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家王棵谈新作《芦哨声声》:坚守文化信念,用智慧和勇敢守护母语

2024-03-14 10:50 来源:南方网 周存

  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芦哨声声》,该书是军旅作家王棵聚焦文化抗战题材的儿童文学新作,这是一部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为题材的儿童小说,面对侵略者的阴险狡诈与残暴,江南水乡地区人民团结一致,以劳动人民的智慧守护母语,守卫家园,也将坚守文化、热爱祖国的信念传递给下一代,给予读者历史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近日,王棵接受了媒体群访,讲述了在创作《芦哨声声》时的感想与体悟。

  用儿童小说形式完成抗战题材小说

  作为影视编剧的经历给了王棵关注到“抗日战争”题材的契机。王棵谈到,自己在2008年到2016年做影视编剧时,不少项目是讲述抗战时期发生的故事,因此这一时期看了许多与抗日战争有关的资料,对这场战争的了解和理解比以前有了强化和深化。

  2017年王棵创作了一篇中篇小说《在水之涘》,讲述了抗战时期其家乡南通的乡村发生的故事。小说后来发表在《十月》杂志2018年第一期,接着《中篇小说选刊》选载了这篇小说。

  第一次在抗日战争这个题材上的文学实践得到了杂志的发表和转载,使王棵在抗战题材文学的创作上建立了自信。从2018年起,王棵计划写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故事的背景地是他的老家南通,他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看跟南通抗日战争有关的资料,有史料、小说,也有学术论文。

  “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候,我觉得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充满了创作激情,也有信心,于是在2022年底,正式进入了写作阶段,之前我一直对儿童文学感兴趣,就决定用儿童小说的形式,来完成我的这次抗战题材小说。”王棵说。

  关注文化抗战的历史真实与当下意义

  在谈及新作对文化抗战的关注时,王棵展现了他对文化抗战的深刻认识。

  他谈到,文化抗战本身就是抗日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日军在武装入侵的同时,从来就没有忽视过对中国的文化入侵。

  王棵认为,文化入侵也是有当下性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入侵,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所以,从“文化抗战”的角度来书写这部小说,就有了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创作中加入方言俚语的元素,王棵表示这是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这是这个小说的核心情节所带来的必然性要求。另外,加入方言俚语也有情感层面上的原因。王棵谈到,“中文是我的母语,南通话是我母语中的母语,我非常爱自己的母语,我也很有意愿和激情来表达我对母语的热爱。方言中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其流失是非常可惜的。我很想通过自己的创作,让大家更加关注方言,更爱自己的方言。”

  坚持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孩子写作

  谈及儿童文学,就绕不开“儿童本位”这个问题。王棵认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去创作的文学,在这种创作中,儿童在作家心目当中,应一直是中心的存在。对他来说,就是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作家心里面都要装着孩子。任何一个写儿童文学的作家,无论他以前是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当他开始写儿童文学的时候,他一定是坚持儿童本位的,他一定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去为孩子写作的。

  除了理论方面的理解,王棵认为,一个为儿童写作的作家,在怎么样坚持“儿童本位”创作方面,是要有一些自己的现实操作方法的。在几年儿童文学的实践积累中,他总结出了自己的办法:“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想象我的面前,一直站着一个具体的孩子,他在监督我,我写每一段话,都会向假想中的这个孩子默念一遍,直到我认为,他听得懂我的这段讲述、对我的这段讲述感兴趣,我才会进入下一段。”

  文化抗战,其实是抗日战争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当下的革命历史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王棵希望小读者们通过阅读本书,能了解“文化抗战”的历史,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精神,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军旅作家王棵写给孩子的抗日战争题材的成长小说。小说中,水乡人家的日常生活图景徐徐展开,看似平静的生活下涌动着战争的暗流。女孩多鱼和弟弟来金去学堂上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背后的巨大阴谋。姐弟俩一路与敌人斗智斗勇,带大家看清了敌人的真实面目……小说用质朴的语言谱写出一曲江南平原上军民共同抗战的赞歌,引导当代儿童铭记珍贵的艰辛岁月,获得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

  作者简介:

  王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影视产业联盟首批影视创作专家,著有《守礁关键词》《风筝是会飞的鱼》《大海上的脚印》等。作品曾获《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十月》新锐人物奖、《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

  内容试读:

第一章 我叫多鱼

  灶台与柴房之间的那面薄墙上,画有跳跃的鱼和飞舞的云彩,还写着两组字。靠下那组字是:年年有鱼。十一岁的多鱼没念过一天书,也没人教过她识字。“鱼”字,她却是认得的。她讨厌这个字。

  白汽从锅盖边沿冒出来,向“年年有鱼”爬升。多鱼目光里的这四个字,逐渐模糊不清了。白汽爬升到上面的“锅满盆满”时,锅盖像是被施了妖法,激烈地颤动起来。多鱼在想象中看到,锅内的水,因沸腾变成了大力士。

  “姆妈,水开了。”她大声提醒柴房里的母亲满芝。

  今天被满芝用来生火的,是麦秸秆,它们一般被当作是下等生火材料。在这平原的乡下,棉秆才是人们心目中的上等生火材料。此时夏日正浓,棉秆尚在大地上兢兢业业地孕育棉果,离它们成为柴火,中间还隔了数十天的距离。

