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翠色千帆”展览开幕,再现明代广东海外贸易盛景

2025-10-31 21:43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郭昊奇

  10月31日,“翠色千帆——惠州白马窑与明代广东海外贸易”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展。

  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惠州市文物局)指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惠州市博物馆、龙泉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得到了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广州海事博物馆(广州市黄埔区博物馆)、惠东县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的协办支持。

  外销瓷串起湾区海丝记忆

  惠州白马窑址群作为重要的外销瓷窑场,是广东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明代窑址群,在明代广东海外贸易体系占具有重要地位。该窑场与大埔余里窑等共同构成了以粤东为核心、延伸至珠江三角洲及粤西地区的仿龙泉青瓷生产体系,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载体。历经70年的考古工作与研究,其考古成果不仅揭示了大湾区的历史贸易模式,更实证了明代广东,尤其是广州、惠州等地深度参与全球贸易的历程。

  以白马窑为代表的广东仿龙泉青瓷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香港等大湾区城市的官署、居址、墓葬中的发现,揭示了大湾区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从惠州白马窑青瓷的生产,到广州港的商品贸易,再到香港的转运,这一共同历史记忆,为湾区城市提供了文化认同的物质载体,有助于增强区域城市凝聚力。

  再现明代广东海外贸易辉煌

  展览共展出展品216件/套,通过展示惠州白马窑及广东其他地区仿龙泉青瓷的物质遗存,梳理明代广东仿龙泉的生产(窑址)、流布(遗址/沉船)、港口/城市之间的关系,再现广东陶瓷海外贸易与技术交融的历史场景。

  展览以全球化视野构建完整叙事链条,精心设计了“白马青瓷”“又见龙泉”“浙源粤流”“翠色千帆”四个部分,清晰呈现从浙江龙泉窑的技术源头,到广东窑业的吸收创新,再到以广州为枢纽销往世界的贸易历程。

  第一部分“白马青瓷”。以惠州白马窑为切入点,展示其作为广东目前经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明代窑址群考古成果。结合文献,通过纪年标本、典型器物等展品,呈现其创烧年代、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

  第二部分“又见龙泉”。系统梳理广东仿龙泉的源头——浙江龙泉窑的时空概念和文化内涵,从北宋中期至明代,通过六大分期完整展现其窑业技术、产品特征的演变、外销特点及对广东窑业的深远影响,为理解后续岭南窑业的本地化创新提供重要背景。

  第三部分“浙源粤流”。聚焦广东仿龙泉青瓷的地域特色,通过惠州白马窑、大埔余里窑等窑址出土文物与浙江龙泉窑同类器物的对比展示,系统展示了其在继承龙泉青瓷技艺基础上,于烧造技术、胎釉配方、器物造型及装饰纹样等方面的本土化创新,突出器形趋于实用、装饰明显简化的典型特征,揭示岭南窑业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所作的技术调整与突破。

  第四部分“翠色千帆”。通过广州城市遗址、南海西北陆坡沉船及日本、东南亚、西亚乃至东非等地出土文物,呈现广东仿龙泉青瓷从内销到外销的流布,还原明代广东陶瓷的流通网络与海外贸易体系,揭示明代中期以陶瓷为主线、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在全球早期贸易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凸显以广州为核心的贸易网络,在世界瓷器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交互应用生成专属数字藏品

  为提升观众参与感,展览特别推出“翠色千帆线下数字交互应用”。基于Unity引擎开发,整合了激光3D扫描、AI复原、实时渲染与烧制模拟等前沿技术。观众可在互动屏上选择胚体、设计釉色并模拟烧制,最终生成专属数字藏品。系统还具备文物AI修复能力,能为残缺文物补全形态,生成可“虚拟上手”的数字孪生体,使文物在数字空间中“活”起来,有效引导观众从观看者转变为文化共创的参与者。

  馆方同步研发四款海丝青瓷主题文创,将海丝青瓷的历史韵味融入日常生活:“青瓷福佑吊坠”复刻惠州白马窑经典“福”字纹饰,凝明代外销瓷的吉祥祈愿于方寸;“年年有‘鱼’挂饰”溯源元代双鱼纹青釉瓷盘,以双鱼戏水造型传递“海丝”贸易中的丰饶寓意;“青云高足杯”还原古瓷莹润釉色与挺拔器型,再现明代饮器风雅;“菊韵秋实碟”则复刻经典菊瓣刻花工艺,让观众把“海丝”青瓷的雅致美学带回家。

  为增强互动体验,本次展览还策划了“海丝瓷韵”系列教育项目,将通过与广州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开展仿龙泉青瓷制作、纹饰工艺体验、海丝茶会等活动,邀请观众沉浸式体验陶瓷文化的魅力。

  生动讲述广州故事、湾区故事

  时值白马窑发现70周年,又逢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展览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的有机结合,生动讲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广州故事、湾区故事,引领观众感受明代广东蓬勃的商贸活力,探寻粤港澳大湾区深厚悠久的海洋文化与贸易传统。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这次展览能够成为学界交流与公众理解广州及大湾区海丝历史的重要窗口,在激发文化自豪感的同时,也为大湾区全运会营造浓郁人文氛围。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31日至2026年5月19日

  展览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