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许倬云《从历史看管理》系列重磅集结出版,看懂中国式管理的底层逻辑

2025-04-10 17:09 来源:南方网

  中国管理智慧的根源在哪里?近日,史学泰斗许倬云的经典之作《从历史看管理》系列(五卷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系列丛书以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为镜鉴,为现代企业家提供了一部“中国管理和组织的解码之书”。

  《从历史看管理》系列(五卷本)包括《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五册,从领导、组织、管理、人物、时代五个要素着眼,结合中国历史经验,对管理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为当今管理者提供全新视角。此次再版增加了新版序言《寻找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及多篇相关主题文章。每卷附赠大纲思维导图,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内容框架,同时收录了“许倬云写给大家的30句话”,凝结许老95岁人生智慧,读来触动人心。

  作者简介

  许倬云,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2004年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2024年获第六届“唐奖·汉学奖”。代表作有“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形塑中国》《汉代农业》)、“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文明三书”(《世界何以至此》《我们去向何方》《三千年文明大变局》)及《经纬华夏》等。

  内容试读

总序(节选)

寻找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这一套书,撰写的目的,就是针对中国的企业家,提出中国管理学、经营学的观念。我意不在为中国的文化张目,而是对中国传统的经营学、管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所交代。三十年前,在撰写过程中,台湾地区的经济正在起飞,当时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的主持人简静惠女士,约我对那些企业家做一系列的谈话,分析中国几千年来企业界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

  开宗明义,我必须先做解释:这几本书涉及的资料,几乎都在政府组织的范畴,我引用这些材料,意在讨论企业界面临的课题。管理类似治国,而不是治国;经营类似作战,而又不是作战。管理,乃编组由专业人才组成的工作团队,俾得有效的经营;经营,乃取得必须具备的信息,了解其反映的意义,驾驭形势,有效运用资源,获得最大的合理利润。管理异于治国,因为治国求安定,而企业的团队,则必须能发挥高度机动性;经营异于作战,因为作战目的在克敌制胜,而经营的目的却在赢得最大可能的同业合作和协助,开拓最多的客户与市场,博取最大盈利。经营,必须以内外“和”谐为贵,不在克“敌”求胜。经营之道,最需顺应形势,避免逆势,以致劳而无功。盼望读者朋友们体会这些观念,从这几本拙著中撷取内涵,其运用之道则在乎一心。其实,本篇序文陈述的内容,也大多是在历史上出现过,有利于当今企业发展的情势,以及中国传统企业界长期尊敬持守的行为规范。我的讨论,既不是深文高调,更不是“武林秘籍”,只是一些平常见识而已。

  长久以来,学者们都以为世界的管理学和经营学是以地中海周边为起源,发展形成了一套特殊制度。欧美挟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威风,席卷世界市场,于是,大家以为它们那一套管理学和经营学,乃是最先进也是最完备的。然而,从历史追溯发展的途径,这一套管理学和经营学,自17世纪以后,本身经历了许多变化,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并不是落地就拥有完美的制度。再从别处历史来看,在中世纪晚期,迄于西方力量压过伊斯兰教时,伊斯兰世界也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商业版图笼罩地中海到印度洋,以及大半个欧亚大陆。

  再从比较近代的历史来看,日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19世纪后期才突飞猛进的。一方面,他们从欧美学近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日本的企业界也拥有一些自己的发展特色。以其中著名的案例言之,松下系统——这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其本身的管理精神,就是将中国的儒家阳明学与佛家禅宗的精神结合,转型为松下的管理方式。他们有一个“松下塾”,经常在此机构训练自己的干部。

  中国的企业发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时代,五霸之首齐国进行整体的改革,将封建制的管理转化为在国家体系下的专业管理。《管子》这部书,不一定是管子自己撰述的,可能是由不同的学者,将齐国发展的历程和后来的主要特色总结集合而成的。齐国的那段经验,是在庄园经济以外开拓了市场经济(原文如此。指相对自由的商品化经济——编者注),这使得齐国的国力不是仅仅立足于土地的农业生产,而是以其国民相当部分力量投入专业的生产,例如海产和盐业,以外销换取利润,支撑诸侯国的整体发展。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中,诸国都想要尽可能发展自己的实力,仅仅倚仗土地的收入是不够的。而且因为列国本身不断开拓疆土,也开发非农资源,以此转化为财富,用来维持国家继续发展,俾得本国在列国竞争之中争取有利的地位。这些国家,是在列国体制之下发展“国际交易”。在中国广大经济网内,列国之间既有竞争,也彼此依靠,这其实和十八九世纪以后,欧美世界领导的资本主义发展形态颇有类似之处。

  战国以后,秦代以及汉初,从《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食货志》可以看到,以城市为基础的作坊生产、运输业和零售业,都已有相当规模。活泼的经济和都市化,两者之间有惊人的关联性。举例言之,以零售熟食为业的商人,竟富可敌国,宛若今日的麦当劳。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