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揭秘西汉两百年兴衰!谌旭彬携新作《从刘邦到王莽:时代的改良与倒退》亮相南国书香节

2025-08-20 20:02 来源:南方网 郭昊奇

  2025南国书香节期间,知名历史作家谌旭彬携其新作《从刘邦到王莽:时代的改良与倒退》亮相主会场,与读者共同剖析这段关键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与内在逻辑,从改革史的视角重读“西汉两百年”。

  在分享会上,谌旭彬首先阐述了本书的创作初衷。秦朝虽以法家制度取代周制,却因速亡而未能完成制度的最终定型,给后世留下强烈的历史“残缺感”。而真正将这套深刻影响中国后世两千年的“秦制”完善为“完全体”的,正是持续两百余年的西汉王朝。系统梳理这段关键的制度成型史,揭示“汉承秦制”的深层内涵与复杂演变轨迹,正是他提笔写作的动力所在。

  谌旭彬清晰地勾勒了全书的核心脉络,提出西汉历史并非线性发展,而是经历了一个显著的“改良—倒退”循环。从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奠定社会恢复基础,到汉武帝时代的穷兵黩武与高度集权导致“天下户口减半”,再到宣帝、元帝时代的有限度改良,以及王莽托古改制引发的社会总崩溃,西汉历史在理想蓝图与现实困境、民生福祉与集权需求之间艰难摇摆。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书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盛世之下的普通黎民。通过对文景时期赋税调整的实际效果、武帝时代盐铁官营对民间经济的挤压、昭宣时期吏治改革的局限等重大政策的细致剖析,力图“跳出帝王统治对自我政绩的重重美化”,从黎民百姓的切身体验出发,重新审视统治手段的实质影响。这种下沉视角,清晰地展现了皇权消长与民生祸福之间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揭开了被盛世光环所遮蔽的沉重民生代价。

  在探讨西汉兴衰的核心机制时,谌旭彬以“屠龙者终成恶龙”的犀利论断,点明了贯穿西汉两百年的历史悖论。他认为,深层的“路径依赖”与东亚地缘缺乏强有力外部竞争压力的环境,是导致这一历史循环难以打破的关键因素。这一洞见,为理解中国帝制时代治理困境的根源提供了锐利的思考框架。

  作为长期深耕秦汉政治制度史的资深研究者,谌旭彬以史料扎实、视角锐利著称,其前作《秦制两千年》曾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此次新著《从刘邦到王莽:时代的改良与倒退》延续其深刻的问题意识,通过还原西汉统治者在集权与放权、变革与守成间寻找脆弱平衡的复杂历程,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治理智慧的多重面相,更如同一面清晰的历史镜鉴,映照出制度改革的兴衰密码与民生福祉的永恒命题。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 通讯员 董芳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