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开篇岭南》:徐徐展开的历史图景

2024-06-19 11:33 来源:南方网 世宾

《开篇岭南——寻迹古南越国》,安石榴/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开篇岭南——寻迹古南越国》,安石榴/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当我翻开《开篇岭南——寻迹古南越国》这本书时,那些文字就像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汇聚,慢慢地在我的眼前展开了一个宏阔的已经消失的历史图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些散文式的语言,汇集了作者安石榴对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绩的理解和同情,设身处地地想象着他们在混乱和艰难的环境下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情景。蛮荒的土地、原住民的抵抗,使赵佗的大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智力和人力物力的代价,但他们依然在岭南的崇山峻岭间建立了一个具有当时文明高度的南越国,把北方的技术、文化以及政权的治理理念带到了南方,也为未来的秦汉之乱岭南的老百姓提供了几十年的庇护之所。历史是一条流逝的河流,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历史也无法重来,文明的发展总是挟带着战争和苦难,血腥总是弥漫在历史的书页之间。安石榴没有过度去描写战争,他的着力点在于开拓和建设,也许在这本书的写作,他更愿意体现一种建设性的精神。每本书都在等待它的理想读者,能让某个人一下子就读进去,这本书的魅力也就存在了。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安石榴的《开篇岭南》以史料为基础,通过诗人、作家的想象再现了秦汉时赵佗以及他的部队到岭南这片大地建立南越国的历史现场,再现了岭南从蛮荒之地到建立城邦的历史过程。这是一段通过历史记载和实地考察的想象过程,它的真实性与否,当然值得我们去研究。但是作为一部把历史和文学交融在一起的非虚构作品,我们既可以作为历史作品阅读,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阅读。事实上,我们面对的是历史资料和作家的想象,作家通过对那个时代现场的感受、理解并运用文字富有感受力地文学再现,那才是最重要的。这一意义是文体决定的,以纪实的方式、非虚构的方式展现了对过去某个事件的想象。这又不是一本纯粹的历史书,这样的书籍是立得住的,也是有魅力的。就像我们读《万历十五年》,我们能够看到作家基于历史资料,黄仁宇调动了个人的想象力和优美、严密的文学表现力,对于明朝万历年间那段历史的理解、感受,通过他的文字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能够体现那个时代的生活、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历史场面,让人爱不释手。这就是一种带着感受性的历史书写的魅力。新历史主义写作要求的不是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把历史的视角延伸到细微的个人经验里,以感受的方式体谅人在历史中的命运。

  安石榴的《开篇岭南》也是基于同样的历史资料,以历史的节点和事件构篇,也呼应了在历史的潮流和情景中考察个人的命运、选择这一新历史主义的叙事方式。他的资料很充实,虽然来源比较复杂,但是他总是能够找到历史的依据。有了历史的依据,加上对这块土地上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的熟悉,他展开了文学想象,向大众呈现了这样一本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书。优美抒情的语言引人入胜进入阅读,这种写作,是一个难得的写作过程。

  安石榴几十年来一直进行诗歌和散文写作。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岭南历史的涉及也很深入。借助他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岭南这片土地从开篇那一刻所呈现的南北交融的开拓性精神面貌,看到岭南人为当下的开放性历史进程种下的精神种子。

  对于秦汉时期的岭南人来讲,开放和融合可能是被动的。但那时是个帝国时期,大国渴望拓宽边疆,以保证中央政权的稳固。秦始皇北平匈奴,南稳百越,这是当时汉族大国的政策。安石榴只是忠实于这段历史事实,以散点式的视角书写了岭南开篇时期的历史篇章。这本书的写作对于我们了解当下广东、了解岭南、了解我们的来路和去向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世宾)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