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走进四会玉雕世界,“玉守成新——张森才玉雕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2025-03-28 21:50 来源:南方网 周存

  3月28日,“玉守成新——张森才玉雕作品展”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中西展厅正式拉开帷幕,展期至2024年6月。

  本次展览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办,集中展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会玉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森才的数十件玉雕佳作。

  肇庆四会有着“中国玉器之乡”的美誉,四会玉雕萌芽于清末民初,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囊括摆件、挂件、饰件等众多品类,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广泛题材。四会玉雕的特点为因材施艺,巧妙利用玉石的特点进行创作,凭借精巧的造型设计和生动逼真的工艺特点闻名遐迩。

  2007年,四会玉雕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四会玉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森才坚守创作之路。他巧妙利用玉石天然纹理与色彩,将四会玉雕“巧色”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题材上,张森才勇于创新,作品既源于日常生活,又汲取中国传统玉器、青铜器纹样精华,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融合中西艺术理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黄海妍馆长向张森才颁发捐赠证书

黄海妍馆长向张森才颁发捐赠证书

  本次展览将呈现张森才数十件经典之作,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感受四会玉雕魅力的绝佳机会,领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特韵味。

  重点展品:

雪中送炭之一 长45厘米 高17厘米 宽14厘米 2014年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雪中送炭之二 长49厘米 高14厘米 宽14厘米 2014年

  作品一套三件,每一件都以大雪中不同的运炭交通方式为蓝本,因材施艺,运用“巧色”技法,将玉料的天然色彩与质地完美融合,营造出“寒冬飘雪”的意境,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了“送炭”这一主题,立意精妙。

  本次展示其中的两件,一件以拖拉机为主体,大雪落在拖拉机身摇摇欲坠的画面活灵活现,斑驳的玉色更添沧桑感;另一件作品中,狗只在雪地中匍匐前行,姿态各异,莹润的雪落在堆满木炭的雪橇上,层次分明。

岁月如蓑 长52厘米 高72厘米 宽13厘米 2013年

岁月如蓑 长52厘米 高72厘米 宽13厘米 2013年

  作品主体棕黄色的部分被精心雕琢成蓑衣的形状,纹理细腻,不仅刻画出了蓑衣草叶的层次感,连边缘的流苏也栩栩如生,古朴的砖墙之上,绿色的藤蔓蜿蜒缠绕,鲜活灵动。蓑衣是古代劳动者在雨天穿着以避雨的衣具,象征着辛勤和坚韧。

苦乐年华 长64厘米 高77厘米 宽20厘米 2013年

苦乐年华 长64厘米 高77厘米 宽20厘米 2013年

  弯曲的木耙、翠绿的藤蔓、破损的斗笠还有悬挂在墙上的草鞋,作品利用玉石的颜色和质感巧妙还原了作者记忆中乡村生活的一角,纹理自然逼真,仿佛饱经岁月的洗礼。

如意兴隆 长73厘米 高32厘米 宽23厘米 2013年

如意兴隆 长73厘米 高32厘米 宽23厘米 2013年

  作品造型似如意蜿蜒舒展,玉石色泽温润,深浅绿色自然过渡,玉如意上雕刻有丰富的细节,圆润的寿桃、灵动的枝叶、小巧的瑞兽,栩栩如生,寓意吉祥。

背壶瓶 长18厘米 高32厘米 宽7厘米 2013年

背壶瓶 长18厘米 高32厘米 宽7厘米 2013年

  背壶瓶,又称扁瓶,正视宽圆,侧视窄扁。此作品壶身直口短颈,圆肩圆腹,在背壶瓶经典器型基础上,巧妙融合多种传统纹样与造型。壶身两侧,对称兽首耳雕琢精细,栩栩如生,为作品增添威严与华贵气质。腹部主体图案灵感源自青铜器龙纹,与碧玉温润深沉的质感相得益彰,作品整体尽显古雅庄重之美。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任熹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卢绍聪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