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002昆阳之战考论(上)

2022-07-31 12:19 来源:南方网

  编者按: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军事史中书写下光辉一页。如同巨鹿之战对于嬴秦,昆阳之战对于新莽政权最终历史走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光武中兴”,至此登场。作为扭转战略局面、创造军事奇迹的名役,相关战争背景与具体经过,值得后人细致探求,认真总结。本文关注这一问题,首先对天文气象、地理交通与政治军事形势进行了重新分析与考辨,深入浅出,饶有意趣。感兴趣的朋友,莫要错过。根据组织方要求,这里适当对文中所涉问题予以补充或提示,以促进讨论。

  西汉中晚期,军队中剑与环首刀同时并存,环首刀尚未在军队的短兵装备中完全取代铁剑。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简所见材料,没有出现“屯”、“屯长”等信息,50人的军队编制,多称“队”。光武另随诸将昆阳、定陵、郾等县,“诸将”后或存脱字。汉昆阳城的位置分析,除依据明代县志,还可查阅《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唐代”部分,作进一步验证和说明。文中多有自己的发见,而对“此城(按:指蒲城)大约光武中兴即废,所以后来的历史文献里找不到一丝踪影”,以及云气“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的现象,也可稍作解释。

昆阳之战考论(上)

  你胸穿皮甲,腰佩环首刀,手握丈余的长矛,已经将覆盖生牛皮的大盾用木桩撑在地上。天气有些闷热,你感到绛帻好像裹太紧了,腋下几滴汗珠滑落。咚隆,咚隆,咚隆,什么地方在敲鼓,搞得太阳穴发疼。你从盾缘望出去,一片烟尘里,弩队的弟兄正踏着蹶张弩上弦。两轮齐射过后,他们从阵间的狭窄通道撤到后阵。现在你搞清楚那声音的来源了:上百名骑兵正列阵向你冲来,那些可怕坐骑正踏出隆隆的鼓点。面前完全没有了遮挡物,你看着最近那名骑手长戟的寒光,双膝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长兵——”“长兵——”阵中校尉所在的位置远远传来号令,直到你听见屯长那粗嗓门吼道:“长兵预备!”你目视前方,用余光向左瞥。呼啦——屯长的旗矛向前麾去,矛杆上红色的燕尾旗分外耀眼。你条件反射地将手中长矛斜斜刺出,近千人同时怒喝:“杀!”战场上空回荡起滚滚沉雷。

行进中的汉代步兵/作者绘,参考了Osprey出版社Imperial Chinese Armies (1)一书

  你生活在公元23年,这一年是新朝地皇四年,汉帝刘玄更始元年,也是王莽帝王生涯的最后一年。发生在这年初夏的昆阳大战,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并经由昆剧《闹昆阳》等戏曲作品广泛传播,成为民间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就称赞过:“中国如……新汉昆阳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可是现存史料费了很大笔墨来描写刘秀多么英明果敢,战史研究者也主要关注刘秀如何以少量兵力击破莽军,对战役的细节未作说明。

  有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两汉历史,为使大家了解战役全局,我们先把《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的记载意译成白话文。括注内容原文没有,是作者所加。

  (更始元年)二月辛巳,起义军立刘圣公为天子,封刘縯为大司徒,其弟刘秀为太常偏将军。三月,光武另随诸将昆阳、定陵、郾等县,顺利攻占了三座城池,俘获许多牛马财物,粮食则有数十万斛,这些战利品被转运到宛城下的汉军营垒中。王莽在长安听说南阳太守战死,起义军还拥立了汉家皇帝,十分震惊,于是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调集洛阳及各郡兵马,计有披甲战士四十二万,浩浩荡荡开赴南阳,征讨起义军。五月,莽军(王莽新朝的军队)到达颍川郡治阳翟,又同严尤、陈茂等部会合。

