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总高33.7米,最下面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是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他被时人誉为“蒯鲁班”。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安门历史
元朝
元朝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元大都放弃了金代以前的都城旧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这是一个很规整的城市,略呈长方形的大都城,南墙位置在今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那里还存有断断续续的土丘,被称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墙。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
明朝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准备将都城从金陵(今南京)北迁的明成祖朱棣,征召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开始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天安门前身)。
清朝
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文革”期间天安门“秘密重建”
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为彻底解决天安门城楼几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决定将旧城楼拆除,按原规模和建筑形制重建天安门城楼。那次天安门城楼重建,是新中国成立后整修天安门规模最大、较彻底的一次。
天安门“秘密翻建”工程历时112天。其中,搭建巨大“天棚”耗时8天,天安门全部拆除用了7天。全国21个省市的216个部门参与,施工高峰时达2700多人,整个现场施工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举世罕见。
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所有的木质构件都做了防腐、防虫、防火处理,铁质构件均镀锌防锈。增添了广播电视、新闻摄影等现代化设施。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实际通高34.7米,比以前高了83厘米。这是因为设计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在施工中吸取了明朝的建筑手法,增大了斗拱部分尺寸,又调整了屋顶的举架增加了屋面坡度使之上翘的缘故。
纪念活动
2015年8月16日,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了花卉布置方案:天安门广场花卉布置包括:一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边布置桧柏花带,桧柏65株,叶子花350盆,地面花卉约7000盆;二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布置长城主题花坛,总占地3000平方米。单组东西长60米,南北宽25米,使用龙柏、叶子花、油松等大型植物3000株,小型花卉70000盆、景观石及仿真景观石1200平方米;三是在广场内东西两块绿地布置花柱、花球、花带,计划布置花球18个总面积308平方米,花柱10根总面积488平方米,容器花卉3646平方米;四是在广场东西侧路布置花钵80组。
端门至天安门城楼花卉布置:端门北入口两侧布置2组花坛;端门至天安门道路两侧布置容器花卉10组,花球20组;在休息厅入口两侧布置2组迎客松花坛。长安街沿线,东单布置4组反映纪念题材的立体花坛,在西单布置 4组反映百姓生活的立体花坛,同时沿线还布置200组容器花卉,2.5万平米地栽花卉。
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同时它还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为了中国人向往的地方。
藏品信息
藏品名称:普13天安门22分
藏品简称:65版天安门
藏品代码:202263
交易单位:枚
藏品面值:44元
发行时间:1964年06月17日
发行单位:中国邮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