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365位医师的365天》新书发布会在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举行。
据了解,“365位医师的365天”项目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持,从筹划到出书落地历时近3年。《365位医师的365天》首部由50位医师的独立文章组成,涵盖50位广东医师每天临床、行政、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每位医师的文章最后还附有第一人称访谈,多角度、专业权威地展示了医师365个日日夜夜的工作日常,旨在树立广东省优秀医师典型,弘扬广东医师精神,擦亮广东医师品牌,提升广东医师的影响力。
《365位医师的365天》主编、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吴一龙介绍了策划该书的初衷与深远意义。“365位医师的365天”项目详实地记录了广东医师的日常工作,真实展现医师群体的立体面貌。希望广大读者读完本书能了解到,医生是健康卫士,更是社会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他呼吁广大医护人员与患者互信互谅,携手营造融洽医患关系。
南方传媒副总经理雷鹤表示,《365位医师的365天》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诠释广东医者“病家求医,寄以生死”的崇高信仰,通过深入医疗一线捕捉的动人故事,让公众透过文字看见医者光环下的真实温度。
现场同步首发吴一龙主编的新书《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学术视角,构建临床人才培养的广东范式,为医疗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在新书发布会“圆桌访谈”环节,吴一龙与卓业鸿、王坤、刘雪松、官键4位医师代表上台展开一场坦诚的生命对话。在广东省医师协会传媒部主任孙巧巧的主持下,医师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书中记录、自己亲历的感人故事:
作为项目发起人,吴一龙回顾了《365位医师的365天》的初心与历程。他坦言,医学既是“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有遗憾的学科”。医患间的“沟通与理解”是打破认知壁垒的关键。谈及项目进展与未来,吴一龙透露,将持续推进“365位医师的365天”项目,让更多医者的宝贵经验与信念被看见、被传承,促进医患在理解中同行。
首届广州十大名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卓业鸿分享了自己从医34载的坚守。作为眼科专家,他不仅在疑难眼病诊疗上有所建树,更长期致力于医师培养和基层医疗帮扶。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坤从临床实践出发,讲述了乳腺外科医生的人文关怀,赢得了患者信任,被亲切称为“妇女之友”。
面对神经外科手术的高风险特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雪松将其比作“战场”。为降低神经外科手术的风险,刘雪松教授团队正积极探索将AI与脑机接口技术结合,以提升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主任官键分享了其“跨界”投身放疗领域的历程。针对华南地区鼻咽癌高发且中晚期居多的现状,其团队利用20余年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大数据,融合AI技术进行精准放疗规划,力求在肿瘤区域集中能量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器官,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嘉宾们真挚坦诚的分享引发现场阵阵掌声。书中没有刻意美化的英雄叙事,字里行间却尽述对每一位“无名英雄”的致敬。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