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吴晓波:年轻人多做点“无用”的事挺好

2015-08-16 08:21 来源:南方网 记者赵艳 摄影陈冰青 实习生王阳奕

个人简介:

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南方网讯 2015年8月15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做客广州南国书香节,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名为“我的写作与我们的时代”的主题演讲。

价值观成型于青春期

在演讲中,吴晓波谈及自己的大学时光, “1986年考上大学,大学时光基本是寝室-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把图书馆的书一排排的读过来。大学三年级开始读林徽因的诗集,当时的偶像李普曼。”他认为大学这段时期,是价值观成型的时期。 “现代汉语进入到本世纪以后,沈从文、张承志、北岛等人是影响最大的作家,这些人的文本很有张力,有‘汉语之美’”,财经写作跟非虚构、模型、数据等都有关系,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文人影响了吴晓波对好文章的定义——“我觉得好的文章是能够朗诵出来的,虽然我写的是财经,写完也会读出来看看顺不顺口。”

从尼采到北岛,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逐渐辐射中国。让吴晓波深刻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他建议现在的大学生花更多时间在读书上,只有大学时代,人才能毫无功利性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库。“对年轻人来讲,你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时间永远在你这一边,所以我觉得大学创业挺不好的,多做点‘无用’的事情挺好的,比如好好读书,认真或不认真地恋爱。”

用脚丈量描述的国家

“如果只从书本上了解这个国家,你年轻时一定会非常愤怒,你会觉得发展进程还是太慢了。但你出去看一看,你今天看到的国家,和我大学时代看到的国家,已经像两个国家了。”吴晓波称,大学时期和好朋友背着包去旅行是件特别好的事情,能走多远走多远,年轻时走的路会影响一生,人生轨迹大多就在行走中发生改变。

吴晓波表示自己很幸运,从事财经写作的过程,恰好是中国商业社会飞快发展的过程,“1996年第一本书出版——《吴晓波看世界》、2000年第一本过百万级的图书《大败局》,可以说我目睹了这个国家在商业上的经历,我写它的成功、它的失败。”直到今天,吴晓波依然在阅读、考察和写作中保持着平衡。“我今年50岁了,坚持每年去几家企业考察,写50万字,看100本书。”

 

链接:《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内容介绍

此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余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南方网2015南国书香节专题报道》》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