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10日,作为2024广州艺术季重磅大戏,经典昆剧《1699·桃花扇》将登陆广州大剧院,在羊城展现昆曲之美,让羊城观众感受传承六百年的清雅古韵。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历时十余年创作出的传奇剧本,2006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特邀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著名作家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集聚众多艺术家匠心创排昆剧大戏《1699·桃花扇》,满台青春靓丽,打开了一片昆曲新天地。该剧自首演以来享誉海内外,常演不衰,深受观众欢迎。
代代相承呈现盛世经典
《1699·桃花扇》是以单雯、施夏明为代表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四代演员担纲主演的第一部大戏,当年初出茅庐的他们凭借该剧与观众建立起这“昆曲之缘”。
该剧是江苏省昆剧院为了当年刚入团的第四代青年演员量身定做,以第二代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赵坚等为代表的老师们,边演边教,带着当时还年轻的“昆四代”排出了他们的第一部大戏,不仅让很多观众与昆曲初遇,更是被称为 “初心之作”。
公演18年来,《1699·桃花扇》早已成为广大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佳作。历经十八载岁月洗礼,如今的《1699·桃花扇》益发成熟,演员也由青涩成长为名家,其中女主角李香君的饰演者单雯荣获第29届梅花奖榜首,同是梅花奖得主的施夏明已经成为当今国内昆曲小生的代表人物,共同出演的周鑫、徐思佳等一众“昆四代”演员也成为了全国昆曲界青年一代演员中的翘楚。
同时该剧迎来江苏省昆剧院“昆五代”的加入,令这部剧目拥有更多传承的意味, “昆四代”带领着“昆五代”以稳健台风、炉火纯青的唱念做表,展现出史诗般的内涵厚度,为观众重现了明朝繁华和旷世爱情。
中式美学还原“百戏之祖”原有韵味
公元1699年,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历经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终成一本《桃花扇》,被誉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
该作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的社会兴亡,向观众们呈现一出文武同台的大型昆剧表演。
本版《1699·桃花扇》将孔尚任笔下的传奇长卷精华承揽,导演田沁鑫根据原作按照演出节奏删节,把44出的戏删减成了6出,将庞大的历史背景融入三个小时的演出中,用凝练而精妙的笔触将原著中的故事与人物精心描摹。
导演田沁鑫表示,该剧运用了大量当代“戏剧语言”来诠释传统昆曲演绎,而在唱念做打及唱腔音乐上则完全尊重昆曲艺术本身的应有程式。该剧依据原著剧情走向,进行筛选删减,在重点折目中截取戏剧冲突最激烈的重点,抓取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片段,以大场小场的紧密编排组合,通过流畅的舞台节奏,令戏剧张力爆发得更为集中和强烈,也更好地展现出原著作者孔尚任“借离合之情诉兴亡之感”的主旨, 即便从未看过昆曲演出的观众也能一秒入迷。
在舞美设计上,《1699·桃花扇》开创性地融入《南都繁会图》等相关文物元素,以增强历史氛围感,并利用回廊、立柱等进行空间分割,将新颖创意融入大气雍容的古典审美逻辑中,成功地消除了创新与传统间的违和感,整体展现出“南昆风格”细腻委婉、典雅大方、古朴沉静的典型审美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1699·桃花扇》的服装设计在结合当代审美的同时很好地传达了中国古典特色。在非遗苏绣的精致点缀下,“既新又典”的东方服饰之美得以完美展现,一旦看过便再难忘却,当真是“一眼万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姚惠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