  满芝没听见锅盖蹦跳的声音。燃烧的麦秸秆发出的啪啪声、被她拉得咔咔响的风箱声,把锅盖的动静掩盖了。多鱼的喊叫,惊醒了她。她大汗淋漓地闪出柴房。灶台边有一块破得千疮百孔的抹布,她一把抓起来,盖到锅盖中央的横柄上。

  锅盖被她揭开,一股滚烫的水汽扑向她的脸。她用手掌扇着热腾腾的水汽,生气地数落这只锅盖:“水杉木呀,做釜冠还是轻了点。寻个日子,我要把徐木匠喊过来,换榆树木做釜冠。”

  锅盖,被这地方的人叫作釜冠。

  里侧还有一只锅盖——灶台里,埋有两口锅。

  满芝揭起这只锅盖,盖到里面那只锅盖上。“水都要把釜冠顶出去了,”她冲着多鱼呵斥,“你才晓得喊我?”

  她刚被灶膛的火光猛烈照射过的脸,略呈充血状。灶墙被油烟熏得黑多白少,它里侧偏上的地方,贴着一张灶王菩萨相。多鱼看着母亲的脸,觉得它更应该贴到灶墙上去。

  “又不是只我一个人看到水开了。”多鱼不驯地看了眼身后。

  小她三岁的来金,还有她的两个妹妹——六岁的有银、三岁的有子,拥堵在她的身后。

  “来金也看见了,”多鱼说,“你怎的不骂他?”

  “我不曾叫来金看,只叫你看了呀。”满芝看着正在啃玉米的来金,凛厉的目光变得柔和。

  多鱼反问:“你做甚只叫我看,不叫来金看呢?”

  这个问题似乎把满芝难住了。一股来自体内的力量,用力挤压她的两道剑眉,令她的眉心变皱,她那张比一般女人硬朗的脸,一时布满了凄风苦雨。

  这个自感命比黄连还苦的女人,随时可以号啕大哭,只要她自己愿意。可是,她的世界里,有太多事情等着去料理,她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哭?

  “你讲呀,”多鱼依然针锋相对,“做甚不叫来金看,只叫我看?”

  满芝的声音必须比多鱼高:“你大、来金小,不叫你看,叫哪个看?”

  “话都是你讲的哩。”多鱼诡黠地看了看来金的手。

  来金的手肉肉的,与他微胖的体形很相衬,不像多鱼的手,一层薄皮裹着骨头。多鱼时常怀疑,因为家里有个来金,其他人都变瘦了。来金就是一头食人兽,倚仗母亲的偏袒,“吃掉”其他人身上许多肉。

  多鱼抢走那根被来金啃过的玉米,放到嘴边,用力地啃。“我比你大,给我吃,是不?”她问来金。

  来金抬起瓷白的脸,呆呆地望着多鱼。他搓掉粘在手指上的玉米渣,歪起头来,对多鱼说:“你欢喜吃,你吃……我不欢喜吃……”

  多鱼张着嘴愣住了,满嘴的玉米珠子都在冲她喊:吐出去,吐出去。对食物的欲望,叫她战胜了这冲动。她把嘴里的玉米珠子全咽下去,嘴重新张合起来。

  “来金不欢喜吃,你给他吃?我和有银、有子都欢喜吃,你不给我们吃?”多鱼又朝玉米棒子啃了一口,将它交给有银,“有银,你吃,和有子一道吃。”

  有银、有子不一会儿就啃秃了这根玉米棒。

  在此期间,满芝拎过来一把白铁皮水壶,把锅里的开水舀进去,又见缝插针地掀起里面的锅盖,捞出一根玉米棒,在菜板上劈开三等分,分给多鱼、有银、有子三姐妹。满芝干活有惊人的巧劲,且能一心几用、同时干两种活。在何家园,她是出名的巧娘子。这会儿,她忙活着的同时不忘向三姐妹解释:她是先让来金尝一下玉米煮熟没有,并不是只让来金吃。“看!不是也给你们吃了吗?”她已移到了屋里的另一处地方,找到昨晚给来金缝好的书包,又从五斗柜里翻出昨日上午从镇上买回来的毛笔、砚台、墨水瓶、练习本,装进书包,而后,将它们一并塞到多鱼——对!不是来金——手里。

  “我先到田里去,你把来金送到学堂,再到田里寻我。”

  多鱼才不信。另一只锅里煮着的几根玉米棒,将是全家中午的口粮,母亲根本没打算早上给她们吃。要不是她抗争,母亲会像往常一样,今早只给她们喝一碗粥。当然,母亲对自己一样苛刻。她的早餐,永远是一碗稀粥,就着腌菜吃。

  “来金自己没长脚,要我送?”

  多鱼作势要把书包甩给来金。然而,她却麻利地把书包背到了身上。对学堂的好奇,叫她改变了主意。她从未见过学堂,只是听说过。无须满芝要求,她主动抱起那只单人条凳,扛到肩上。

  “来金,我送你去学堂。”……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余慧莹

  长江文艺出版社供图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