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沙湾何氏三杰:广东本土音乐家

2014-01-09 10:13 来源:南方网

  得益于厚实的经济条件、开明的思想和活泼的民间艺术,沙湾何氏族人不仅能文能武还能歌善舞。何氏音乐清新典雅,委婉柔和,自成一体,从“琵琶大王”何博众到名誉中外的“何氏三杰”,他们成为广东音乐的开拓者、改革者、传道者,引领着广东音乐的发展。《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等著名曲目从这里奏响,传奏至今。

  族人故事

  广东本土音乐家:何氏三杰

  1979-1981年,在原佛山地区番禺县文化局工作的梁谋、阮立威围绕“沙湾与广东音乐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了大规模调查。梁谋、阮立威等专家走访了五十多位长者,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他们提炼出了“何氏三杰”这一概念。

  如今已是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梁谋,对过往感怀不已:“当年的受访者多已不在人世,而何氏三杰的故事将在我编著的《禺山杂记》里再现出来。艺术的东西,文化的东西,有留存的价值。”

  何柳堂 幼学琵琶,弃文习武

  何柳堂生长在音乐世家,他的叔伯一辈也十分爱好音乐。何柳堂幼年,祖父“博众四”便教他演奏琵琶。他十分聪明伶俐,学过则晓。七岁时(约1881年)冬开学,随先生读四书五经。久而久之,何柳堂觉得味同嚼蜡,不如习武痛快。他十四五岁时便到广州东山桂香街沙湾何氏太公所的武馆进士邸、大夫邸、太守邸等习武,学举石锁、舞大刀、骑马射箭等。何柳堂天赋聪明,加上勤学苦练,对所习的武艺十分精通。

  光绪二十年(1894)广州府召集所有习武者在广州东较场举行乡试,考试的项目当中有骑马射箭。何柳堂神采奕奕,跃马拉弓,背靶而射,连中七箭,成为武秀才。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至三十年代初,何柳堂曾在香港“淋琅幻境”音乐部当音乐员,并与宋三、丘鹤俦、吕文成、尹自重等名家合作,从事广东音乐的创作与粤剧研究。

  这段时期,是何柳堂一生中成就最辉煌的时期。首先,他从祖父“博众四”手中接过了《赛龙夺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反复琢磨,四易其稿,花尽了心血。此曲受民间艺术品的影响,本来就具有刚劲、浑厚、亢奋的特色。经何柳堂整理提高后,此特色更为突出,感染力更为强烈。除了《赛龙夺锦》外,何柳堂还整理加工了从“博众四”手中传下来的乐曲《雨打芭蕉》、《饿马摇铃》,他在这两首曲上署名为“何氏家传秘谱”,送给广州的唱片公司灌制唱片。这两首亦广为流传,是广东音乐的名作。同时,他还创作了《七星伴月》、《回文锦》、《金仇捞月》、《玉女思春》、《垂杨三复》、《鸟惊喧》等曲,对广东音乐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七星伴月》一曲,调色变化极多,音乐形象丰富,需要很高的演奏技巧。

  何与年 生性浪漫,闲适自在

  何与年生活比较浪漫。他很瘦,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穿着黑色胶绸,说话阴声细气,慢条斯理,他爱音乐,爱自然的美景。每天夕阳西下,云彩缤纷之际,他独自坐在家中的花园中,弹一曲《晚霞织锦》,悠扬动听。

  何与年天冷的时候喜欢打边炉,也喜欢喝“铁观音”和“铁罗汉”茶,夏天爱吃西瓜糕等甜品。他饭量很小,每天只能吃几汤匙饭茶,饮三四两酒。他更爱吃荔枝、芒果。有一次,他吃芒果过多,呕吐得厉害,医生劝他不要吃了,他说:“食死咗先算”。

  何与年一生独身。早年曾和一李姓姑娘热恋,爱情使他内心的浪漫主义情绪更为奔放。他的不少作品打破了模拟自然的局限而注重内心感情的抒发,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有很大关系。只是很不幸,何与年的爱人情有别属、离他而去,他此后便决意终身不娶,他的愤懑和苦痛则凝聚在《性的苦闷》、《私语》等乐曲中。何与年上一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部分作品显得消沉哀怨,固然与国难深重、个人忧虑有关,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爱情上的神伤。

  何与年对演戏素有研究,他认为演员必须把握分寸,演出性格,要声情并茂,拖腔要恰如其分。同时他又觉得以前的粤剧没有充分利用音乐衬托气氛,以致在静场时使观众觉得淡而无味,所以他强调根据剧情的气氛加谱子,用音乐手段解决静场问题,在这点上他对粤剧的改革很有见地。而广东音乐正是因解决静场而产生的过场音乐,以后不断发展,便独立成为一个独特的乐种。何与年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从而奠定了广东音乐在粤剧中的地位。何与年自1950年初去香港后,一直从事音乐工作。1962年在香港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何少霞 善弹琵琶,为人低调

  何少霞的祖父何惠岩是江苏省保应县知县,兄何振煊是广东徐闻县县长,故何少霞其家庭富有而显赫,崇尚读书。何少霞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诵读诗书,为人聪明好学,领略书中要义甚快,他后来常到翠林厅,跟何柳堂、何与年学音乐,接受能力较强。

  何少霞在广州读书四年,毕业后回沙湾本善一女子小学教音乐课。教学之余,常到大厅、翠林等地与何柳堂,何与年研究音乐,共同创作。《赛龙夺锦》他就曾和何柳堂、何与年、陈鉴一起推敲过。该曲第三稿中很多花音,就是他经手整理的。

  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的十多年,是何少霞从事创作最活跃的时期。《将军试马》、《陌头柳色》、《桃李争春》、《吕宫戏水》等曲都是这段时间创作的。由于他古典文学修养较深,何与年经常和他一起研究唱词。而他自己写的粤曲唱词《一代艺人》(张月儿唱)、《游子悲秋》亦十分精炼独到。他为人非常谦逊,常向人请教。他对唱词认真雕琢,力求洗炼,从不拖泥带水。

  何少霞不仅琵琶技法精深,演奏其他乐器如二弦、南胡亦十分娴熟。在二十年代中至三十年代初,何少霞与何柳堂、何与年、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麦少锋、李佳等人合作灌唱片,把《赛龙夺锦》、《雨打芭蕉》、《七星伴月》、《回文锦》、《饿马摇铃》等曲灌入唱片。在灌片中,何少霞多用南胡、二弦参加演奏。

(稿件来源:南方网综合)

编辑:赵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