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水墨光影间的自然意蕴——香港画家刘宏业的国画世界

2025-11-14 12:50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在香港画坛,画家刘宏业在用自我独特的水墨语言,诠释着岭南画派一如既往的革新精神。他的作品既扎根于传统笔墨的深厚土壤,又展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时代气息。其艺术技法承袭了“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革新基因,契合了岭南画派自经“二高一陈”大力倡导的强调写生、重视时代感、勇于吸收外来艺术养分的艺术精神。我们可以说,刘宏业并非简单模仿前人笔墨,而是深入理解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核——对自然生命的真切观照与对绘画语言的实践。

  在刘宏业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画家对传统绘画思想的把握,也有那种“基于传统,线条松动自由”和“墨分五彩”的笔墨。其线条脱离了某些程式化笔墨的拘谨,不但可以在书写性的节奏中自由穿梭,同时在行笔运转中也展开了对光影眀晦的追求,以凸显云水生机以及花卉禽鸟的生动。他的这种“松动”并非散漫,而是建立在扎实功底之上的自信与从容,是情感与物象交融后的自然流露,是画面浑然的气韵与现代构成的趣味相融合的结果。

  通过刘宏业的作品,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不难看出刘宏业比较重视水墨渲染的运用对光影氛围的独特追求,这是他国画作品的鲜明标识。他舍弃了岭南画派早期部分作品中常见的浓丽色彩,借鉴道家的阴阳黑白观以及哲学思想,转而去追求水墨黑白的本体语言。他通过毛笔蕴含水的精准控制,以及对宣纸肌理特性的巧妙利用,实现了墨色层次的“墨分五彩”以及极为丰富的微妙变化。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晨光熹微中渐次清晰的山峦,或是暮色苍茫里逐渐隐去的林壑,或者花田丛林乃至淓汀苇岸的这些都是以水墨构建出的意境。那氤氲的墨气,不仅是表现远山云雾、水体润泽的手段,也自然成为了“光”的替代物——通过水墨渐次变化的对比,通过浓淡干湿的交替晕染,画面中自然生成了类似西画中的光影效果与空气感。而这种“光影”,和他在绘画线条上追求的不同,也并非客观写实的光线,而是经过内心滤化、充满主观情致的意象之光,它引导观者进入一个静谧、幽深而又变幻莫测的诗意空间。

  刘宏业的艺术实践自然也离不开香港独特的文化土壤。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历来是思想与艺术创新的温床,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向海外传播的重要“栈桥”。他的创作明显显现出这一桥梁作用:内在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考与美学精神,形式上则融汇了岭南派的革新意识乃至对现代视觉经验的吸收,使其作品既具有东方意味,又易于与国际艺术语境进行对话。他通过个人的探索,证明了传统水墨在当代社会依然拥有强大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并且能够以一种不失本体特色而又具国际视野的方式呈现。

  可以说,刘宏业的国画艺术是岭南画派革新精神在香港当代中国画坛的持续。他以松动自如的线条构建,以精微丰富的水墨渲染追寻光影,在黑、白、灰的纯粹世界里开辟出气象万千的自然意境。他的探索,既体现了传统中国水墨语言的当代特色,也凸显了香港作为文化交融之地,在传承与推广岭南美术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撰文:李琰 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高剑父纪念馆馆长

  画家简介:

  刘宏业

  字大弘,广东财经大学毕业,幼好国学、丹青,岭南画派及大风堂再传弟子。随卢清远、施云翔、鲁力、郭怡孮等诸师学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深造。探索以五行入画,天人合一的艺术语言。现为香港南天画会主席、世界文化艺术联合总会(新加坡)名誉理事、广东省民革孙中山书画院特邀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香港美协会员、香港书法协会会员。

  作品欣赏

一柱擎天 98×197cm

一柱擎天 98×197cm

青城天下幽 98×197cm

青城天下幽 98×197cm

葡萄小鸟 69×137cm

葡萄小鸟 69×137cm

根 69x136cm

根 69x136cm

黄山写生 48×69cm

黄山写生 48×69cm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