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讯 8月17日,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携《瞻对》以及最新结集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少年诗篇》《奔马似的群山》《行刑人尔依》)来到南国书香节现场,和读者们分享了《瞻对》的创作故事。
增加阅读难度提升阅读水准
《瞻对》自2014年出版以来,已经推出了三个版本,销售近20万册,获得了2014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多项殊荣,阿来为写作这本书,深入藏区五年,梳理了上千万字的资料,书中引用的图书超过了50本。对于书中含有的大量原始史料、文言文是否会造成读者阅读困难的问题,阿来对此有特别的考虑,他认为读者的阅读需求固然要考虑,但是“难懂”的书却能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准,同时,将原材料翻译成现代文后,材料的可信度就降低了。
开设网络专栏 先写足半年份的稿子
今年,阿来开设了网络专栏,他坦言为了避免专栏催稿影响写作,将自己变成特别零碎的人,会先写足半年的稿子,保证下一篇文章能从容得写。面对阅读方式碎片化的冲击,阿来认为阅读媒介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写作者内在够不够丰富与强大,对于写作有没有整体性的规划和把握。
大众看80后作家不公正
被问及如何看待时下的80后作家,阿来直言不看某些80后作家的畅销书。但他也指出其实80后现在有些作家写得挺好的,然而现在谈论80后作家,都是谈论其中两三个代表人物,不太谈其他,这也是对80后文学作者的不公正。他认为,大众对80后作家这个概念的视野很局限,主要看到商业上的成功,但文学最重要的是精神价值和文学价值,这是一个涉及文化尊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