  ……王莽曾征召天下精通兵法的六十三家数百人,这时将他们任命为军吏,又选练武卫,招募勇士,大军旌旗辎重,连绵千里不绝。莽军中有位巨人名叫巨无霸,身高两米三(比姚明更高),腰大十围,任职垒尉。莽军又驱赶虎豹犀象之类的猛兽走在军前,壮大声威。秦、汉两朝出兵,都不曾有过这样的盛况。刘秀等将率数千人从小路北上,准备在阳关伏击莽军。不料其他将领见莽军势盛,调转马头一溜烟跑回了昆阳城。

  他们惊魂未定,又担心家眷财宝,打算分散逃到别的城池去。正在商议,刘秀发话说:“现在既缺少士兵和粮食,又面临强大的敌寇,若齐心协力抵御,尚有机会建立功勋。要是分散开来,丧失了兵势,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况且宛城未拔,主力不能赶来救援,昆阳如果陷落,不过一天的功夫大家都要完蛋。现在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要守着妻子财物幺?”诸将怒道:“刘将军何敢如是!”刘秀大笑而起。

  恰逢候骑来报,说莽军即将抵达城北,行军队列数百里,看不到尽头。诸将惊恐地商量说:“得赶快把刘将军请回来计议。”刘秀又指着地图给他们讲解破敌方略。诸将又慌又怕,纷纷答应。当时城中仅有八九千人,刘秀就请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自己趁夜同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在外围收兵回援。那天晚上到达城下的莽军已接近十万,这支小队差点没法冲出城门。

  等他们赶到郾、定陵,尽数调发诸营兵马,然而诸将无不贪惜财货,要分兵留守。刘秀慷慨道:“今番若能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要是被敌军击败,脑袋都保不住,哪里还有命花!”众人方才听从调遣。另一方面,严尤劝说王邑:“昆阳城小而坚,现今称帝的叛贼在宛城下,火速进兵,叛军必然逃走;宛城败退,昆阳自然降服。”王邑答道:“(严将军此言差矣。)我当年任虎牙将军围攻翟义,只因没有生擒贼帅,就挨了天子(王莽)批评。如今统领百万之众,连一座小县城也攻不下,像什么话?”于是命大军沿河扎下几百座营寨,围困数十重。攻城时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数百里外都能听见。那六十三家学过兵法的军吏各显神通,有的挖地道,有的命士兵推冲輣撞击城门,有的造出二三十米高的云车,弓弩手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城中,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军民打水都得背着门板挡箭。王凤等想要投降,却被严词拒绝。王寻、王邑两位主帅自以为功在漏刻,志得意满。某天夜里忽有流星坠入莽军营中。到白天,一朵形似崩山的乌云,从营寨上空坠落,快到地面时才消散,莽军将士纷纷吓得趴在地上。

  六月己卯,刘秀终于同汉军各营进发了。他自己率领千余步骑,脱离大军到前方四五里列阵。王寻、王邑接到候骑报告,也派数千兵马合战。刘秀带小股骑兵突入敌阵,斩首数十级。后面诸将迎上得胜归来的刘秀,喜道:“刘将军平生见小敌胆怯,大敌当前却十分勇猛,实在可怪。请再去做前锋,我们愿为将军助攻!”刘秀再次前进,莽军开始退却,诸部乘胜进击,斩首数百千级。进攻连连得手,一直打到昆水南边才罢兵。

  这时刘縯攻下宛城已经三日,而刘秀在尚未知晓此事的情况下,就叫来飞毛腿信使(潜进城内告知守军他的作战计划),交给他写有“宛下兵到”的尺牍,并嘱咐一定要故意丢掉此信。王寻、王邑读完士兵捡回来的这封假信,心中大为不爽(或许还对着部下问候了一遍老刘家的祖宗)。(次日决战,)汉军诸将已经尝过多次胜利的滋味,胆气越发雄壮,无不以一当百。光武事先与敢死者三千人(迂回到昆水上游),从城西水上冲击敌军中坚。王寻、王邑所在阵列大乱,汉军乘锐击溃了当面之敌,斩杀主帅王寻。城中守军也鼓噪而出,里外合势,震呼声动天地,莽军大溃。逃跑的士兵相互腾践,奔跑的,跌倒的,百余里间全是溃兵。恰逢天雷滚滚,大风骤起,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昆阳城北的滍水溢出河道,阵前的虎豹都股战而栗。莽军士卒争先恐后想渡河逃生,溺死者以万数,河水为之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踩着尸体渡河逃去。汉军尽数俘获敌军的物资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所获物资耗时月余也没清点完,有人还焚烧了剩下的战利品。

