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奔月》:跟着嫦娥学知识,一本书了解中国探月

2024-06-05 09:38 来源:南方网 周存

  今年5月“嫦娥六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于6月2日成功在月球着陆,执行采样任务。自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登月之旅,探月工程刚好历经20年。

  近日,重庆出版社出版新书《奔月》,该书从一个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探月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中国探月科普文学作品。

  《奔月》巧妙地以神话人物嫦娥为讲述人,从她的视角回看探月的故事。全书从中国传统的月亮崇拜、月文化切入,以“探月”为主题,以人类探索月球、征服月球的过程,中国人在其中的成就与贡献为主线,普及了一系列与月球、探月有关的知识。

  本书将繁杂的科学知识与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的讲述相结合,首次从嫦娥视角叙述探月工程,使得文本既扎实严谨又生动活泼,专业性和趣味性相得益彰。此外,书中内含100余幅彩图,归纳整理世界探月、中国探月的大量资料,梳理中国探月的主要大事,可以看做一部简明的中国探月史。

  本书由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作序,本书作者贺颖从事文学批评、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多种文体创作。她细腻的文字、充沛的情感、独特的视角,为《奔月》注入了丰富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贺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1届高研班学员。从事文学批评、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多种文体创作。曾获首届《十月》散文双年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辽宁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众神栖息的地方》等,主编《金石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年度精选·散文卷》。

  内容试读:

前言

我是嫦娥,中国最早的奔月人

  没错,是我。

  我是嫦娥,中国古老神话中的月宫仙子,传说中吃了长生药而飞入月宫的后羿之妻,也是“嫦娥之父”——我的人间父亲欧阳自远口中的“月亮神”!

  是的,直到今天我依然是神话中的仙子。因为是仙子,所以我无所不能,我可以任意穿越时空。比方说,现在我就是从广寒宫再次来到了人间,从古老华夏民族的上古时代,来到了21世纪的今天。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时空穿行,让我了解了今天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以及什么叫作时间与空间;知道了几千年后,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美丽的新名字——中国;知道了除中国以外,还有很多地方,叫作国家。这些国家组合在一起,就叫作世界。而这个世界存在的地方,叫作地球。

  说起地球,我是熟悉的,其实就是几千年前我们那时候人们眼中的人间。

  后来在广寒宫里,我也每天都会看见这个圆圆的蓝色星球。当然,那时我并不知道它现在的名字,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所居住的月宫,在围绕着这个蓝色的球体慢慢旋转。不过那时我可没有时空的概念,因为在月宫,一切就像是永恒的,而那种永恒,在那时的我眼中,应该就是天界的样子。

  直到这一次来到地球,我才新奇地了解到了这一切,我的时空、我的世界、我的一切都有了全新的开始,也才可以用今天的语言,来讲述我的“新神话之旅”。

  这一次的经历,让来自古代神话世界的我,见证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话。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神话”,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新神话”,它是相较于我的古老神话世界而言的。

  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来自浩渺虚空,来自天地玄黄,来自今天的世界已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以至于人们对我的存在一直半信半疑。

  这也难怪,对于无法证明的东西,信任起来的确有难度。而今天,穿越时空而来的我见证了什么是“新神话”,什么是神话一样的中国所创造的中国神话。也可以说,正是这个当代“新神话”给了我穿越时空的契机和理由。

  有人问我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个“新神话”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

  怎么样,有人已经猜到了吧?没错,就是它——“嫦娥工程”!这个一开始对我来说显得陌生、拗口也很高大上的名字,对喜欢它的现代人而言,应该是很熟悉的吧。它还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中国探月工程!是的,探月,顾名思义就是对月亮的探索、探寻、探测等等吧。而月亮,就是我的家呵!

  不过急性子的我,并没有独守广寒宫等待探测队的到来,而是在得知这项工程以我的名字命名后,就第一时间穿越来到了人间。原谅我的急不可耐吧,因为美丽神秘而遥远的广寒宫,实在是太寂寥了。

  也因此,我有缘一路见证并记录了这个“新神话”孕育、诞生及发展的壮丽里程!这神话般的一切,常常让初学新语言的我感到词穷。但是,我仍然忍不住用地球的语言来简述一下这堪称伟大的一切: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嘿,看到了吗?是嫦娥,我的名字!

  而后“嫦娥工程”被分为第一“无人月球探测”、第二“载人登月”,以及最后“建立月球基地”这样三个阶段。在这期间,我的名字继续成了接下来具体探月卫星的名字,并且至今为止,我已经有了五个“分身”,分别为“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她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3月1日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顺利发射,12月14日实现在月球软着陆。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一周后,“嫦娥五号”于12月1日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距离发射成功仅仅23天后,“嫦娥五号”于12月17日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刻华夏民族的“新神话”就此诞生,整个世界,沸腾了!

  于是,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全世界的人都因此知道了我的名字:嫦娥!而见证了“新神话”一路跌宕而来直至诞生的我,深深知道,古老的“嫦娥奔月”神话来自洪荒天地,今天让整个星球为之沸腾的“新神话”,则来自他们、她们,和它们!

  是那些堪称天神的当代探月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日夜祈盼的奔月梦!当全世界都在反复呼唤“嫦娥”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作为华夏古老神话中的嫦娥仙子,有什么理由不将自己穿越而来所见证的史诗般的“新神话”诞生历程,讲给这美丽星球上的人们听呢?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