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乡镇,也是河源市宣传“两地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紫金炮子,即现在的紫金苏区镇迎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参观热潮。12月8日,河源市扶贫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到紫金苏区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记者12月12日从苏区镇了解到,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苏区镇已迎来上万人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这也是紫金开展镇村实现公共文化免费服务取得的成效之一。
文化免费服务全覆盖
在主题党日活动中,河源市扶贫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全体人员集体瞻仰了紫金革命斗争史展馆、“血田”纪念广场、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并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 强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理想 信念,不忘初心,激发每一个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内在动力,从而形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自觉性,掀起党员干部争当扶贫攻坚、建设新农村示范村新时代先锋的高潮。
在紫金革命斗争史展馆参观的人群中,记者还看到一些当地村民的身 影。来自紫金中坝镇孙屋排村的一名村民说,他骑摩托车走村道花了四十多分钟专程过来参观,感觉很不错,今后还要带更多的村民过来参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3年来,紫金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投入5054.53万元,用于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图书馆、县美术馆所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革命史展 馆、行政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等,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免费服务全覆盖目标。以苏区镇为例,该镇加大了对18处革命旧遗址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景观氛围布置,以盘活红色资源。
文化巡演场场爆满
日前,国家非遗资助项目传统花 朝戏《双双配》在紫金九和镇龙塘村精彩上演,让当地村民体味到时代更迭中永恒不变的传统魅力。传统花朝戏 《双双配》首演于1962年,2016年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扶持。经县花朝戏剧团近半年来对50多年前的剧目《双双配》精心整理、复排后,《双双配》被重新搬上舞台,受到群众的欢迎。该剧目已先后在敬梓、上义、柏埔、蓝塘、苏区、瓦溪等镇的一些村展演。据悉,包括《双双配》在内,今年仅县花朝戏剧团举办文化惠民巡回演出已超过40场次,场场爆满。
同时,花朝戏也是紫金县打造文化强县的重要文化品牌。近年来,该县多举措推进花朝戏的传承与发展,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 目前,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已在县城一些学校、单位和镇村建立起了10个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点,让基层群众和学生在学习花朝戏唱腔、表演的过程中走近花朝戏,了解花朝戏,爱上传统文化。
服务群众用心用脑
此外,紫金县还开展了覆盖城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馆健全了文化辅导员下基层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今年举办了“活力紫金·欢乐广场”广场文艺演出12场次;县博物馆举办时政展览6场,全年接待群众 3万多人次;县文化活动中心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940场次。
据悉,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支持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坚持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在幼有所育、壮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自开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紫金县已累计投入29亿多元,进一步加快实现县城与乡镇、群体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接下来,该县还计划加大力度促进县城宗祠文化街等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预计到2018年,该县文化旅游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该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 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