  读完这段话,尚有诸多问题不能得到解答。如:昆阳城在哪里?莽军士兵看到的怪云是什么?汉军和莽军当时的兵力究竟各有多少?两支部队怎样集结、运动和指挥?决战前的数次交锋发生在什么时间?刘秀及其三千勇士是如何做到直冲莽军中坚的?等等。本文尝试为这些问题寻找合理的解释,以期读者能由此想见两千年前这场大战的完整图景,想象那金戈铁马的决胜时刻。

  马谡曾建议诸葛亮:“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后诸葛亮用其计七擒孟获。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有人说:“古希腊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对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研究,才是最根本性的科学。”

  心是人心,知是人智,力是人力。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有关斗争的命题,都是“人”的问题。我们以为,只有认识并灵活运用人的力量,巧妙调动人的心理,才有可能获得胜利。“攻心为上”“自胜者强”“对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研究,才是最根本性的科学”,故而本文将第三句话作为总思想,以前两则引文为具体策略,来推演昆阳之战的全过程。

  我们的写作结构是:天文气象—地理交通—将帅兵员—甲仗阵法,以上属于属于作战条件—围城—迫敌—决战,后三部分是战役过程。

  俗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后可以带兵打仗。

  我们先来搞清楚地理。因为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坐标,在此基础上才好讨论天文与战争的关系。这场著名战役的主战场——昆阳城在哪里呢?注《后汉书》的唐章怀太子李贤说:“昆阳故城在今许州叶县北。”(范晔,P5)“今”是指唐朝,然而我们并不知晓唐时叶县的位置。幸好我国有悠久的地方志编撰传统,同一县志历代往往会有重修。在国家图书馆网站检索得到,现存最早《叶县志》版本是嘉靖二十一年所修,其“城池志”云:

  叶古城在今城南二十五里,自周秦两汉魏晋五胡俱无改。旧《志》谓北齐阜昌七年县治北徙昆阳城,刘思忌因旧修筑。隋唐复旧治。宋无考,据苏轼《昆阳赋》云‘澹平野之霭霭,忽孤城之如块’,则叶在宋时仍治旧城,而昆阳为孤城矣。金元治今城,碑刻可考。我朝因旧筑土为之。天顺五年,县丞鲁常重修。知县石鼐惩正德辛未之变,改砌砖,城周一千二百八十五步……嘉靖元年知县张迁桂挑浚南北门之西及西面城壕,各阔十丈、深二丈。六年,知县李充浊复挑浚南北门之东及东面城壕,深阔如之,因旧迹引昆水注其中,复更南门曰昆阳,北曰临滍,西曰道洛。

  这段话很有意思。今天的叶县老城就是明清两朝的叶县城,还保留着县衙和护城河。那么唐代的县城应该在今叶县城南二十五里的叶邑镇,濒临澧水。这片地区至今还被当地人呼为旧县。清人顾祖禹说,昆阳城在他那时的叶县城北二十五里,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根据《叶县志》记载推测,汉代昆阳城就在今天的叶县老城。引文中反复提到“因旧”“因旧迹”,这是由于古代筑城全靠人力,耗费巨大,所以经常利用原来的地基修筑,能省一点是一点。

  我们来给古人当施工技术员,算一道数学题:

  最小周长:明代每步1.6m(五尺)×1285步=2056m

  城壕截面:每丈3.2m(营造尺32cm)×2丈×3.2m×10丈=204.8㎡

  土方作业(以每方0.2工日计):2056 m×204.8㎡×0.2工日/㎥=84213.76工日

  换句话讲,光挖护城河就需要1000壮劳力工作两个多月。结合上面说的“因旧迹”,可以认为汉代的昆阳城就在今叶县老城,北齐时曾经将叶县治移到此处,后隋唐时叶县又搬回原址。

