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陈寅恪四书》出版,解读300年一遇的大师究竟有何非凡之处

2025-04-22 09:26 来源:南方网

  近几十年来,中国学术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陈寅恪热潮,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当代学术话语中,陈寅恪早已超越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近日,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寅恪四书》,把这位学术巨匠的精神世界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因其身出名门,学识渊博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作者简介

  张求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长期从事义宁陈氏家族研究,出版专著《陈寅恪的家族史》(2000)、《陈寅恪丛考》(2012)、《陈寅恪家史》(2019),编辑整理《同照阁诗集》,合作编纂《陈宝箴集》。

  内容简介

  《馀生流转》所收十篇文章,以时间为序,连缀起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流转史”。书中既探究陈寅恪在战乱中托寄书籍留下的悬疑,又剖析战乱后陈寅恪的“去留”与“出处”,更关注陈寅恪在迟暮之年的爱恨情仇。起始于肉身“流转”,终结于魂魄“永驻”,堪称半部陈寅恪心史。

  《古调犹弹》所收六篇文章,铺陈的是夏鼐、刘节、郑天挺、陈君葆、梁方仲、竺可桢等六位学人与陈寅恪的交往史,表彰的是变雅之声盛行而犹弹古调的仁德义举与真情实谊。六位学人,每人一篇长文,各以当事者的日记(旁及个人记事、笔记、书信)为原始材料,私密性强,可信度高。在聚焦这六位学界名流的同时,尤其关注那些久被遗忘的“小人物”,如张向天、罗文柏、罗慕华、梁受洪、谭幹、李宗瀛、王庆菽等。在一幕幕以陈寅恪为主角的历史场景中,他们也是重要的构建者,他们的温情和善意不应该被遗忘,陈寅恪的世界应该给他们留下位置。

  《世外文章》所收十三篇文章,皆与陈寅恪的集外文有关。第一、二篇披露陈寅恪佚文《敦煌本〈太公家教〉书后》。第三篇公开陈氏为《宋诗精华录》所作19条批注。第四篇推测陈寅恪佚文《吾家与丰润之关系》所针对的对象以及可能选用的史料等问题。第五篇由分析《寄王郎》是否为陈寅恪诗作开始,继而厘定陈衡恪、陈寅恪、陈方恪兄弟几首词的署名问题。第六篇研究《近代名人书札》所收义宁陈氏三代人的三通信函。第七篇对已刊陈寅恪致董作宾两通函札做出订补,考证出代替陈寅恪写信的“念和”究竟为何人。自第八篇以下的六篇,辑录陈寅恪、唐筼多封佚札,个别信札虽仍存疑,但不妨公之于世,借以推进研究之深入。

  《尔尔区区》是作者的一部学术评论集,所评论的著作、文章都和陈寅恪研究直接相关,可称作“陈寅恪研究”之再研究。作者以史料考辨见长,表扬与批评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所录文章跨越十余年,评论范围涵盖在此期间陈寅恪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如《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陈寅恪诗笺释》《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初稿)》《吴宓与陈寅恪》《学人魂:陈寅恪传》《守望:陈寅恪往事》《陈寅恪和他的世界》《闲话陈寅恪》等。此次汇编成册,作者做了全面修订,言而有据、论而有力则一如既往。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