章节融合了真实家庭案例、艺术家成长观察、理论分析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分享,清晰呈现了孩子成长中的艺术发展特点及家长的应对策略,既有对孩子艺术教育本质的深刻探讨,也不乏为“孩子想放弃学琴”“艺术教育的环境选择”“如何选择艺术门类/教育机构”等常见场景提供了可读、可用、可共鸣的指导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插画由广东美术馆前副馆长邵珊手绘,与章节主题呼应,传递温暖而深刻的艺术哲思;封面书名则由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羽珊题写,以书法之美彰显原创精神。

  专家推荐:真正的艺术教育,始于家庭

  《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一书在出版后便引发国际艺术与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多位重量级专家倾情推荐,称其为“通往艺术教育的钥匙”。

  香港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卫承天盛赞作者在书中精准揭示了家庭教育在艺术启蒙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您希望孩子在艺术环绕下成长,这本书是必读之作。”

  从事音乐剧表演与教育逾40年的百老汇著名音乐剧演员,《歌剧魅影》原版“魅影”扮演者,布拉德·里特尔在读完本书后深感共鸣。他在韩国的一所音乐剧学院担任院长,却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感到挫败:“我试图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没有人感兴趣。”他表示,艺术中藏着通往成功的钥匙,人们只需要“打开艺术,打开这本书。”

  斯坦福大学指挥教授蔡金冬,作为旅美四十余年的华人音乐家,始终关注中华文化对美育的追求。他在推荐中写道:“梁丽珍以她在艺术教育领域常年深耕的经历与见证,给了我们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据悉,为本书写序的香港教育大学兼任教授郑新文对书中《艺术教育如何开拓勇气》一章深有共鸣。他在推荐语中写道:“这是一本充满知识和智慧的著作,希望读者跟我一样从中得到启发和动力。”

  艺术展演:传统与现代交织诠释教育真谛

  活动现场,梁丽珍创办的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献演第七届东京国际合唱比赛民谣组金奖曲目《咚咚喹》。该团作为广州青少年艺术团体标杆,曾六获世界合唱比赛金奖,以纯净童声展现艺术教育的生动成果。

  昆曲互动环节掀起高潮。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一级演员赵于涛以“昆曲中‘净’的艺术”为主题,解析脸谱文化密码。现场更创新融合沉浸式体验:两名6岁小观众登台学习“马鞭骑乘”虚拟表演,赵于涛即兴演绎“从南京策马至广州”的戏曲程式化表达,生动展现“无实物表演”的艺术精髓。赵于涛现场献唱其主演的新编昆曲《世说新语·索衣》中的引子部分,他以“副净”行当重塑吝啬鬼王戎,彰显传统戏曲守正创新的当代实践。

  名家围谈:上好孩子艺术教育课

  多位艺术界名家围绕“家长如何上好孩子艺术教育这一课?”展开深度对谈。赵于涛表示反对艺术教育中的功利心态:“家长总问‘多久能学会唱段?’,这种快餐式思维背离艺术本质。”他认为成功的关键源自坚守,“每一行都有其坚持,更多的是在于父母的坚持。”

  表演艺术家郭东文呼吁保护天赋:“《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和“育”分开阐述的部分,老师教的是技、育的是人,教技易,育人难。爱因斯坦曾说‘天赋常在成长中被扼杀’,教师与家长需警惕功利化训练。”

  同样对“育”深感共鸣的还有香港芭蕾舞团行政总监李易,她表示,让孩子加入艺术团体更易于艺术教育的进行,“我们难以刻意让孩子爱上艺术,只有多接触,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团体带来的群体氛围和家长的陪伴很重要。”

  王虹表示,有些学生认为学习表演门槛低,对此她直指认知误区:“表演绝非‘说话就能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过程积累比结果更重要。向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推荐《艺术教育:家长要知道的十件事》。”

  梁丽珍总结道:“孩子的艺术教育,背后都是家长默默的支持,家长的支持在孩子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长的引导下找到自己的热爱。”她在现场分享了儿子在升学关键期的“退(合唱)团风波”,儿子一句“合唱占用了我的时间,但没有占用我的精力。”让她感受颇深,并表示“艺术教育从引导到坚持是家长的功课,这个无人可代替。”

  活动尾声,嘉宾向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团员赠书,寄语新生代延续艺术火种。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王歆月 周雨晴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