  汉昆阳县城的规模,按明清城址推测,大概也是南北千米、东西五百米,合汉一里420米,城周约五里。有学者统计(周长山,2003),河南地区的汉县城遗址里头,小者如扶沟县东西480米、南北800米,大者如阳城县东西700余米、南北2千米。昆阳城南临昆水、北依滍水,阻两河之间而又有城壕,在它们里边确实称得上“城小而坚”。

  明叶县城的三座城门也颇足玩味。南门出去不远就是昆水(今灰河),所以叫昆阳门;北门遥望滍水(今沙河),故而取名临滍。西边一马平川,城门名唤“道洛”。从地图上看,从叶县向西北取道汝河,正好可达洛阳。按经济发展规律讲,当时向西的商路应该比较重要。下面还会谈到,西汉末年这个方向其实并非主要交通路线。我们依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了地图1,但部分县城按照我们的研究进行了调整,比如父(蒲)城、颖阴,可与谭《图》对比观看。

地图1  谢天绘制

  我国古代交通运输,常常利用河流、川谷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线路。其次还有古今延续性强的特点。古昆阳城西北遥接伊洛盆地,南通南阳盆地。由于伏牛山系的阻隔,今天从洛阳开车到南阳,有左中右三条道路可选:左路取乌海线240多公里最短,中路取盐洛高速约350公里,东路经连霍高速到郑州再南转约410公里。那西汉末年从洛阳出发到南阳,最重要的道路是哪一条呢?古代行军需要运输大量辎重,当然会选比较好走的路,所以我们用东西汉之交两次行军路线为例证,还原当时的交通节点,这样才能搞清楚昆阳之战相关地理问题。

  甲、莽军的行进路线:《汉书·王莽传下》:“(王)邑与司徒寻发雒阳,欲至宛,道出颍川,过昆阳。”《东观汉纪》:“二公兵到颍川,严尤、陈茂与合。”当时的颍川郡治在阳翟,今禹州市。有可能还利用了颖水漕运之便。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这里的“阳关”应该是莽军进兵道路的节点。当时滍水以北诸城尽在莽军掌握,所以汉军应当是轻装进发,深入敌后奔袭强敌。此地必然险要,适合以少量兵力设伏,不然汉军也不会大老远白跑一趟。李贤注认为,它就等于郦道元书中的“阳关聚”:“聚名也。郦元《水经注》曰:‘颍水东南经阳关聚,聚夹颍水相对。’在今洛州阳翟县西北。”(范晔,P7)查《水经注》卷二十二(【】内是经文,前后为郦道元注):“颍水又东出阳城关,历康城南,魏明帝封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康乡侯,此即臻封邑也。【又东南过阳翟县北。】颍水东南流迳阳关聚,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颍水又迳上棘城西,又屈迳其城南。”阳关聚今已无存,其上游的康城就在今禹州市康城村。又根据颖水屈折线可将上棘城定在今下毋村。故此,阳关聚“东西二土城”当在今顺店镇附近。西汉末东汉初并非只有县城有城郭护卫,《续汉书·郡国志》有不少“城”都附注了“邑”字,建武二年“董䜣起堵乡(堵阳县的乡),许邯起杏(复阳县的聚)”跟刘秀作对,这都说明县级以下的乡、聚也可以有城墙。阳关聚的土城或许汉已有之。

  以常理论,李贤注有误,“阳关”并非阳关聚。从卫星地图看,这片属禹州平原,没有可供设伏的合理位置。有人说,那汉军也可依托土城阻击啊……当时汉军主要来自刘氏宗族宾客和下江兵,前期只敢“共攻离乡聚”,攻坚能力较弱。加上已经敌后行军数百里,要叫这帮绿林好汉再去啃硬骨头,想必很难。更不用说阳翟近在咫尺,若是颍川兵出城援救,运气不好莽军前锋也到了,前后夹击指定完蛋。我们认为,汉军邀击的预定战场“阳关”是指阳城关,也就是古代隘口、今天的登封石羊关村。阳城关正好处在颍河、箕山间,阻山带水,地势极为险要。汉军若想达到奔袭的效果,可以绕道郏县北面山地,借助山林掩护避开阳翟方向的候骑。

