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作家陈伟军推出儿童文学新作《我们光芒万丈》,关照青少年心理健康,呼吁孩子拥抱真实、悦纳自我,以其美好深情的笔触关注处于特殊家庭关系中的青少年心理困境。该书讲述新时代好少年面对诸多成长困惑积极突围、向阳而生,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温暖故事。
该书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推出,随书还附赠“追光的人”心理自助站健康教育折页,特别推出同名主题曲,以多元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灵疗愈,彰显文学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用文字点亮孩子的心灵孤岛
《我们光芒万丈》是陈伟军继《我想成为你的骄傲》之后再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倾心之作。小说讲述了一个暖心励志的少儿成长故事——从外地转学的11岁男孩侯小阳意外发现,异父异母的“姐姐”毛一蔓成了自己的“冤家”同桌。侯小阳和毛一蔓面对父母离异、家庭重组的现实,内心有着汹涌的波澜,他们依然天真地幻想着各自的亲生父母会重归于好。在“鸡飞狗跳”的日常生活中,两个孩子从剑拔弩张到互相打气、彼此接纳。两个孩子的经历也将鼓励更多处于特殊亲子关系中的同龄人发现生活的精彩。从逃避现实到勇敢面对,从否定自我到发现自身光芒的蜕变,正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成长缩影。
本书以转学少年侯小阳的视角切入,精准捕捉特殊家庭子女的情感困境,展现了一个父母离异后陷入自我怀疑的男孩,如何在老师、朋友和亲人的陪伴下,逐渐接纳家庭变故、重建自信的历程。侯小阳幻想自己是 “蚂蚁王国的王”,用童话编织逃避现实的茧房;异父异母的 “姐姐” 毛一蔓用 “学霸” 外壳包裹对家庭变化的恐惧;江洋在父母争吵中学会用沉默对抗世界的崩塌……这些角色如同镜子,映照出万千少年的真实生存状态。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总编辑闵蓉评价:当下我们的青少年读者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的成长期,面对学业压力,面对家庭关系的转变,面对生理变化和人际交往,他们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而这本书将鼓励孩子们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向世界,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太阳”。
孩子需要被看见、被理解
陈伟军表示,之所以写下《我们光芒万丈》这部作品,缘起一份触目惊心的数据。他留意到民政部的一组统计数据,我国十年间累计离婚登记高达3800万对。陈伟军马上意识到,这意味着许多孩子正经历因家庭结构改变而陷入迷茫挣扎的成长困境。更令他忧心的是,中国式离婚很难有好聚好散的,大多数昔日的“有情人”成为了剑拔弩张的“仇人”,甚至将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那些孩子面临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关系撕裂、亲情破碎的残酷现实,他们只有封闭在“心灵孤岛”中拥抱自己,同时渴望一束阳光。
“小说里,侯小阳、毛一蔓、江洋、彭奇等人是虚构人物,但我相信也一定是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所以,在这本书里认识的人,你一定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陈伟军说,他把这群孩子称为“追光的人”。他们是千千万万少年儿童的缩影,分别代表着不同类型的“追光者”,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拨开重重迷雾,积极突围,寻觅着照亮他们的光源。
《我们光芒万丈》一书中,主人公侯小阳之所以能够突破心灵困境,最终悦纳自我、实现蜕变,是因为他拥有珍贵的三个“太阳”:第一个太阳,是无条件爱他、接纳他的父母;第二个太阳,是善于发现亮色并谆谆善诱的师者;第三个太阳,是愿意倾听、积极回应的同伴。
“这些孩子需要被看见、被理解,更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家庭形态的变化不会削弱你的价值,你依然值得被爱。”陈伟军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主动去关注身边那些特殊的“追光者”,去成为他们的“太阳”。
作者简介
陈伟军,青年作家、编剧,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7年3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6岁中学时出版第一本书,20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已出版《少年奔跑在田间》《我想成为你的骄傲》《阿布尔的孙悟空》《神鸟的岛屿》等十四部长篇小说,主编多套作文系列。
内容试读:
《我们光芒万丈》 第一章(节选)
侯小阳低着头,看着笨拙的青石板从自己脚下一路铺过去,蜿蜒而狭长。他一格一格地跳跃着,如同轻盈的蚱蜢从密密层层的青叶间荡开去。
酷暑的阳光织成密不透风的穹顶,不由分说地将万物笼罩着。不见尽头的石板路上,反射出白晃晃的光亮。
侯小阳随意抬起一只手,满不在乎地抹了一把汗,却依旧固执地耷拉着脑袋,眼神偶尔下意识地向前方不远处瞥一下。
只见妈妈走在前头,脚底生风。妈妈脚上那双崭新的奶咖色皮凉鞋快速地移动着,活脱脱像是从动画片里跃出来的两只小老鼠似的,一左一右,忽前忽后。厚实的鞋跟在地面上发出笃笃的响声,滑稽有趣。
