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冯并:“一带一路”共商共建是关键 广东关键作用不可替代

2015-08-16 14:41 来源:南方网 记者张林昱 实习生翁诗仪 摄影王阳奕
 

南方网讯 8月15日,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冯并携其新书《“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现身南国书香节。在新书见面会上,冯并介绍了书中内容:“一带一路”的历史与现实、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所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等。该书全面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产生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及其深刻动因,并展示了丝绸之路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历史与现实之特征。

见面会后,冯并先生接受了南方网记者采访。在他看来,“一带一路”中,沿线各国是利益共同体,多赢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谈及广东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他肯定了广东拥有的多方面优势,称其在多方面的建设走在了全国前面。

怎么达到“共建”的“共” 不突破不行

冯并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舞台,数字技术和新一代创业人是现今经济发展新的天地人和。在冯并看来,“一带一路”中,沿线国家是共同主角,有着共同的的利益,多赢才能走得更远。怎么达到共建的“共”,这个问题不突破不行。共建共商的基础是共同拥有,合作是发展的必然。他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 “一带一路”的思维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让中国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市场环境。

对于一些质疑的声音,冯并认为看待问题需要采取逆向思维,反问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形势将会怎样。他认为,“一带一路”虽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却是疲软经济的重要拉力,抵消了低迷时期的经济损失。中国人对“一带一路”的自信来自于,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一种“可觅”的复兴。过去历史上“一带一路”的辉煌是有规律可寻觅的,而“一带一路”的提出则标志着“后丝绸之路时代”的开始。冯并还认为目前“一带一路”理论研究的最大不足在于对“软实力”的关注不够。

广东地区优势明显 关键作用不可替代

近年来,关于中国哪个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冯并则认为,丝绸之路的各个通道和关口各有作用,而广州在丝绸之路中历史上几度成关键点,其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广东地区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有着人才、信息、产业、人文上的独特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广东依靠粤港澳一体化的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代表性。

同时,冯并提出,广东在第一发展阶段形成的既定经济结构,在今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会形成一定阻碍。“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舞台,是“一带一路”的地理坐标,而年轻创业者对产业使命的继承,是其时间坐标。冯并认为,广东目前对创业主体关心不够,今后应给年轻群体更多关注。

对地缘政治大量“补课” 新书因素融合成特点

冯并曾从事媒体工作,他的著作新闻寓于经济,理论融于文学,资料丰富,分析有力。为著新作,冯并称其对地缘、政治领域的知识进行了大量“补课”,不断学习。融合了经济、人文、地理、国际政治等多种因素的独到眼光,是他新书最大特点。

冯并对经济问题的解读通俗可读,他用张骞娶匈奴妻子的趣闻轶事,生动说明包容和合作的重要性;又用iphone为例,形象比拟丝绸、瓷器。茶叶、香料四大商品,称新的四大商品会出现,基础设施、日常用品、货币、新能源等将会占据未来市场份额的很大比重。在他笔下,理论写作中发生着变化和创造,其著作亦被誉为有关“一带一路”最适合老百姓阅读的图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冯并的新书《丝路笔记》集合其45篇随笔,用“历史边角料”解读“一带一路”经济问题,更贴近读者,拟于明年和读者见面。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