  前面说中路取盐洛高速,正好沿颍河河谷绕过了嵩山。那么莽军要从洛阳走到阳城县附近,也是走这条路吗?实际上,莽军很可能是走轘辕古道越过嵩山。《续汉书·郡国志》缑氏县有轘辕关。“轘辕”这个词专指险阻曲折、形势险要的道路或地带。(《管子·地图》:“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李贤说:“缑氏县有缑氏山,轘辕山有轘辕阪,并在洛阳之东南。”这里的“阪”应当是许慎讲的“山胁”即山腰小道,跟后文“湛阪”是平缓的山坡不同。《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同书《淮南衡山列传》:“今我令楼缓先要成皋之口,周被下颍川兵塞轘辕、伊阙之道,陈定发南阳兵守武关。河南太守独有雒阳耳,何足忧。”《汉书·高帝纪上》:“战雒阳东,军不利,从轘辕至阳城,收军中马骑。”可知秦汉时轘辕确为交通孔道,雒阳锁钥。既可以经此关过阳城县入颍川郡,又可以塞住轩辕阪的关口堵截雒阳之兵。光武元年刘秀军围雒阳,困兽犹斗的朱鲔在投降前,还告诫诸部将说:“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径将大兵上轘辕,归郾王。”(范晔,P655)更始所封的郾王尹尊当时正盘踞颍川郡,朱鲔想到的最后退路正是取道轘辕。

  莽军经轘辕阪、阳关南下,到达阳翟与颍川郡兵汇合后,南进昆阳的路上又横亘着一座落凫山,古称鱼齿山,也叫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山下有湛水,山之东部又有平缓的坡地,称为湛阪,春秋时期晋楚湛阪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见《水经注·汝水注》:

  湛水出犨县北鱼齿山西北,东南流,历鱼齿山下为湛浦,方五十余步。《春秋·襄公十六年》:“晋伐楚,报杨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遂侵方城之外。”今水北悉枕翼山阜,于父城东南、湛水之北,山有长阪,盖即湛水以名阪,故有湛阪之名也。湛水又东南迳蒲城北,京相璠曰:“昆阳县北有蒲城,蒲城北有湛水”者是也。湛水又东,于汝水九曲北东入汝。杜预亦以是水为湛水矣。

  故此,莽军要绕过鱼齿山可选西路经郏、犨等县南行,也可选东路取道襄城等县。关于莽军走的东路还是西路,史无明文,但我们可以用战前汉军“略地颍川”的线路找出当时较为重要的路线,从而逆推颍川郡治到昆阳的常用交通线。《后汉书·傅俊传》:“世祖徇襄城,俊以县亭长迎军,拜为校尉,襄城收其母弟宗族,皆灭之。”《后汉书·王霸传》:“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霸率宾客上谒……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还休乡里。”从地图上看,襄城与颍阳都在昆阳之北,颍阳离阳翟尤近。但直到大战前汉军手里也只掌握了昆阳、定陵、郾三城,势力范围局限在汝水南岸,说明汉军当时攻坚能力较弱,初次略地颍川并未取得太大战果。

  《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行出属县,为汉兵所执。”这里的“父城”为我们确定阳翟—昆阳道最后的节点提供了关键信息。据李贤注:“父城,县名,故城在今许州叶县东北。汝州郏县亦有父城。”李贤明确区分了两个“父城”,其一在唐汝州郏县境,我们要讨论的另一个则位于许州叶县东北。

  先说前者。《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均有父城县,境内有所谓应乡,杜预说“应国在西南”,而应国墓地的考古发现帮我们确认了周代应国核心区,即今平顶山市滍阳镇一带,唐时在郏县境(《隋书·地理志》有犨城县,《旧唐志》无,知唐时已废,则本属犨城的应国故地当北入郏县)。这便是两汉《志》所说的父城县,位于鱼齿山北,今平顶山市宝丰县有父城遗址。