妈妈的嘴里不停地絮叨些什么,和不远处树上知了的嘶鸣以及道旁小店铺的空调外机发出的嗡嗡声混作一体, 不分彼此。
侯小阳一点儿也不在意妈妈的话,他知道,那一定照例是些反复强调的“训诫”。那些话在他那两只硕大的耳朵里穿梭,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几欲磨出茧子。
他停住脚步,蹲了下来,新奇地发现地上有一群蚂蚁。它们正拖动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碎饼干,看起来忙碌却井然有序。
这些小生灵黄褐色的身躯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仿佛是由心灵手巧的匠人用棕色的半透明玻璃细细捏就的,精致而可爱。
他将手肘紧紧地抵着膝盖,两只细瘦的手掌托住了大大的脑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地面。他看得入迷出神,眼前早已幻化出神奇的魔幻世界:他觉得自己就是蚂蚁王国至高无上的王,此刻正威风凛凛地检阅着千军万马,得意扬扬地接受着子民们进献的劳动成果。
蚂蚁们谦卑地俯身贴向地面,虔诚地高声齐呼:“尊贵的王,请接受我们最真诚的礼拜!万岁万岁万万岁!”为首的蚂蚁恭恭敬敬地擎起饼干屑,两只触角垂向地面,微微抖动着。
侯小阳享受着这份“王”的显贵与威严,他沉醉在幻想里,咯咯笑出声来。
忽然,他感到有一个黑影正在靠近,紧接着身子被一只巨大的魔爪拎了起来,令人猝不及防。
“不好!有外敌入侵,蚂蚁臣民们赶紧护驾!”他在心里呼救着。
这时,妈妈的声音在耳边炮仗般炸响,将他从天马行空的遐想里硬生生地拽了回来。
那些蚂蚁似乎也受到了惊吓,向四处一哄而散。
侯小阳终于抬起头来,果然望见妈妈的眉头又一次皱得紧紧的。
“你瞧瞧你,这一路上心不在焉的,磨磨蹭蹭做什么?”妈妈的话语里,一半是埋怨,一半是忍耐,“快走吧!今天是你第一次见毛叔叔,迟到是很不礼貌的……”
侯小阳不吭声,心里却不甘心地想,自己老早就见过那位毛叔叔了!只不过他是透过窗子偷偷望见的。此时此刻,他的目光还在往四下里寻找蚂蚁散去的踪迹。
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望着左顾右盼的侯小阳,心里那些复杂的情绪又一次被翻腾了起来。
大家都说侯小阳是个“麻烦”孩子。
他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哪怕是很简单的事儿,他也喜欢穷根究底地问,直到把人问得语塞词穷,他就咧开嘴,得意地嘿嘿直笑,叫人以为他就是故意捉弄人。
他也有变化多端的小动作。椅子在他挪动的屁股下很不安分,摩擦着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崭新的笔记本被他揪下来好几页,折成了大大小小的纸飞机;坐在他前后左右的同学总会突然举起手来,向老师状告他的搞怪行为……
他还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每天早晨,小组长来收作业的时候,他总是抓耳挠腮地磨蹭半天,装模作样地将书包底儿都掏遍了。好不容易交上去了,也总是问题频出。要么漏写了两三题,要么整页一错到底。有时索性连作业本也不见了。
侯小阳不傻,心里清楚大家都会对他指指点点。可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不折腾点儿什么,就没有了生命力似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想要“改过自新”,想要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每天傍晚放学到家,妈妈照例还没下班回来。侯小阳总是习惯性地将重重的书包甩在床上,然后一股脑儿掏出各种课本、练习册和试卷,将它们横七竖八地码在书桌上,好像要全力以赴地埋入题海里似的。
是的,他好多次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赶在妈妈回来之前就把这些作业全部搞定。
有时,天气晴好的日子,夕阳的余晖从方方正正的窗户里投射进来,稳稳当当地落在他的身上。在橘黄的阳光下,他那奋笔疾书的样子被雕琢成好看的剪影,通身散发着朦胧的光晕。你要是瞧见了,一定会忍不住发出啧啧赞叹。
不过,你可别着急。喏,你再瞧瞧,这才刚写了几行,他就懈怠了下来:一会儿觉得握笔的手指生疼,掷下笔夸张地甩动着手腕;一会儿感到后背或腿脚处奇痒无比,像是有几只微小到不可见的小虫子在顽皮地跳舞;一会儿起身走到客厅,端起凉水壶咕咚咕咚猛灌一气;一会儿尿急去了卫生间……
这一通折腾足足耗去了大半个小时,他才渐渐消停下来。
然而,他依旧不动笔,只是趴在书桌上发呆。是的,他没能找出比发呆更有意思的事儿。
他最喜欢盯着窗台上那盆养了五年的仙人球,然后愣愣地出神。那是爸爸送给他的,他万般小心地呵护着。
有一次,他惊喜地发现,仙人球的顶端竟冒出一个饱满的小花苞,几天后就绽开了一朵精致的小黄花,宛如落日的微笑,温暖而意味深长。
那天,他破天荒地早早完成了一篇作文。他把那朵迷人的仙人球花写进了作文里,洋洋洒洒写了三大页。语文老师毫不吝啬地打了三个红艳艳的五角星,还让侯小阳来到讲台上,当众朗读这篇范文。
他捧着作文簿站在教室的最前面,欣喜的神色溢满整个脸庞,几乎要流淌下来。这个位置,他最熟悉不过了。以往,他每次调皮捣蛋的时候就会被拎上来罚站,那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侯小阳一边念着自己的作文,一边抬起眼睛悄悄瞄向同学们。同学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脸很不相信的表情。要知道,侯小阳是全校闻名的“麻烦”男孩。可谁能想到,侯小阳的作文竟然也会被当作范文展示。
为此,侯小阳得意了一整天。一到课间十分钟,他就昂首挺胸地在教室里走上几圈,来回踱步的样子像极了学校的教导主任。
放学铃声响起,他如同一只快乐的鸟雀飞出了校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