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师友谈 | 黄仕忠:《水浒记》训译本

2022-10-27 17:26 来源:南方网 黄仕忠

  “此书系唐之演剧脚本,演《水浒传》中宋公明、晁盖等事。”

  关注山口这个地方,是因为山口大学收购了德山藩毛利元次(1667-1719)的旧藏书籍,其中有几种戏曲藏本甚为罕见。2008春天,我在京都大学作访问研究时,就希望能够访问山口,被告知说那里很偏远,光路费就得几万日元,加上时间也已不够,就放弃了。

  这次冈崎说有一次外出访书的机会,问我想去哪里,我毫不犹豫地说:山口。

  山口地处日本的西北部,比广岛更靠西北,完全是个偏僻的山区地方。

  十二月一日,我与森平崇文一起坐飞机到了山口宇都机场。然后坐37分钟电车,到新山口站,再转公共汽车三十分钟到山口大学。一路上路窄而曲折,人丁稀少,果然是够偏远的了,所以得先弄清楚后天如何回去。了解一下车程,每二小时才有一趟到新山口车站的汽车。下午只有二点多、四点多、六点多三次班车。

  森平事先帮助与图书馆方面联系了,所以很顺利。但我拿出书单,却发现与我原先想象的有很大出入。我在《德山市立图书馆藏书第十二集:毛利元次公所藏汉籍书目》上看到有几种稀见的戏曲,后来又在《山口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栖息堂文库目录》里看到了名字,所以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书大约是从德山市转归山口大学了。但山口大学实际所藏,仅有《盐梅记》《名家杂剧》两种。

图片

  这两种倒确实是德山毛利氏所存的曲籍中最重要的两种。前者最为珍贵,系明漱玉山房刊,孤本。2001年9月中,我拜见九十岁高龄的波多野太郎时,告诉我在日本的目标是寻访日本所藏稀见戏曲,这位中国学研究的前辈,当时就和我说到了有这部戏曲的存在。后来我的师兄康保成教授把它复制并影印了出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名家杂剧》实际上是《盛明杂剧》初集在清初的改题印本,流传不多。但细看其内容,也有些意思。它的目录仍题作“盛明杂剧”,但正文三十卷,二十六卷均题作“名家杂剧”,有一种未改,另三种则作“十种曲”。看来原书雕板在清初曾被继续翻印,而改题“名家”,可能是因为已经入清,称“盛明”两字会引起麻烦。但题“十种曲”,则似乎还有故事。大约曾经选出其中十种,以“十种曲”的名字单独印刷过。康熙间李渔的“笠翁十种曲”正盛行,不知道书坊是否也曾凑过这个热闹。

  其他要看的几种,则不见踪影。问馆员,均告不知。我告诉我的依据,她们找来德山市出版的那个目录,并比较山口大学的目录,从其序文及解题,才弄明白,德山的目录编在前(昭和四十年五月),而两年后,部分藏书,因上村幸次教授作介,由毛利就举氏售给山口大学,共计8208册。因为毛利元次的藏书处号“栖息堂”,所以山口大学也用作文库名。但这并非毛利氏存藏书籍的全部。

  那么,剩下的应该还在德山市。所以问德山市图书馆,他们却是星期一休馆。那地方很远,要先到新山口站,然后转车,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盘算着明天上午赶去那里。

  森平傍晚就转福冈,他要去九州大学访书。他说,明天一早就会打电话问清楚,然后再请山口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转告我。

  所以我也只好等待明天了。

图片

  幸好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所发现。有一种《水浒记》的江户时期的稿本译本。三册,摘译本,并非全本。据汲古阁刊《绣刻演剧十种》所收本翻译。卷上多系摘译;卷下则较完整地译了十七至二十六出。其他部分当已经丢失。多用草书书写,书法极为流利,造诣颇深。如果属于毛利元次时代所译,则此本当是日本最早的戏曲译本了,好像从来没有人作过介绍。可惜其中的日本部分草书难以辨认,而我的日文能力欠佳,此项工作,只能请日本学者来做。

  其篇首有日文注:“此书系唐之演剧脚本,演《水浒传》中宋公明、晁盖等事。”

  同时还看到两册“俗语拔书”,一为一册装;一为一帖装。后者四卷,两卷已经表明系从《水浒传》中摘出。《水浒传》很受日本读者欢迎,大约是因为这个缘故,《水浒记》也受到了关注。我此前在关西大学的“长泽(规矩也)文库”里,发现了一个千叶掬香的完整译本,是以极精细的小楷,直接将训读标在原刊本上的。所以很想把这两个本子收在《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二辑内,然后请日本学者来判别它们的价值吧。

  本文作者黄仕忠,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