  我们认为,冯异与苗萌共守的、李贤定在许州叶县东北的那个“父城”应该叫“蒲城”。这个构想是从上文《水经注》那段话里看出来的。郦氏引魏晋地图学家京相璠说“昆阳县北有蒲城,蒲城北有湛水”,据研究这类引文应是出自《春秋地名》。(刘盛佳,1987)今平顶山市东高皇乡有蒲城店遗址,2004~2005年曾对其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据发掘者说:“发现了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东周、汉代等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16)而且,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均有城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08)由于汉代部分简报尚未刊出,我们对蒲城汉代遗存不得而知,但发掘者讨论地层堆积时曾提及探沟中出土陶板瓦等残片,汉代蒲城或许还营建过大型建筑。

  除了考古学上可供指认的遗存,我们把蒲城认定为西汉末的父城还有音韵学证据。用传统音韵学来说,古音“蒲”“父”二字皆在并纽、鱼部;用白一平沙加尔的构拟来讲,前者构拟为*[b]ˤa,后者*[N-p](r)aʔ,元音相同而辅音皆为阻塞音,元音前的*-r-会阻碍颚化,但并不影响清不送气阻塞音*p-的次生性浊化。(古音小镜,2022;“次生性浊化”见白一平等,P107)古书“父”“甫”常互用,父字声系与甫字声系间也有假借的情况,所以战国秦汉人讲的“蒲城”被后人误会为“父城”完全有可能。(高亨等,P913)

  《汉书·百官公卿表》:“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苗萌的官职是“父城长”,说明这个父城户数不满万。周振鹤曾指出《汉书·地理志》“郡国一级的名目以元始二年初的版籍为据,而各郡国所属县邑却反映成帝元延绥和间的情况”(周振鹤等,P3),而《续汉书·郡国志》同样记载了鱼齿山北的父城县。王莽代汉后假托复古,对国家各项制度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易,妄图以新代旧、粉饰太平,这点在更改地名上也能反映出来,如同名的县增多、地名的方位被颠倒等等,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徐鸿修,1997)苗萌统领的父城县最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设立,并在原有的城址上建设了县治,而且与旧有的父城重名。在地图上我们用“父(蒲)城”来标注,以示区别。(此城大约光武中兴即废,所以后来的历史文献里找不到一丝踪影。)确定了父城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冯异监领的五县,正是颖水南边的襄城、鲁阳、犨、父城、父(蒲)城诸县。汉军活捉冯异的巾车乡,应该在鱼齿山东麓或山林间。冯异要绕开汉军候骑到属县视察,当然是选鱼齿山中小路最安全。汉军没能攻下父城,也要避免大军包围,选择依托山林下寨。“人是万物的尺度。”两边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最后就是人多的刘秀捉住了随从少的冯异。

  汉军一度从昆阳往北推进到颍阳,莽军南下或许也是从阳翟出发,借助颖水河道运输到达颍阳,随即折向西南,经襄城、父(蒲)城等县沿途接收补给,所以候骑才会向昆阳诸将报告“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据此,我们绘制了地图2。结合地图1,我们发现昆阳大战前,王莽与更始分别挥出了各自的左勾拳。对莽军来说,雒阳是心脏,阳城是上臂,阳翟是手肘,颍阳-襄城-父(蒲)城是腕掌;对汉军而言,宛城是心脏,昆阳是手肘,定陵、郾是东向的拳头。汉军邀袭阳关,是想抓住敌人的臂膀,当然不太好弄。莽军攻昆阳的战略意图,则是斩断敌人的肘部,使其前后断绝,手不能救心。

地图2  谢天绘制

  乙、岑彭南征路线:建武二年,风云未定,刘秀新建立的汉帝国正被强敌环伺。南方尤其凶险:荆州为秦丰盘踞,又有更始诸将拥兵南阳,破虏将军邓奉的叛变更是给了光武沉重的一击。为应对付南方敌对势力,光武帝派出三路大军。《后汉书·岑彭传》:“使岑彭击荆州,下犨、叶等十余城。”《后汉书·贾复传》:“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沈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后汉书·吴汉传》:“复率诸将击邺西山贼黎伯卿等,及河内脩武,悉破诸屯聚。车驾亲幸抚劳。复遣汉进兵南阳,击宛、涅阳、郦、穰、新野诸城,皆下之。引兵南,与秦丰战黄邮水上,破之。”可知荆州军团由廷尉岑彭为帅,颍川军团以贾复为主将,南阳军团由大司马吴汉统率。

