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原子与灰烬》:讲述六大标志性全球核事故的灾难史

2023-11-24 10:42 来源:南方网 周存

  南方网讯  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只会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吗?核事故灾难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近日,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原子与灰烬》,作者是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他继《切尔诺贝利》之后,再度审视核能源问题,试图从历史上六起标志性的核事故中寻找核灾难的根源。

  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试爆氢弹,放射性沉降物覆盖大片海域,数百人被辐射所伤。

  1957年9月,苏联克什特姆镇附近的马亚克核工厂核废料罐爆炸,大量当地居民遭遇严重辐射。

  1957年10月,英国温茨凯尔工厂反应堆起火,造成史上首次重大核反应堆事故。

  1979年3月,美国三哩岛核电站辐射泄露,导致周边六个郡数十万居民被迫疏散。

  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引发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袭击,四座反应堆接连爆炸,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作者以细致严谨的调查,分析了这六起事故的技术和人为因素;以文学化的笔调,再现了惊心动魄的灾难过程;以史学家的关怀,将事故中的各色人物置于历史情境中予以观照,展现了政府、核工业从业者、媒体和民众在辐射阴云笼罩下的种种情态;更以学者的敏锐,探寻事故之外,真正值得关注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

  作者简介

  著者:

  (美)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历史系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等十余部专著,获奖众多,包括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以及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普希金图书奖,他也是唯一两获普希金图书奖的获奖者。

  译者:

  李雯露,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研究与实践、科技翻译史、对外传播研究。

  王梓诚,自由译者,曾任英汉大词典编纂处编辑。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由之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