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近日,接力出版社出版新书《定位你的情绪开关:脑科学中的心理疗愈指南》。
“戴着面具生活太累了!”“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难道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看我的吗?”“做不到完美怎么办?”“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很多人曾陷入情绪内耗的死循环,焦虑时,如何有效地管理情绪,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书是韩国脑科学专家许智元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是一本从心理学和脑科学双重角度,帮助读者定位情绪开关、走出情绪困境的自我疗愈书。
书中从8个真实咨询案例出发,运用“案例+分析+练习”的写作方法,深入剖析自我的8种心理问题,如低自尊、焦虑、敏感、委屈、抑郁等,详细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绪困境时的大脑状态,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改善方法,如练习蝴蝶拥抱、记录感恩日记、吃点甜食、喝点热茶等,帮助读者解除自我认知、社交关系方面的焦虑。
本书作者、韩国脑科学专家许智元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问题,不全是社会关系、原生家庭的错,大脑也是制造问题的一份子。大脑皮层的反馈机制掌控着我们情绪反应的开关。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读者停止不良的心理习惯,照顾好自己,鼓励人们有勇气去书写与过去不同的新未来。
书中,作者分享了诸多临床治疗中安抚情绪、改变认知的有效方法——蝴蝶拥抱、记录感恩日记、吃点甜食、喝点热茶等等。
比如,蝴蝶拥抱,有助于人们恢复内心平静。将自己的双臂交叉放在两边肩膀上,两只手轻拍肩膀。闭上眼睛,慢慢呼吸,不停地说“没事的,真的没事的”,慢慢地轻拍自己的肩膀会让过度活跃的大脑调整它的呼吸。这一动作看似简单,效果却很好,在作者本人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也是屡试不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特聘研究员王轶楠在序言中如是说:“市面上不乏以自我提升为主题的图书,但像本书一样将心理学领域的多个理论、证据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著作并不多见。本书将为你开启一扇通向自我认识之门,借助深刻的共情、温柔的话语、科学的知识带你走出迷雾,走向自我悦纳、自我转化的康庄大道。”
科学的知识、暖心的话语、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有助于读者重新构建成熟的内心世界。当我们摆脱对自己的苛求,就能用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在人生困境中拉自己一把,从情绪的低谷中真正走出来。
作者简介:
【韩】许智元 高丽大学临床心理系硕士、首尔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
现任高丽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同时也是韩国临床心理学会特任理事、韩国认知行动治疗学会公关理事、韩国认知科学会总务理事、韩国脑图谱学会代议员兼学术委员。
主要从事精神病理、心理评价与心理治疗相关研究,并实际应用在临床上。她是世界首位探究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症大脑补偿回路异常的学者,同时以心理学者与脑科学者身份活跃于研究领域。
内容试读:
现在很多人为自尊而苦恼。这个问题在全球盛行,甚至出现了测量三四岁幼儿自尊的问卷。
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现实里不存在绝对高或绝对低的自尊。所谓的高自尊就像“和蔼的指导教授”和“不需要父母帮助的孩子”,如同神话中的独角兽,是不存在的假象。
你认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高自尊的人吗?现实里存在那样的人吗?那你认识低自尊的人吗?嗯……那就是我们自己。包括我在内的我们都是。
当然也有人看起来自尊“很高”。但是,他每天也是怀揣着上下颠簸的自尊而活着的。即使是看起来自尊很高的人,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有时候自我感觉还不错(也许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有时候心情会跌落到谷底,不过他也在坚持,挣扎着收拾残局,努力生活下去。
显然,每个人“自我感知”的自尊、自我价值感越低,精神出现问题的风险就越高。但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自尊问题不是因为我们的人格不够成熟,或是社会、职业成就水平低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我们自己轻视自己的成就,以过于严格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所导致的。
在强调自尊的社会里,希望我们对自己宽容一些,从容地去看待我们时高时低的自尊。
有时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好的反馈,自尊得到提升的话,这是很好的事情。我们的自尊就是以这种方式提高的,我们的大脑就是如此运作的。比起伤害自尊的负面评价,我们更喜欢听好听的话。
实际上,你可以对自己更自信一些。
所以,要改掉受到称赞时反射性地回答“不是的”这一习惯。如果别人的称赞使你的心情变好了,希望你能安心地接受这个称赞。
当然,生活中突然受到表扬,你可能会有点尴尬,自认为自尊较低,甚至可能怀疑对方别有意图。于是就像往常一样,谦虚地说:“不是的。”
如果你经常对称赞说“不是”的话,那大脑的反馈机制就真的会把“称赞”这种奖赏性快感变成“不是”的负面反馈。我们会被自己的话束缚住,产生“不是我做得好”的想法。听者也会逐渐认为“嗯?看来真的不是他做得好”。如果每当有人夸你的时候,你总是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是”的话,长此以往,周围的人也渐渐不再称赞你。他们会觉得反正你一直说“不是”,为什么还要夸呢。如此一来,被称赞的频率减少,我们必然会在某个瞬间陷入这样的思考:“为什么没有人称赞我呢?难道我真的很没有用吗?”
在这种不安的反思中,大脑反馈机制会对我们自己内、外部信息的隔阂和偏差变得越来越敏感。并且在解决这种认知失调的问题时,容易习惯性地低估我们自己的价值,也更加容易陷入曲解他人意图的恶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