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讯 在8月18日的南国书香节,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带着他的新作——《曲终人在》 和读者见面,并与著名诗人、作家谢有顺开展一场名为“谈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的主题讲座。
谷俊山案促成《曲终人在》
在讲座上,周大新谈起了新作《曲终人在》创作的背景:“十八大以后,中央开展反腐整风,全国上下抓了很多“大老虎”,其中一个中将叫谷俊山,和我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平时也很熟悉。在他的事件曝光以后,我极大地震惊,这让我决心提笔来创作这一部作品。”周大新说,他不着力于揭露官场的黑幕,而是写官员在官场里的生活状况、精神情况,在官场中去窥探人性,让大家对官吏阶层有新的了解。
文学离现实不宜太近、也不宜太远
谢有顺认为,不同的作家和现实关系是不一样的,有些近、有些远、有些亲密、有些却不共戴天。作家和现实太近、趋于平行,他就无法“飞翔”,平淡叙事;作家离现实太远、脱离现实,便扭断了现实的逻辑,让读者无法接受。太近与太远,都是失败的。谢有顺说,“最好的作家是进入现实、审视现实、又批判现实的,他们既按照着现实的逻辑,又对其做出合理的想象。。”
周大新对谢有顺的观点表示赞成之余,他补充,好的作家对反面人物应该存有“理解之同情”,而不仅仅是批判。他认为:“一些我们觉得‘坏透了’的人也许有他人性的闪光点,因为人是多面而复杂的。所以我在写人性恶以外,会注重去描写人性那残存的善。也许那人性的亮光,能够给读者生活的希望”。
发掘人性美:给予读者生活希望
周大新经历了坎坷的人生:小时候饥荒,18天没吃过一粒粮食。当兵之后爆发战争,到前线当战地记者,又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加上家里经历很多磨难,那时让他对生活几乎绝望,觉得人生就是个悲剧。
但作为作家,周大新认为不能把这个理念传达给读者,“地球会继续转动,人们还要继续生活,后来我从人生中感受到温暖、人性的善意,我也想通过我的写作把我感受到的美好传达给我的读者,让大家觉得生活有意义,活下去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