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牵头组织编选、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大湾区文学选本》丛书在南国书香节国际文化展厅举行新书首发式。
《大湾区文学选本》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支持项目,历时三年多精心编选,首次全面呈现了大湾区文学的全貌。丛书涵盖文学理论、文学地理、小说、诗歌、散文、网络文学等六卷,凝聚了粤港澳三地作家、文艺研究者的智慧心血,不仅是对这片热土文脉的深情回眸,更是广东文艺界响应国家战略、书写时代新篇的自觉担当。
发布会上,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以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专职编委陈志等领导嘉宾出席并为新书揭幕,同时向多家图书馆及文化机构赠书,旨在推广大湾区文学,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王垂林在总序中强调,《大湾区文学选本》编选了湾区不同城市、不同代际作家、不同文本形态下反映时代变迁、刻画湾区风貌、传递人文精神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以鲜明的在地性和开放的全球视野,构建起大湾区共同的文化认同,宛如珠江汇聚西江、北江、东江,千百流涌,而后八门夺海,展现出一幅千姿百态又和谐共生的文学图景。
文学与艺术向来血脉相连,这套丛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本身,更蕴藏着湾区文艺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小说卷》《网络文学卷》中对骑楼街巷的描摹、都市人物的刻画、未来世界的想象,既能化作画家笔下的水墨丹青、激发舞蹈戏剧的现代演绎,也能链接影视、动漫等新业态,释放强大的产业动能。
近年来,《长安的荔枝》《白蛇传·情》《英歌 》等作品的持续升温,潮汕青年文学、方言电影与音乐的互动联结现象,折射出广东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民间文艺等多种艺术门类与文学的深度对话,让文字跃出纸页,在艺术联袂中焕发更广阔的前景。丛书的发布,为文学与更多艺术形式联动,增添了新的空间。 广东文学艺术以这套丛书为起点,以文学为桥梁,共启湾区文艺创作新篇章的未来可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