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拜占庭帝国》出版:看懂拜占庭的历史,洞悉西方文明演进逻辑

2025-04-22 09:26 来源:南方网

  从395年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建立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这座城市被土耳其人攻陷,拜占庭帝国经历1000多年的岁月,是古代西方封建王朝中最长久的帝国。它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堪称人类的奇迹,基督教更是在这个国度快速发展,到达顶峰。

  近日,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新书《拜占庭帝国》。作者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欧曼爵士将拜占庭国诞生的原因、建国的艰辛、各个历史时期君主的贡献与失误、历次征服与被征服的战争细节一一叙述完整,讲解透彻,活灵活现地将一个古老帝国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也让这部著作成为拜占庭史研究领域的权威读本。

  作者简介

  〔英〕查尔斯·欧曼(Charles Oman),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在牛津大学师从英国现代史大师威廉·斯塔布斯。1917—1921年担任皇家历史学会主席。在学术生涯中,他开创性地通过残缺凌乱的历史文献再现了中世纪时期的战役。

  译者简介

  孙溶锴,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能源政治。

  内容试读

第一章 拜占庭(前658—后327年)

  2558年前,一小支帆船队伍沿着赫勒斯滂海峡(Hellespont)艰难行进,驶过宽阔的普罗彭提斯海(Propontis),停泊在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朝向欧洲一侧第一个入口处的平静水域处。此地是一个长月牙形的海湾,后世将这里称为“金角湾”(Golden Horn),它向内陆延伸了11公里,从外侧湍急的溪流中形成了一片安静的回水。在入海口的岬角上,几百名殖民者纷纷下船,匆忙地从一片海滩赶到另一片海滩,并在地面上搭建起一道极为简陋的栅栏,以保护自己免受内陆蛮族的袭击——这就是拜占庭最初的样子。

  这些殖民者是希腊(Greek)的多利安人(Dorieis),他们世代生活在繁荣的海港城市迈加拉(Megara),该城曾在殖民和商业扩张的鼎盛时期,扮演着希腊诸城邦中最为进取的角色。无论哪艘希腊船只驶入未知水域,都会有来自迈加拉的水手尾随其后。

  一群迈加拉的商人冒险向西挺进,在西西里岛(Sicily)开拓了殖民地,但大部分迈加拉人的注意力则放在了东方的日出之地,转到了云雾缭绕的黑海入口,以及远处神话般的土地。相传,那片神话般的土地上可以找到金羊毛王国(Golden Fleece),即古代世界的“黄金国”(El Dorado)。在那里,拥有无尽财富的国王统治着科尔基斯(Colchis)的各个部落。瑟摩敦河(Thermodon)的岸边,则住着亚马孙人(Amazons),他们曾经入侵过遥远的希腊,使希腊人疲于应付。如果沿着河流继续北上,你会找到希柏里尔人(Hyper-boreans)——希柏里尔是一个远离寒冷北风的幸福民族,他们甚至不知道风暴和冬天的存在。为了寻找这些传说中的土地,希腊人不断向北和向东航行,直到他们抵达大海的尽头。尽管他们没有找到金羊毛王国、希柏里尔人的福地以及亚马孙人的部落,但确实发现了许多地方值得探寻且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物产,如科尔基斯的金属、帕夫拉戈尼亚(Paphlagonia)的森林、第聂伯河(Dnieper)和布格河(Bug)沿岸的肥沃谷地,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和亚速海(Azov)的渔业资源。

  这些资源使希腊人获利颇丰,他们初到这里时,将海滨地区称为“人类禁区”,而在发现了东方土地的物产后,整个海滨地区便布满了贸易定居点,港口的交通便利性使这个区域被改称为“宜居之地”。正是本着同样的考量,在2000年后欧洲兴起的第二波探险浪潮中,海员们将“风暴角”(Cape of Storms)的名字改为了“好望角”(Capeof Good Hope)。

  迈加拉人比其他任何希腊人都更关注黑海Euxine地区,拜占庭的建立只是他们众多成就之一。在拜占庭形成的17年前,另一批迈加拉殖民者早已经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海岸建立了名为“卡尔西登”(Chalcedon)的殖民地。注定要建立更大城市规模的殖民者们向德尔斐(Delphi)的神谕求助,请求给予他们关于新家园的选址建议,而传说中阿波罗的命令是“将他们的城镇建立在‘盲人之城’的彼岸”。因此,在金角湾岬角上安营扎寨的迈加拉殖民者,认为卡尔西登人在比提尼亚(Bithynia)一侧建立殖民地实在是有眼无珠,他们没发现色雷斯(Thrace)海岸上更为优质的地点。

  从一开始,地理位置就标志着拜占庭注定会拥有伟大的未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商业上,没有哪座城市能同拜占庭相比拟。从色雷斯最东边的岬角往外看,拜占庭既背靠整个欧洲,也面向整个亚洲,整个地理环境易守难攻。相较于其他要塞,拜占庭几乎坚不可摧——两面环水的同时,第三面配有坚固城墙,邻近区域内没有可以被袭击者控制的高地。军事方面,纵观拜占庭的早期历史,除少数几次因饥荒或叛变而落入敌人之手外,这座城市从未因敌人的攻击而陷落。商业方面,拜占庭的地理位置优越,它完全控制了黑海贸易:每一艘从希腊或爱奥尼亚(Ionia)出发,与塞西亚(Scythia)或科尔基斯往来的船只都必须从城墙下经过。因此,黑海沿岸100座希腊城镇的繁荣与否,始终取决于拜占庭的主人。希腊人喜欢短途旅行,而拜占庭作为中途停靠之地,注定会收获繁荣的果实。此外,拜占庭也与邻近的色雷斯部落进行着大量贸易,并从渔业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因此,拜占庭的城市徽章是盾形纹章,里面镶嵌着一条金枪鱼。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