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幕令人“上头”的粤式文化生活场景,代表着文化小康的成色。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实现小康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广东以此作为民生大事,蹄疾步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点亮千家万户的小康生活。
位于潮州古城中心的牌坊街游人如织,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形成独特侨乡风貌。
深夜11时,潮州牌坊街上的茶馆依旧灯火通明,当天最后一场潮剧演出正在上演,不少市民和游客边赏潮剧边品工夫茶。从耳畔到舌尖的享受,使潮文化更立体可感。
凌晨1时,刷爆朋友圈的深圳南山书房里,仍有读者埋首沉浸式阅读空间。在这个24小时开放的空间里,智能化无人化设施一应俱全,有人赞叹:“深圳,不愧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
一幕幕令人“上头”的粤式文化生活场景,代表着文化小康的成色。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实现小康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广东以此作为民生大事,蹄疾步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点亮千家万户的小康生活。
新表达
去年国庆节后,潮州抽纱刺绣技艺传承人祝书琴,带着她珍藏多年的《鳞羽图》来到广州。这张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满工玻璃纱绣花台布,堪称潮州抽纱的巅峰之作,被她奉为至宝。为了让《鳞羽图》得到最好的保护和传承,祝书琴经过慎重思考,决定亲手送至广东省文化馆。
得益于祝书琴等众多传承人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重获生机,逐渐走向群众走向生活,成为文化场馆“流量担当”。潮州麦秆剪贴画、茶坑石雕刻技艺、蔡李佛拳、古法造纸、瑶族刺绣、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及传统香制作技艺……非遗体验活动让观众在近距离了解岭南文化之余,还可以学习非遗技艺,预约名额经常“秒光”。
不少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创新不足、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求新求变?广东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不断增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便利性、可及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而VR、3D、5G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走上“云端”。去年深圳文博会便首次线上线下结合办展,运用VR全景技术再现线下文博会场景,使得六个展馆展览内容“近在眼前”,同时大胆创新对线下展示和交易进行大数据分析,即使展会结束仍可继续促成交易,尽显科技范儿、潮流范儿。
目前,广东省级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架构逐步建成,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服务屡见不鲜,“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有了更潮的表达方式。“通过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划,我们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做强做优。”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这样的方式正塑造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假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市中心书城、韶关市文化馆等精心准备各项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文化大餐市民随时触手可及。
新力量
“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是一句空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覆盖的实现,靠的是实打实的具体工作。
近年来,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岭南文化传承等,广东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机制,实现从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到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扒龙舟,是广府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很多人对于龙舟文化的理解,往往跟端午节、龙舟竞渡画等号。“其实龙舟文化蕴含的生产力潜力是巨大的。”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表示,车陂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市民共同参与,积极探索具有浓郁车陂特色的龙舟文化保育新实践。
为让龙舟文化焕发与时俱进的新活力,车陂打造一馆、一节、一剧、一曲、一视频、一项目、一电影等“七个一”活化非遗项目,其中“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中的700余件展品,包括龙船实体船、相关书籍图片、纪念品等,均为车陂村民、民间艺术家无偿或捐赠展出,成为外地人了解车陂历史、龙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高手在民间。越来越多民办博物馆、私人展览馆像龙舟文化展览馆一样,为城市文化增光添彩。
潮州中山路深巷里,一拨又一拨游客慕名来到金丽木雕艺术研究所,一睹潮州木雕神韵。这家研究所由潮州木雕广东省代表性传承人金子松开办,展出木雕作品百余件,吸引多个院校、企事业单位组团到此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已经成为潮州热门“打卡点”。如今,已被省文旅厅评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
“希望能唤起年轻人对木雕技艺的兴趣和爱好,把潮州木雕更好地传承下去。”金子松视潮雕传承为己任,除了言传身教带徒弟,还物色了一处新的场地,改造装修后用于开展深度研学活动。
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离不开高度参与的各方力量,就全省而言,其中既有华侨城集团、省旅游控股集团、长隆集团、广之旅这样的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又有中国(深圳)文博会、广东旅博会、广东旅游文化节、广州艺博会等重量级平台。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冲击,2020年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文旅厅一举推出4亿元一揽子政策举措,对1200多家文化和旅游企业进行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
“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是政府的大包大揽,也不应是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必须开门办文化,实现多点开花。”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服务资源从少变多,群众性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也在火起来。从举办群众艺术花会到劳动者歌唱大赛,从文化进万家到送欢乐下基层,广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促进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群众参与热情高劲头足。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已建成五级文化志愿者队伍,全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达到10万人,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新跃升
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戴珩曾总结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有“四难”:基础设施建设难,优秀产品服务供给难,内容吸引群众难,管理运行难。
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例,2015年底全省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仅有218个,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长期瓶颈,与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为补齐硬件短板,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制定实施意见加快推进,2017年底建成13986个,2020年底达到25921个,五年间增长超过100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这是广东缩小地区间、城乡间“文化鸿沟”,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缩影。为确保文化小康“一个都不掉队”,仅2020年,广东就下达补齐人均公共文化支出短板资金9.7亿元。其中,专门出台提升老区苏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补助标准为其他地区2倍;对于个别欠发达市县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情况,还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并多次实地督办。
2021年,广东通过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活力,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三百工程”服务配送312场(展览104场、讲座103场、演出105场),建成68个“粤书吧”,均超额完成任务。
在夯实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如何破解管理运行难、服务供给难等软件建设难题?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培育公共服务人才,发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实施戏曲进乡村、进学校,开展“三百工程”惠民下基层演出……多措并举之下,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基本实现从城乡差距显著,到基层供给增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跃升。
一座博物馆、一座图书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放眼全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提质升级,由“低小散弱”逐步迈向“专精特新”。
“三馆合一”省级标志性文化工程,广州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一批新馆,深圳歌剧院、深圳创意设计馆、深圳美术馆新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一系列广东特色、中国风范、国际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建设;粤书吧、深圳智慧书房、佛山邻里图书馆、韶关风度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接连涌现,成为一张张城市新名片。“建设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戴珩说。
随着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将更加健全,补短板、扬优势、强特色的粤式文化生活势必会带来更多“新意”。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刘艳辉
本文责编丨李焱鑫
统筹丨赵媚夏 张蓓蕾
编辑丨莫群 林琳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