  李贤注引《续汉书》:“彭南击荆州,至成安、昆阳、犨、叶、舞阳、堵阳、平氏、棘阳、胡阳,处处皆破其屯聚。”(范晔,P657)岑彭本传并未记载南征出发的月日,但三路大军里岑彭应是最早出发的。因为根据岑彭所取得的战果可以看出,他是挥光武的“右勾拳”,从伊阙南下沿汝水进入颍川郡,打穿南阳与颍川的结合部,分割尹尊势力与南方的秦丰等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将“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弘农贼,破之,因遣祭遵围蛮中贼张满”系于二月,“遣执金吾贾复率二将军击更始郾王尹遵,破降之”系于三月。我们认为,岑彭出师正是在两个节点之间。“蛮中”这名字一听就是少数民族的地盘,它正好在汝水上游。山大王张满管你哪方兵马,来了都别客气,乖乖交上买路财。只有等祭遵军击败了这些地方势力,才能保障道路畅通和辎重安全。(昆阳战前情况也不会好多少。)光武雒阳军议称“郾最强”,可想而知轘辕等关口定然是防守严密,所以需要贾复这样的猛将去攻坚。此时吴汉的大军还在肃清雒阳西面之敌,待到贾复破尹尊后,主力继进,寻求与秦丰决战。综合来讲,建武二年南征之役的出师顺序是:左路岑彭军出伊阙,最后进抵南阳郡东部;中路贾复军随后出轘辕,破尹尊后收降颍川郡;东路吴汉军完成在河内的作战任务后,南下直指宛城。恰与前面提到的三条现代高速完美对应。

  回到昆阳城周边的地理环境。其地形主要是平原,下文还会讲到实际上是南略高于北,叶县的海拔比昆阳高10m左右。方圆百里之内,南为方城山和桐柏山,北有鱼齿山。自北向南以次有湛水、滍水、昆水、澧水、潕水等东西横向水系,将平原分割成狭长的几块。东汉张衡的《南都赋》列举南阳郡地产有“滍皋香秔”,李善注说:“滍皋,滍水之泽也。”(李善,P160)今沙河中游有白龟山水库,参考《河南省白龟山水库志》等资料可知这里在解放前也经常洪水泛滥。在气候远比今天湿热的汉代,或许存在大片湿地,适宜籼稻种植。因此,这也可能成为莽军不选西路进攻昆阳的理由之一。

  今天的平顶山市属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交错的地区,年均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为612毫米-1287毫米。据竺可桢院士的研究,两汉时的中国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汉武帝时“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尽管“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但《南都赋》有“穰橙邓橘”之句,“表明河南省南部橘和柑尚十分普遍”。(竺可桢,1972)建武初,河内太守寇恂曾“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也说明东西汉之交的大气候还是要比现在温暖,降水也当更加充沛。

  现在我们可以聊聊最神奇的天文部分了。昆阳战前的两大异象,怪云和陨石,其实都能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夜有流星坠营中”,这里的“流星”其实只是大块的陨石,据测算每年约有1.7万枚陨石坠落地球。(科技日报,2020)王莽大军“军陈数百里”,面积这么广阔,一块陨石掉莽军营寨的概率当然比昆阳小城的概率大。“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这句话说的应该是积雨云。积雨云的定义是:“浓厚庞大的云体,垂直发展旺盛,云顶随云的发展逐渐展平成砧状,并出现丝缕状的结构的直展云。常伴有雷阵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9)积雨云属于底云族,消散时向水平扩展,常为分散孤立大云块。特别是,单个的积雨云其云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极盛,远看很像耸立的高山。(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2022)这就非常符合“云如坏山”的描述,而“不及地盈尺”大概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我们尝试用现代科技用语翻译上面那句话:白天有朵积雨云如同庞大的山岳,移动到莽军营寨上方。当它发展到消衰阶段,云内上升气流减弱,主要为下沉气流,由于缺乏水汽补给,积雨云母体迅速崩解。快接近地面时,才完全消散。

