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餐桌上的文化课”系列图书:从古人吃什么到古人怎么吃,全方位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024-04-23 16:41 来源:南方网

  饮食是孩子感兴趣的主题,饮食文化是向孩子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推出“餐桌上的文化课”系列图书。该系列共四册,分别为《南米北面》《荤素搭配》《茶余饭后》《烟火滋味》,从身边的美食出发,穿梭历史长河,介绍食材和烹饪方式的由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常识,包括各种作物的起源和传播、美食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习俗等,是一套以美食为切入点,向孩子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食育观念的图书。

  米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主食,至今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了。中国人又特别擅长把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在“吃”这件事上充满创意:将米裹上一层箬叶,可以做成端午节时吃的粽子;将米饭煮焦或烤干、压实,就成了嘎嘣脆的锅巴;把稻米碾成粉蒸熟后压成长条形,就得到了米线或米粉……

  “民以食为天”,而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塑造:在农耕劳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投机或偷懒的行为都会造成直接的损失。农人们长年累月辛勤劳作,靠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踏踏实实做人的道理。当然,农业生产更是个系统工程,通常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感情也更加亲密,社会更有人情味。

  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进化史。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犁铧、牛耕的发明及高产农作物的培育,再到现代的机械化耕作;从采集野蜂蜜到学会养殖蜜蜂,再到各种制糖技术的出现;从生吃鱼脍到学会烤鱼、蒸鱼、炸鱼、炖鱼……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与天斗、与地斗,经历了洪水、旱灾、狂风、蝗灾等自然灾害,栽培了数不胜数的粮食、蔬菜、水果,养殖了多种多样的牲畜、水产,发明了种类繁多的调味料,让餐桌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一切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饮食文化。

  作者简介

  安迪斯晨风,本名安晓良,科普作家、评论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浪微博阅读领域大V。擅长用有趣好玩的写法向大众介绍科学与文化知识。主要作品有《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等。

  陈丽丹,插画师,毕业于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插画专业和漫画专业,取得艺术硕士学位。作品曾获3×3插画大赛专业组优秀奖、红点设计奖(传播设计奖)、Illustration West 插画比赛金奖等奖项。合作对象包括《华盛顿邮报》、Boom! Studios、新经典等。

  内容试读

  吃是人的天性,即使在填饱了肚子之后,我们还是常常控制不住肚子里的馋虫,一有空闲时间就想吃点儿零食。

  上古时代,肯定是没有“零食”这种说法的。那时人类需要在野外觅食,想吃饱很不容易,不管是水果、干果还是草籽、肉类,见到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会塞进嘴里。进入农业社会后,虽然大多数平民还常常吃不饱饭,但王公贵族已经开始琢磨着除了主食、副食外还能再吃点儿什么。

  各类水果和干果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人类的主食,比如红枣、栗子、橡子等,都曾是拯救饥荒的“神器”。不过它们后来没能竞争过谷物和肉类,最终成为零食。随着物质逐渐丰富,人类不再满足于水果、干果等天然零食,而是利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米、面、油、糖这些日常食材混合起来,调制出丰富的味道,又设计出各种精妙绝伦的花色与外形,糕点就这样诞生了。

  “饮”“食”两个字密不可分,我们中国人的餐桌上,也总是少不了汤汤水水,无论是肉、菜煮成的羹汤,还是美酒佳茗,又或是浓滑香醇的鲜奶,都是我们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炎热的夏季,一杯清凉的冷饮下肚,能让人暂时忘掉暑热;凛冽的寒冬,喝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能让人感受到暖暖的幸福。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