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文物有国籍 文明无边界

2017-03-31 10:34 来源:光明网 王丹

 

  商周铜鼎、秦汉陶俑,古老的过往从展柜中站起来,活生生来到眼前。“清华简”、西汉编钟,我们从一件件文物中窥探时间的秘密,探寻我们的文化脉络。

  构建起自己鲜明的文化符号,与世界对话,中国的博物馆要大胆地“走出去”。文物有国籍,但文明无边界。博物馆所肩负的传承文明薪火的重任,从宽广的视野来审视,参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保护,丰富充实人类文明版图,是题中应有之义。

  拥抱并主动融入国际文化,是中国博物馆“走出去”要跨出的第一步。这需要不同层面上的资源整合、机制协调和组织保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在渠道与经费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让博物馆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交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博物馆“走出去”,尤其要有品牌意识,围绕国家记忆工程、“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等,推出一批具有中国话语、中国精神、中国气象的对外展览。除官方渠道外,博物馆已经加快对民间等其他层次的交流探索,真正让博物馆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

  全球化带来了对异域文化需求的放量,全新的传播环境要求博物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文化传播方式不能有“时代落差”,要以文物为媒努力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在差异之上建立信任,在理解之中达成沟通。此外,借助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开发赋予藏品以新的生命,利用虚拟技术让博物馆更加数字化等,也应该成为中国博物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一种自觉。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