类似地形下的大片积雨云作者/供图

  气象学家说,有雷暴必有积雨云,而有积雨云时不一定产生雷暴。从《后汉书》的叙事次序来看,发生怪云山崩事件后并没有很快出现暴雨。我们推测,“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当发生在六月庚辰,汉军与莽军初次交锋的第二天。河南气象局的同志介绍,“河南省短历时暴雨(10分钟)绝大多数是属积雨云降水”,而“24小时暴雨最大值的分布直接受地形的影响和支配”。(林敬凡等,1982)前面讲过,昆阳北不远就是鱼齿山,西边又有伏牛山、熊耳山等山脉,夏季太平洋水汽深入内陆,遇到豫西山地后极易形成短历时暴雨。平顶山市夏季降水常伴有偏南风。下文会讲到在昆阳决战当天,汉军南来,莽军相应地南面列阵。南风将暴雨往北吹,所以莽军士兵脸正好脸冲雨点,视线不清,十分影响作战。

  这场暴雨对莽军来说肯定是猝不及防,对刘秀却未必如此。《后汉书》说光武微时“性勤于稼穑”,《东观汉记》也说“时南阳旱饿,而上田独收”。这肯定不是什么神仙保佑,而说明刘秀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天下大旱、古代物候节气不再适用之时,汉代劳动人民一定也发展出了“天上鱼荚,找水泡茶”“天上瓦片云,地上晒死人”这样的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老农刘秀有了朴素的气象观,才能做到雨后抢种、雨前抢收,最后饥荒时他还能有余粮运宛城去卖。刘秀在战前“图画成败”,《邓禹传》又说“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作为将帅的刘秀善于揣摩地形,充分运用地理知识预选战场,为己方创造优势。若再加上预测暴雨的来袭,选定进攻时机,那他确可称得上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古之良将了。

  以上便是对昆阳战地利、天时的综合分析。在下篇中,我们还将谈到两军的兵源、装备以及战役的全过程描写。“攻心为上”的战略主张将在那里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作者按:居家缺少图书馆之便,手边只有小绿皮《后汉书》,除此以外的古籍资料都是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https://ctext.org/zh“国学导航”http://www.guoxue123.cn/shibu/index.htm的文本,待核对原书。为便阅读,我们并未使用标准的文献参考格式,而采取书籍“作者名字+页码”、论文“作者名+发表年”、网络文章“网站主体+访问年”的形式标出,用英文逗号隔开,如范晔,P5。这份参考文献也可视为一份延伸阅读书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图索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1965年。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2019年。

  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增订本)》,凤凰出版社,2021年。

  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97年。

  [美]白一平、[法]沙加尔著,来国龙、郑伟、王弘治译:《上古汉语新构拟》,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

  咸阳博物馆:《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三秦出版社,2013年。(插图的西汉步兵是依据了此书中兵马俑的形象)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刘盛佳《晋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京相璠》,《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6卷第1期。

  周长山《汉代的城郭》,《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局《河南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5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平顶山市文物局《河南平顶山市蒲城店遗址西周遗存的发掘》,《考古》2016年第6期。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后收入《竺可桢全集·第4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第1期。

  林敬凡、胡秀英《短历时暴雨与积雨云的关系》,《气象》1982年第2期。

  “科技日报”公众号2020.5.3推送《每年或有1.7万枚陨石坠落地球;应急管理部发布多地森林火险预警丨科技早新闻》,2022年7月22日访问。

  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地面气象观测”课程学习第2章云的观测:http://kejian1.cmatc.cn/2015/dmgc/kejian/study/chapter2/84.html,2022年7月22日访问。

  “古音小镜”上古拟音查询:www.kaom.net/ny_word.php,2022年7月22日访问。

  作者 黄君度

  图文由作者提供,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由之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